病因病理
正常情況下,腸系膜上動脈約在第一腰椎水平開口於主動脈,向下進入腸系膜根部,十二指腸上升部於第三腰椎水平在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之間通過,其遠側被屈(Treitz)氏韌帶固定於後腹壁,一般說主動脈與腸系膜上動脈之間角度超過45度,距離超過7毫米,當小腸系膜與後腹壁固定過緊;腸系膜上動脈開口過低或與主動脈成角變小;內臟下垂或系膜內脂肪過少;腰椎嚴重側凸等都可能誘發本病的出現。故稱之謂“腸系膜上動脈綜合徵”。
臨床表現
十二指腸壅積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亦可沒有明顯症狀,一般有上腹部飽脹感、噁心嘔吐、暖氣或其他腹部不適,部分病人可取右側臥位或俯臥位而緩解症狀。
影像學表現
本病見到十二指腸有舒張,其寬度超過正常十二指腸腸腔的橫徑,蠕動亢進,並可見逆蠕動多次發生,可持續10分鐘至半小時以上。鋇餐於十二指腸曲內來回徘徊如鐘擺樣,十二指腸球部亦擴大,鋇餐可由十二指腸內,經逆蠕動而返回胃內。十二指腸的遠段可見筆桿樣壓跡,腸管緊貼於脊柱,黏膜變平,鋇餐排空受障,並於站立位、仰臥位或俯臥位仍不消失.當患者取右側臥位、胸膝位或加壓下腹部,可促使鋇餐通過而減輕壅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