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年來得到初步發展,目前,學校有線電視網初具規模,覆蓋範圍三區(校本部、北大一附中、燕北園),三網(電教樓內、家屬區、學生食堂),入網用戶已達6000戶,覆蓋人數超過20,000人;傳送電視節目共43套。北大電視台的《北大新聞》節目在展示學校教學科研成果、宣傳學校改革發展新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學電視台還充分發揮校內輿論監督作用和聯繫學校與師生員工的紐帶作用,開辦民眾喜聞樂見的欄目,豐富師生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成功地舉辦了《燕園之秋》中秋文藝晚會、春節聯歡晚會,並在北京電視台播出。1996年,北大電視台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電視劇創作比賽中,推出一部由北大師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製的單本電視片《陽光路》,獲得“奮進杯”。1998年百年校慶期間,北大電視台在中央電視台的協作下第一次通過微波進行電視、廣播現場直播,5月4日的人民大會堂慶典大會、五四校慶晚會成功地實現了在校內現場轉播。北大電視台還製作了《今日北大》、《永遠的校園》、《世紀盛典》、《院士禮讚》等一系列反映北大全貌的專題片,在對外宣傳和對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北大保留了寶貴的學術資料。
在學校黨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北大電視台在發展中不斷總結經驗,在電視的編、導、演、播等環節擴大和完善隊伍,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北大電視台在“堅持正確導向、服務學校工作、準確傳遞信息、活躍文化生活”的辦台方針指導下,提出了“一流大學創辦一流電視台”的口號,正在以嶄新的面貌走向新世紀。
從1989年到2005年,在16年的時間裡,北大電視台不僅在宣傳報導學校的各項工作,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業已成為開展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電視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對一個人的策劃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同學們在這裡不僅僅學會的是如何製作電視節目,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如何通過集體協作完成一項工作,同時,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對文學、藝術、音樂等多方面的把握能力。今天,北大電視台的節目從策劃到採訪到攝像再到後期編輯,都由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他們按照欄目形成一個一個攝製小組,有分工,有協作,像專業電視台的工作人員一樣製作節目,在培訓和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每年,都有許多熱愛電視事業的新同學加入北大電視台,他們在這裡學習、實踐,不斷從各方面提高充實自己。從踏進北大電視台的第一天起,同學們就踏進了一個嶄新的、極富挑戰性的學習領域。從電視節目的創意與策劃到實地採訪,從攝象機的使用到後期製作編輯,每一位熱心電視傳媒的同學都在這一套系統的培訓和實踐中不斷地提高、充實著自身,全方位地體驗著一個專業的電視工作者的苦與樂。在北大電視台成立以來的16年中,許多優秀的學生記者通過在北大電視台的鍛鍊和提高,最終走上了電視人之路,成為出色的記者或是節目主持人。現在中央電視台當家小生撒貝寧和當紅花旦張泉玲,當初都是北大電視台的成員。還在新聞傳播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的耿姝,現在是中央電視台《電視你我他》的主持人。此外,北大電視台外事報導小組的許多同學在學校外事報導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向世界展現了北大學生的風采。美國前總統卡特、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德國總理施洛德以及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名校的校長都接受過北大電視台學生記者的採訪,而記者們優秀的口語能力,敏捷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採訪對象們的交口稱讚。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就對北大電視台記者能夠運用流利的英語和烏爾都語提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不少學生記者,也憑藉著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出色的經歷,進入到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繼續深造。2005年11月,北大主持人大賽的成功舉辦展現出了一個全新的高校主持人團隊。同時,它也向人們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主持人的“明星制時代”即將結束,而“能人時代”正在走來,文化型、智慧型、主動型主持人將超越時下的芸芸主持人群而成為耀眼的明星。2005年4月,北大電視台與鳳凰衛視聯合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了“非常鳳凰在北大”——鳳凰衛視9周年台慶晚會;2005年5月,又與中央電視台文藝頻道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上演了一台特殊的節目。央視著名主持人與北京大學 “學生主持人”相約。 在短短時間裡,代表全國電視傳媒最高水平的中央電視台和最著名的世界華人電視台都不約而同地把眼光聚焦在北大電視台學生記者身上,紛紛把舞台的重心讓給了他們,一時間在全國各地和世界華人地區都引起了巨大反響。目前,北大電視台主要欄目有:《北大新聞》,《媒體聚焦》、《新聞觀察》、《影壇新生代》、《美麗人生》、《讀書時間》、《聊吧》、《大講堂》,《新聞直通車》等欄目,以及總編室和技術部。北京大學電視台和北大學生電視記者協會在發掘和培養具有潛力和綜合素質的優秀學生,弘揚健康的校園文化方面一直在進行鍥而不捨的努力。我們熱誠的邀請每一位優秀的北大學子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