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北劉遺址](/img/9/8af/nBnauM3X2MjM2QjN1ETN4kzNwUTM5QjM3EzM0QTNwAzMxAzLxU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遺址考古
![北劉遺址](/img/d/d45/nBnauM3XwETM0gjN2ETN4kzNwUTM5QjM3EzM0QTNwAzMxAzLxU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79年秋和1980年秋,西安半坡博物館和渭南文管會在此試掘,分東西兩區進行,相距約40米,東區開探溝一條,探方三個;西區開探方兩個。
發掘面積238平方米,得到一批新石器時代早期偏晚的器物群和一組與仰韶文化地層疊壓關係的證據。北劉文化上層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出土不少彩陶片和三足陶灶,還有大量雙唇口光底瓶、曲腹盆、罐、甑等器物;石器有石錛、石刀、石球;骨器有骨梭、骨簇、骨矛、骨錐、骨鑿等。這一層下面,有不連續的一層約15-20厘米厚的紅色坦葬土層,再下有老宮台文化器物,典型陶器有圓底缽、圈足缽、三足缽、球腹瓮、直壁罐等;石器有打制的斧,切割器、石片、石器等。
1981年再次試掘,除上述器物外,還有骨器和粟殼。北劉下層上限約距今8000年左右,與磁山裴李崗文化時間相近,從序列看,北劉下層文化上承沙苑細石器文化,下繼仰韶文化半坡類型,1981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