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靠近北京西山風景區,地處中關村科技園區前沿,與世界文化遺產皇家園林頤和園毗鄰。具有現代化的教學大樓、實驗室、藏書七萬冊的圖書館、師生電子閱覽室、高標準塑膠運動場、室內排球館、大型師生餐廳、會議報告廳和學生宿舍等。校園中心綠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環境優美。完善的設施和優美的環境為師生治學、修身、健體、發展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校園面積約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現有3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2000人,教職工180人。
學校特色
![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img/a/25e/nBnauM3X3AjM2gTN4ADO4gTM2QTM5ITO0IDNzQTNwAzMxAzLwg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實施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改革,課程設定體現了知識認知和能力培養相結合、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相結合、學科教育和德育滲透相結合、國家教材和校本教材相結合。重視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校教師隊伍專業基礎紮實、知識視野開闊、師德高尚、職業技能較高。教師群體通過集體備課、公開課、評優課等校本教研活動,形成了面向全體、尊重主體、師生互動的創造性課堂教學特色和合作研究的企業文化。學校體育、科技教育、團建特色鮮明。學生多次在國內外體育競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北京市中國小生金鵬科技論壇獲得好成績。學校每年招收8個高中班、5個國中班學生入學學習。近年來,學校獲得海淀區教育先進學校、海淀區普通高中示範校、北京市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北京市中國小科技教育示範校、首都文明單位等諸多榮譽,北京農大附中已成為一所迅速發展、具有示範作用的學校。
“崇德尚學”是北京農大附中教師的品質特徵,學校倡導以“敬業、愛生、能高”為核心的“北京農大附中教師職業精神”,倡導以教師高尚的品德、情操、人格、行為和相應的職業技能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倡導並積極建設“勤於學習、艱苦奮鬥、團結協作、追求卓越”的校園文化,注重營造師生共同發展成長的教育場。學校擁有一支專業基礎紮實,知識視野開闊,職業技能較高的教師隊伍。其中北京市、海淀區學科骨幹教師和班主任帶頭人20人。教師團隊以敬業精神、先進的教育理念、嚴謹的教風、高效的教學方法、嚴格的管理和熱情的服務,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發展支持。教師群體通過教研組合作研究,校內公開課、評優課,區級公開課等活動,形成了“面向全體、尊重主體、師生互動”的創造性課堂教學特色,形成了合作研究的企業文化。追求卓越的共同文化願景、專業引領的強勢參與和課堂公開的強力驅動,使北京農大附中這個學習共同體逐步形成了能夠有效利用推動力的合作學習的文化特徵。
學校理念
北京農大附中近期的辦學方向是把農大附中辦成在北京市具有示範作用、具有良好聲譽、特色鮮明的一流高級中學。學校堅持“面向未來、以人為本、注重素質、全面發展、培養特長”的辦學理念,以“勤奮、進取、活潑、堅毅”為校訓,鼓勵學生“樹立成長信心、養成良好習慣、追求全面發展、努力培養特長,爭做陽光少年”。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勇於克服困難、刻苦超越的學習精神,把滿足學生成長需求作為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在整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多樣性發展。北京農大附中注重促進學生“自主發展”與“和諧發展”,通過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內驅力,使學生產生自我認知、自我教育、自我設計的主觀要求,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熱情,並獲取知識和能力;在此基礎上,使學生根據學習需要和自身的特點,構建最適合自身特點的智慧型體系。
學校榮譽
經過近50年的發展,北京農大附中積澱了全面育人、辦有特色的文化底蘊,學校“體育、科技教育、外語實驗教學、團建”等方面的特色鮮明。曾榮獲第九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北京)突出貢獻獎、輸送競技體育後備人才貢獻獎等。朱瀅瀅、張旭龍等人多次在國內國際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中奪得冠軍。歷屆學生11人次獲得北京市中國小生金鵬科技論壇一等獎、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獎,6人次獲得北京市中學生金帆、銀帆獎。北京農大附中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教育交流活動越來越多,展望未來,將竭盡全力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實現學校整體工作從技術熟練取向到文化生態取向的轉變。全力建設一個團結進取、銳意改革的領導班子,積極培養一支埋頭苦幹、樂於奉獻的師資隊伍,努力塑造一座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教學殿堂,精心營造一個師生充滿溫暖記憶的教育場。全力辦好內地新疆高中班,完成政府交給的任務,並以此為契機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把學校辦成一所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師生共同幸福成長,富有國際視野、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學校。
北京市海淀區示範高中校
聯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中學JIP
試驗先進學校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
北京市中國小科技教育示範校
北京市海淀區文明單位
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
北京市海淀區體育傳統校
北京市海淀區創建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