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85年5月,重新組建於1999年6月,第一任所長為林崇德教授,第二任所長為申繼亮教授,第三任即現任所長為方曉義教授。

研究所介紹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原名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心理研究所。中國心理學家朱智賢1985年創建,並任所長。擁有發展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並建有博士後流動站。擁有教授7名、副教授4名,兼職教授、副教授4名。研究宗旨:探討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特點與規律,研究中國兒童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深入了解成年人心理衰老過程,開展跨文化比較研究,促進中國和世界發展心理學的發展,促進兒童青少年的智力發展、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他們適應晚年生活的能力,為增進中國民族心理素質,促進中國現代建設和社會進步與發展而努力。研究領域涉及認知發展,社會性和人格發展,中小學生心理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與心理發展有關的社會問題,兒童青少年心理與行為問題的診斷、諮詢與矯正,心理發展理論與研究方法。自成立以來,先後承擔了國內外數十項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共獲科研基金近200萬元。與美國、加拿大、日本、英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一些著名大學建立了學術聯繫,進行學術交流。在過去10年中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9名、碩士研究生63名。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對該博士點進行評估後指出:該博士點的培養工作成績卓著,已畢業的博士生有較高的學術水平,他們的研究成果達到國際水平,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好評。出版了《兒童心理學》、《思維發展心理學》、《心理學大詞典》、《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特點與教育》等40餘部專著、教材、工具書、譯著,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論文200餘篇,共獲各種獎40餘次。它主辦的《心理發展與教育》是全國唯一一份兒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學術刊物。在1991年國家教委進行的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機構評估中,按高校中獨立研究機構排序,該所居全國第一。

研究方向

1.認知發展:如腦功能與信息加工能力發展、認知策略發展、第二言語習得;
2.創造性發展:如科學創造力的發展與測量、青少年創造性的跨文化研究;
3.個性、社會性發展:如道德發展、自尊發展、同班關係、親子關係;
4.兒童青少年健康行為:如吸菸、飲酒、性行為;
5.教師職業發展:如教師資格認證體系、教師專業化;
6.老齡化:如基本心理能力老化、老年人社會支持;
7.兒童青少年心理評價與諮詢:如家庭諮詢與治療、學能評價。

研究成果

過去五年中(2005-2009年度),發展心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共發表學術論文769篇。其中,發表在SCI、SSCI上的文章71篇,發表在CSSCI上的論文624篇。此外,共主編或參編學術著作、教材46部,向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交研究諮詢報告6部,被採納研究報告5部。所得成果先後共獲各類科研獎項10項,其中國家級獎項3項,省部級獎6項。其中,《教育與發展——創新人才的心理學整合研究》獲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創新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青少年吸菸的預防與干預研究》獲得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繼續教育

發展心理與心理健康專業在職研究生

在研課題

科學研究是科研教學機構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障。發展心理研究所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從人員管理、平台構築、儀器購置等方面為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近五年來,發展心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85項,總計科研經費3640.25萬元。其中,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國家級一般科研項目5項,國際合作項目6項,教育部和其他部委科研項目25項,省市級科研項目16項,其他橫向課題等17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