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統
北大法援首倡高校法律援助共同體,形成網路化法律援助體系;率先開拓鄉村社區法治建設,開展制度性法律援助;積極發展城市社區法治建設,與農村法治社區相得益彰;開展了廣泛的法律宣傳和法律援助研究交流活動。
諮詢是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向社會公眾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的最基本形式。此外,北大法援還積極開展各項普法宣傳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3.15”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和“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活動已成為法援的傳統品牌活動,而每年暑假前往各地體驗調研的實踐項目不僅使會員開闊了眼界提升了法律素養,還使他們對中國基層法治現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法援人始終堅信“公平與正義是法律的靈魂,它不僅僅是我們建立繁榮的物質文明所要締結的法治契約,更是我 們在精神世界中所要喚起的心靈共鳴”。北大法援竭誠以志願、熱心、負責的法律援助精神踐行服務社會的理念。
發展歷程
北大法律援助協會成立於1994年,並於2000年經過現任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楊曉雷、全國十佳志願者蒙曉燕等同學的重建,更名為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
在各級領導和法學院團委的大力支持下,協會擁有了固定的辦公場所和穩定的經費來源,同時以它為中心聚集了一批學識淵博且熱情洋溢致力於中國法律援助事業的北大法律人。法援內部組織機構設立運作並且得到不斷的完善,規範運作的規章制度也得以建立。
時至今日,法援已經走過了十八個年頭。十八年來,在法律援助的崇高光環下,法援人用自己的誠與善溫暖著當事人的世界、詮釋志願服務的魅力。
業務內容
★法律諮詢
法律諮詢是北大法援的日常性服務之一,在協會的位於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的辦公室內進行。從2000年10月協會重組迄今,協會會員們已經接待了上千位當事人,從白髮蒼蒼的退休工人到上訪多年的貧苦農民,涵蓋了民事、商事、刑事、行政等各個法律部門。諮詢工作需要協會會員直接面對當事人,這對於很少接觸社會的學生來說是一件極其陌生的工作。在接待當事人的過程中,協會會員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的會員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實踐著對於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對於弱勢人群的關懷。
★訴訟代理
諮詢工作對於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的會員來說有時僅僅是工作最初的階段。協會對於需要更多法律援助的人群提供訴訟代理的服務,由協會會員以公民身份代理出庭訴訟。因此,協會諮詢員在接待當事人時對於當事人提出代理要求的案件將記錄在冊,並提交協會複審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代理。與諮詢不同,協會代理的案件主要是民商事糾紛,以及少量的行政訴訟,而且由於學生的特殊身份所決定的時間與精力限制,協會代理的案件都是在北京地區法院審理的案件。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10月協會重建至今,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累計以接待來訪、來電、來信等形式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提供義務法律諮詢近8000件,代寫法律文書600多份。
主要活動
除常規諮詢之外,在校團委和院團委的指導下,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與中國法學會、國家數字著作權研究基地、北京市司法局、海淀區消協及NGO(非政府組織)合作,每一學年都會配合重大節日或相關部門開展獨具法律人特色的品牌活動,如“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活動、“3·15”消費者權益日系列活動、暑期實踐。
★社區普法宣傳
法援的諮詢員們經常走出校園,走進社區,積極開展社區法制宣傳。在城市,燕北園、暢春園、燕東園和中關園都曾活躍著法援諮詢員的身影,他們在那裡堅持進行法律宣傳和現場諮詢。同時,法援的志願者也在每年不同時間走入鄉村,比如在河北遷西縣、貴州省貴陽市、雲南省昆明市等進行普法宣傳。
★“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活動
自2001年首次舉辦“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該系列活動成為北大法援常設年度活動。北大法援在校內和校外同時開展法制宣傳活動,通過發放法制宣傳冊,走訪社區等方式傳播基礎法律知識,增強人們的法制理念。
以2007年的普法活動為例:2007年12月4日,法律援助協會在北大法學院的組織和指導下,與國際司法橋樑合作,奔赴全國近10個省市,與10所大學聯合進行“未成年人保護與司法公正”主題的普法宣傳。其間,協會的志願者和各地大學法學院學生及各地司法局、法院、檢察院、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人員一起,在各地組織了討論保護未成年人司法公正權利的圓桌會議,參觀了少管所,走訪了各地的中國小校和公益組織,取得了良好宣傳效果。
★暑期實踐
暑期實踐是法律援助協會的一項重要服務手段。在暑期實踐中,志願者們運用在日常諮詢中積累的經驗和專業學習的法律知識,到實踐地為當地的百姓提供法律幫助。同時,志願者會對在各地的見聞進行總結,形成文字材料,為法律援助事業的開展提供一些學術化的思考。
以2012年赴湖南省岳陽監獄暑期實踐為例: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的骨幹及成員組成了實踐團,來到岳陽監獄展開了為期8天的志願服務活動,在此期間實踐團的成員們與監獄領導和獄警進行了座談,並為服刑人員舉辦講座、進行了法律問題諮詢等各種社會調研活動。
機構設定
★理事會
定位:協會的領導核心
組成:會長、團支書、理事長各一人
職能:負責重大事項的決策,管理、監督並協調協會各部門的工作
★法律諮詢部
定位:進行專業化的法律諮詢援助
組成:部長兩名,成員
簡介:法律諮詢部是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本科生為諮詢主體組成的部門,始建於1994年。2012年6月,協會部門進行重組 ,原諮詢部更名為法律諮詢部。北大法援法律諮詢部的核心工作是義務為民事案件、標的額較小的經濟案件、行政案件以及其他案件的當事人提供法律諮詢、代寫法律文書等法律援助。每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下午1:30到4:30以及周五上午8:30到11:30,,我們都會派專人在辦公室值班,為當事人提供諮詢服務。“情系民權社會,共建法制中國“是我們的宗旨。
★項目運營部
定位:協會重要活動的組織及運營機構
組成:部長兩名,成員
簡介: 項目運營部作為2012年法援重組中新成立的部門,同時也是法援的核心部門之一,其職能從原先的諮詢部分出,主要負責運營協會的品牌活動及其他重大活動,包括舉辦專題沙龍、講座、籌辦協會暑期實踐和開展校外普法等項目。在未來一年中,將主要負責校園法制宣傳、內部學術講座、12·4·法制宣傳系列活動和“青春船長·法治啟航”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課等活動。
★公共關係部
定位:立足宣傳和聯絡兩項基本職能,成為協會對外聯繫的平台
組成:部長兩名,成員
簡介:公共關係部旨在擴大法援活動的影響,輔助拓展案源,同時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機會。她主要負責人人網、微博的建立和運營,12·4及3·15法制宣傳品牌活動中同接收單位的聯繫及宣傳事項,與校內其他社團、其他高校類似社團以及法院、檢察院、律所等組織部門的聯繫與合作等工作。
★研發設計部
定位:整理和總結協會工作成果,記錄協會發展歷程
組成:部長兩名,成員
簡介:主要負責的工作有會刊編纂、精品案例研習與推廣、協會多元化宣傳(視頻、照片、網頁等)、協會史記彙編等。
★協會辦公室
定位:協會內部事務管理及活動運作紐帶。
組成:部長兩名,成員
簡介:人力資源部是法律援助協會的首要職能部門,負責協會的內部事務,制定協會的章程條例,它是整個協會工作高效運行的樞紐和承上啟下的紐帶,發揮著重要的管理和協調作用,上承理事會,下達各部門。通過最廣泛的接觸各部門活動,人力資源部擁有了更加廣闊的聯繫領域,增強了其資源配置的能力。人力資源部高效、周到、應變性強、交際廣泛的特點確保了協會各個機構的良性運轉,促進日常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有利於各項活動的高效優質開展。主要負責的工作有:招新迎新、構建聯絡網、社團內部建設、社團文化建設、財務管理及會員檔案管理。
協會大事記
1994-01 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成立
2000-10 協會實現重組,更名為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
2001-03-15 由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發起,聯合清華大學、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七所高校成立“高校法律援助共同體”。
2001-12-04 全國法制宣傳日校園行活動(後成為常設年度活動)
2002-05-12 借法律之光,啟成功之航” 高校畢業生就業法律問題 大型現場會
2002-06 協會及高校法援共同體與海淀區消協達成初步意向,成立各高校“消費者投訴與法律支持中心”
2002-12-10 打工妹勞動權益保護研討會暨“首都高校共同體”維護打工妹權益聯合簽名活動
2002-12-23 北京大學2002年度”十佳社團“
2003-03-15 北京大學“消費者投訴與法律支持工作站” “3·15”大型現場諮詢展示活動
2004-07 遷西縣婦女法律服務中心正在開展“婦女與土地權”的項目
2008-12 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15周年社慶
2008-12-04 赴內蒙古呼和浩特、青海西寧、浙江杭州、湖南長沙等地進行12.4普法宣傳活動
2009-04-26 北京大學法律援助協會十五周年社慶暨北京高校法律援助論壇
2009-06-30 暑期赴邯鄲實踐活動
2009-12-04 赴山東濟南、四川成都、 福建廈門、甘肅蘭州等地進行12.4普法宣傳活動
2010-06-27 赴黑龍江省大慶市暑期實踐活動
2010-09-15 燕園街道中關村社區諮詢
2010-11-13 暢春園和燕北園 社區送溫暖活動
2010-12-04 赴河北保定、河北唐山等地進行12.4普法宣傳活動
2011-06-25 湖南嶽陽暑期實踐
2011-09-23 青春船長 法治啟航”青少年法制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2011-12-04 赴天津、山西太原、山東濟南等地進行12.4普法宣傳活動
2012-05-11 於2012北京大學社團盛典榮膺”品牌社團“稱號
所獲榮譽
2002年 北京大學十佳社團
2010年 北京大學優秀志願服務社團
2011年 北京大學十佳社團
2012年 北京大學品牌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