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京勸業場位於北京市正陽門西南側,其所處的大柵欄一帶是北京市中心區域,為清末民初時期京城首幢大型綜合商業樓。
北京勸業場建築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磚石結構,這種建築結構是當時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內部縱深方向設三個大廳,四周為三層迴廊,設開敞式商店,內裝飾豪華。臨街立面為巴洛克式,大門入口處作西洋柱式門罩,二樓和三樓用壁柱、窗套和陽台裝飾立面,檐上作女兒牆。建築內部設開敞式商店,內部裝飾豪華,是北京城第一家帶廂式電梯、遊樂場的大樓,曾被譽為“京城商業第一樓”。
歷史
1905年,清政府的商部創建、設立“京師勸工陳列所”,以展覽各地工業品為主,同時附設勸業場,銷售部分商品。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陳列所不幸遭火災,遂移至廣安門內大街路北,新建一座三層樓房為該所館址。
1912年,民國時期的北京政府工商部將它改為商品陳列所。
1928年,又改名為工商部國貨陳列館,館址遷至前門箭樓之上,展出各商號的商品,兼有銷售。
1936年以後正式叫勸業場,當時的政府把它劃歸了北平市政府,稱北平市國貨陳列館,改名為北京勸業場。意思是“勸人勉力,振興實業,提倡國貨。”規定私人可以在此租地設攤,只許賣國貨,不許賣洋貨。
1949年後的勸業場形成了個體經營特點。共有二十二個行業,一百八十多個貨攤,吃、穿、用、玩俱全。勸業場採取產銷結合,廠店掛鈎,薄利多銷,種類繁多,同時代購代銷。
1956年公私合營後,為國營商場。其主要經營,珠寶玉器、金屬器皿、絲織品、刺繡、棉麻織品及土特產品等,同時出售日用百貨、皮貨、五金電器等。
1975年北京勸業場老樓被改為“新新服裝店”,共三層樓,營業面積四千多平方米,並以款式新穎、品種齊全聞名全市。
2000年前後,勸業場改為“新新賓館”。由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主體建築形式基本保留了民國時期興建時的建築風貌。
重建
2012年2月,北京“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成立,根據指揮部制定的大柵欄琉璃廠文保區整體規劃方案,勸業場工程也在建設範圍內,修繕工作2011年底已啟動,將在2012年年內還原其舊有建築格局、風貌,恢復原有的商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