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動覺後效(KinestheticAfter-Effect)是一種刺激作用之後對隨後的心理活動產生的影響,繼1933年J.J.吉布森報告了視覺圖形後效後,1947年W.苛勒和D.迪納斯坦首先開始著手研究動覺的圖形後效,稱簡動覺後效。
測定方法
苛勒和迪納斯坦設計的傳統的動覺後效測定方法是,讓被試以優勢手觸摸一個標準寬度,同時以另一隻手在一根有寬窄變化的比較尺上對標準刺激進行寬度估計。然後以優勢手來回連續觸摸一個比標準刺激窄或寬的插入刺激1分鐘,再和前面一樣對標準刺激進行寬度估計。以插入刺激後所估計的標準刺激寬度減去插入刺激前所估計的寬度,其差值就是觸摸插入刺激後,對標準刺激的寬度估計所產生的影響,即動覺後效。
傳統上在測定動覺後效時,通常只使用一種插入刺激。H.J.艾森克曾用較寬的插入刺激,研究了內向和外向神經衰弱患者的動覺後效。他在這種條件下測定的動覺後效都是負值,且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動覺後效的絕對值大,後效消失得也較慢。此外,他還研究了藥物對動覺後效的影響。艾森克認為,動覺後效是大腦皮質抑制作用增強的結果,連續觸摸插入刺激會使皮質產生抑制作用,但產生的抑制作用的大小因人而異。由於外向失的大腦皮質容易產生抑制,所以插入刺激對標準寬度估計產生的抑制作用較大,使測得的動覺後效的絕對值也較大,消失得較慢。
早期的研究只用一種插入刺激,後來改為寬窄兩種插入刺激並用。無論插入刺激大於還是小於標準刺激,觸摸插入刺激以後對標準刺激寬度的估計都比觸摸插入刺激前增大者為擴大型,都減小者為縮小型。如果插入較寬刺激後對標準刺激的估計縮小,插入較窄刺激後增大者,為中間型。研究還發現,擴大型容易忍受感覺剝奪、不耐痛,多為內向者;縮小型不易忍受感覺剝奪、較耐痛,多為外向者。
研究過程
1958年,A.珀特里研究了動覺後效類型與痛覺的關係。她用J.D.哈代製作的溫熱測痛儀給被試施加痛覺刺激,以被試剛剛感到刺痛時的溫度為痛閾,繼續增加溫度,直到被試不能忍受時為止,測出被試對溫度的耐痛閾。她把這兩個閾限之差作為被試對痛覺的耐受力,根據痛覺耐受力的大小把被試分為三組:最不耐痛者、中等耐痛者和最耐痛者。珀特里測定動覺後效時所用的標準刺激寬度為51.2毫米,插入刺激寬度為63.5毫米,被試觸摸插入刺激持續的時間有30、90、180和300秒四種,再加上休息15分鐘後測試一次,每個被試共測動覺後效5次,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表中的數字為觸摸插入刺激後感到標準刺激寬度縮小的絕對值(毫米),帶負號的數字為感到寬度增大的數量。從表1中可以看到(第185頁表1),除觸摸插入刺激30秒時有一個例外(0.81)以外,都表現出越耐痛者的動覺後效縮小的數值越大,且達到了0.05的差異顯著性水平。珀特里在後來的研究中,用了寬的和窄的兩種插入刺激,發現動覺後效有擴大型、縮小型和中間型三類。擴大型是指無論插入刺激比標準刺激寬還是窄,動覺後效都是正值;是間型指動覺後效的正負隨插入刺激的寬窄而變化,所以又稱為受刺激影響型;縮小型則指無論插入刺激比標準刺激寬還是窄,動覺後效都是負值。珀特里不研究了動覺後效與感覺剝奪耐受性的關係。她先讓被試躺在一個叫做“鐵肺”的呼吸器中,通氣孔是開著的,不妨礙被試的呼吸。通過呼吸器上面的開口,被試只能看見略帶灰色的白色頂棚。為了儘量減少活動,被試的胳膊和腿放在一個硬紙板做的圓筒里。呼吸器的電機一直開動著,發出一種單調的隱蔽的聲音,這樣被試就不可能聽到和看到任何其他東西。珀特里事先告訴被試,他要在呼吸器中躺36個小時,但他若不願呆在裡面時,隨時可以從呼吸器中出來。被試能忍受感覺剝奪的程度是以他願在呼吸器中儀的時間來測量的。9名被試的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第185頁表2)表中的數字是動覺後效使標準刺激寬度縮小的數值,其中帶負號的是動覺後效擴大的數值。實驗結果證明動覺後效擴大型者最能忍受感覺剝奪,縮小型者最不能忍受感覺剝奪。珀特里的系列研究結果顯示了動覺後效與多種心理活動特點的聯繫,證明動覺後效擴大型容易忍受感覺剝奪,不耐痛,且多是內向者;縮小型不易忍受感覺剝奪,較耐痛,且多是外向者。另外,少年犯中縮小型遠遠多於擴大型。
1972年,M.扎克爾曼用各種量表證明感覺尋求要求高的人喜歡複雜的圖形,而感覺尋求低的人則喜歡簡單的圖形。我國的張雨青進一步研究了動覺後效與圖形愛好的關係,發現感覺尋求分數高、動覺後效屬縮小型的人,偏向於複雜的圖形;而感覺尋求分數低、動覺後效屬擴大型的人則偏愛簡單的圖形。
我國的陳舒永和楊博民也用兩種插入刺激(2厘米和6厘米)測定了140餘人的動覺後效,結果發現,除擴大型和縮小型外,中間型又可以分為對比中間型和同化中間型。對比中間型和珀特里的中間型相同,同化中間型則是插入窄刺激後動覺後效為負值,插入寬刺激後為正值。和GE外向—內向量表測驗的結果比較,發現縮小型多屬外向,擴大型多屬內向,中間型的內外向傾向很不明顯。另外,各種動覺後效的類型之間是一個動覺後效的量變的連續體。若用N表示插入刺激寬度為2厘米時動覺後效的相對值,用B表示插入刺激寬度為6厘米時動覺後效的相對值,根據一個被試的N,B和N+B值就可以確定他的動覺後效的類型,了解他在從小的動覺後效(負值)到大的動覺後效(正值)的連續體上所處的位置
中國心理學家陳舒永等關於動覺後效的個體差異的研究表明:①擴大型和縮小型各占17%,中間型占66%。②縮小型較擴大型在針刺後,痛閾和耐痛閾都提高得較多,看來縮小型更適於接受針刺麻醉的手術。③在各種條件下測定的動覺後效的類型是穩定不變的。以上各點對於以動覺後效確定內外向和區分內外向的程度都提供了有利條件。
參考書目
A. Pefrie,Individuality in Pain and Suffer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