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激物
是指喚醒神經系統的任何事物,它使神經系統把注意力集中到它身上,並且讓這些神經發射一組小電荷來傳導刺激。平常我們以為刺激都是來自外部世界,可它當然也可以來自身體內部,比如說疼痛、肌肉緊張、飢餓、口渴以及性感覺等,還可以是一段記憶,轉瞬即逝的幻想或念頭,或一個計畫。
效應

刺激作用其實很複雜,因為對不同的人來說,同樣的刺激物具有不同的含義。在聖誕節期間,一條擁擠的商業大街可能會讓有的人想起愉快的家庭購物時光,讓他們感受到溫馨的節日氣氛。但是有的人可能是被迫隨著別人去購買禮物,而他們的口袋裡沒有裝著幾個銅板,他們也不知道該買些什麼,他們對過去節日的種種不愉快記憶猶新,因此走在聖誕節的街頭只會讓他們感到痛苦不堪。
當我們沒法控制刺激的時候,它就會讓人覺得更加不安。若是再加上以為自己是受害者的這種想法,它只會讓你更為煩躁。這是一條普遍規律。打個比方來說,我們自己彈奏的音樂會讓自己心情舒暢,可倘若音樂是從鄰居的立體聲音響里傳出來的話,那它聽起來就讓人心煩。而且若是事先我們曾要求他們把聲音關小一點,那之後傳來的聲音簡直就像是滿懷敵意的侵犯行為。其實,看了這本書可能甚至會增加你的煩惱,因為你開始明白自己是少數派的一員,而其他人老是忽視了你要求減少刺激的權利。
很顯然,如果我們得到啟示,從所有這些聯想中擺脫出來,那就沒什麼事能夠刺激我們,這將對我們很有幫助。因此難怪有這么多高度敏感的人會對各種宗教途徑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