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崇拜

動物崇拜

自然崇拜之一。以動物或幻想中的動物作為崇拜對象。這是狩獵時期原始人群社會意識的一種反映。在那個時期,原始人的生活依賴動物,因而祈求所依賴的動物的支持,以滿足生活的需要。又因為原始人還沒有把自己跟動物區分開來,故認為動物和人一樣有思想,有感情,有靈魂。原始人為了維持生活的需要而捕殺動物,但又怕動物靈魂予以報復,所以對動物進行膜拜,以求得到寬恕。還因為原始人在動物面前常感到不及和軟弱無力,對動物有敬畏感,從而產生動物崇拜。

簡介

(圖)滿族薩滿教動物崇拜(圖)滿族薩滿教動物崇拜

根據考古發現,世界上所有的原始部族幾乎都有過動物崇拜。例如,在位於法國南部的德魯瓦·弗雷爾山舊石器時代遺址洞穴里,發現了半人半獸形狀的“獸主” 像;在位於小亞細亞的薩勒特·許余克新石器時代遺址里,也發現了七千年前的原始祭台及壁畫中的雄牛和兀鷹。中國古代也曾經盛行過動物崇拜。在《山海經》里,所有的神靈,無論是歷史傳說人物或各地區的神靈,都被描寫成與動物有關。《南山經》中神靈與鳥、龍有關係,《西山經》中神靈與馬、牛、羊、虎、豹相聯,《北山經》中神靈與蛇、馬、豬有聯繫,《東山經》、《中山經》和海內外諸經中神靈也都與動物相關。歷史傳說人物被描寫為“人面獸身”,還出現許多奇鳥怪獸。其中構成人獸或獸獸合體基礎的動物,有龍、馬、牛、羊、虎、豹、蛇、豬、犬,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鳥類。達些,除龍是神秘的動物外,其他都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他們是人們生存所依靠的對象,所以被神化,受崇拜。中國古代還崇拜四靈—(麒麟)、龜,前三靈都為想像中的神秘動物,龜則因為被人們認為知人情、知吉四和可充當神人之間的媒介而受到崇拜。後來,人們還崇拜一些被認為具有決疑斷訟神力或驅邪趕鬼功能的動物。東漢王充《論衡·是應》:“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雜五行書》:“縣(懸)羊頭門上,除盜賊。”《風俗通義·祀典》:“今人卒得鬼刺癱悟,殺雞傅其心上。病賊風者作雞散。東門雞頭可以治蠱。由此言之,雞主以御死辟惡也。”占代祭祀動物,主要是為了取得漁獵對象歡心和保護農業收成。《禮記·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人澤梁。豺祭獸,然後田獵。”分別以魚類和小獸的大敵祭漁神和獵神,就包含討好魚獸、以獲更多獵物之意。《禮記·郊特性》:“蠟八之祭……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豚也。迎而祭之也。”祭祀貓、虎以感謝它們減少老鼠和野豬對農作物的糟踏危害。《禮記·郊特性》還提到當時人們對危害農作物的昆蟲也加以祈禱,祈求其“毋作”。中國各少數民族也有很多動物崇拜,大多以圖騰崇拜的形式留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