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學系統

動力學系統,是結構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的統一。它基於系統論,吸收了控制論、資訊理論的精髓,是一門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橫向學科。

概要

系統動力學(簡稱SD—systemdynamics)的出現於1956年,創始人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福瑞斯特(J.W.Forrester)教授。系統動力學是福瑞斯特教授於1958年為分析生產管理庫存管理等企業問題而提出的系統仿真方法,最初叫工業動態學。1961年,福瑞斯特發表的《工業動力學》(industrialdynamics)成為經典著作。隨後,系統動力學套用範圍日益擴大,幾乎遍及各個領域,逐漸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新學科——系統動力學。系統動力學是一門分析研究信息反饋系統的學科,也是一門認識系統問題和解決系統問題的交叉綜合學科。從系統方法論來說:系統動力學是結構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的統一。它基於系統論,吸收了控制論、資訊理論的精髓,是一門綜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橫向學科。

原理

聖吉的理論基礎,來源於他的導師佛里斯特提出的系統動力學(SystemDynamics)。所謂系統動力學,就是對整體運作本質的思考方式,把結構的方法、功能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融為一個整體,其目的在於提升人類組織的“群體智力”。它與混沌理論(ChaosTheory)和複雜性科學(ScienceofComplexity)所探討的內容相同。

佛里斯特在20世紀中期,對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進行系統動力學的創造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958年,他發表的論文《工業動力學—決策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首次把系統動力學運用於工業研究;1965年,他又發表論文《企業的新設計》,進一步深化了系統動力學在工業中的運用;1968年,他出版的《系統原理》一書,全面論述了系統動力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此,系統動力學從理論上整體完成;1971年,他又把研究的對象延伸到了世界範圍,出版《世界動力學》一書,提出了研究全球發展問題的“世界模型”(WorldModel)。

眾所周知,在20世紀60~70年代,羅馬俱樂部曾經探討過人類目前及未來所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增長的極限”這一重要理念。結果他們發現問題太過複雜,根本無法思考。最後佛里斯特運用他的系統動力學理論,以五個重要因素建立了系統動力模擬的“世界模型Ⅱ”。《增長的極限》這本探討人類困境的未來學著作,就是佛里斯特的弟子梅多斯(D.H.Meadows)等人完成的,其中進一步提出了更為細緻的“世界模型Ⅲ”。這兩個模型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繼“世界模型”之後,佛里斯特等又開始進行歷時十多年的美國“國家模型”研究,運用他的方法,在總量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之間架起了橋樑。

系統動力學是在總結運籌學的基礎上,為適應現代社會系統的管理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它不是依據抽象的假設,而是以現實世界的存在為前提,不追求“最佳解”,而是從整體出發尋求改善系統行為的機會和途徑。從技巧上說,它不是依據數學邏輯的推演而獲得答案,而是依據對系統的實際觀測信息建立動態的仿真模型,並通過計算機試驗來獲得對系統未來行為的描述。簡單而言,“系統動力學是研究社會系統動態行為的計算機仿真方法”。具體而言,系統動力學包括如下幾點。①系統動力學將生命系統和非生命系統都作為信息反饋系統來研究,並且認為,在每個系統之中都存在著信息反饋機制,而這恰恰是控制論的重要觀點,所以,系統動力學是以控制論為理論基礎的;②系統動力學把研究對象劃分為若干子系統,並且建立起各個子系統之間的因果關係網路,立足於整體以及整體之間的關係研究,以整體觀替代傳統的元素觀;③系統動力學的研究方法是建立計算機仿真模型—流圖和構造方程式,實行計算機仿真試驗,驗證模型的有效性,為戰略與決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作為佛里斯特的弟子,聖吉的“第五項修煉”採取了系統動力學的哲學理念,但大大簡化了系統的模型結構(聖吉的著作中,所謂模型,往往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環狀反饋示意圖),而且把直覺、感悟和意念引入思考方式。這樣,他把艱深的系統動力學轉變為人人易懂的系統思考,並在企業組織中實踐和推廣。

聖吉的“組織學習實驗室”,實際上就是一個簡化並壓縮了的系統動力模擬實驗,他稱之為“微世界”(Microworld)。在這裡,進行“修煉”的經理可以嘗試各種可能的構想、策略所發生的情景變化,以及其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搭配。聖吉將這裡視為組織創造與學習的演練場。在這種實驗室中,可以把長期的演變發展過程加以“壓縮”觀察,進而尋求解決之道,也可以用於許多與人有關的變數研究。其最終目的,正如聖吉自己比喻的那樣,類似於孩子遊戲,通過蹺蹺板學習槓桿原理,通過盪鞦韆學習鐘擺原理,通過“過家家”掌握社會系統。

20世紀湧現出了許多新的管理思想,聖吉提出的第五項修煉是比較特別的一種。其特別之處就在於它專注於複雜現象背後的整體和本質,並尋求問題的“真解”。聖吉的五項修煉是一個系統思考的整體。所謂“修煉”,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訓練,更是一種理念培養。系統思考有助於將五項修煉更好地結合起來,探究各項修煉之間的互動關係,並不斷探究如何使整體效用發揮到最大。五項修煉的真正目的,在於實現個人與組織之間的和諧,並最終促進人的發展和價值的真正實現。

聖吉的組織修煉思想與方法,一方面在許多企業中得到推廣運用,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許多管理學家的質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羅伯特·路易斯·佛勒德(RobertLouisFlood)的《反思第五項修煉》(有中信出版社和廣西師大出版社兩個漢譯版本)。佛勒德也是從系統思維出發,但他認為聖吉的思考過於狹隘。佛勒德對聖吉的挑戰是從下列觀點展開的:在貌似難以捉摸的複雜性之下,存在著一種潛在的秩序,這種秩序毋寧說隱含著簡單性。運用開放系統理論,完全可以了解這種秩序。由此,他對聖吉的觀點進行了修正,以求提高人類應對複雜世界的能力,這種修正的最終目標是,對不可管理的事物實施管理,對不可組織的事物進行組織,對不可了解的事物加以了解。當然,這種批評是對聖吉的延伸和矯正,而不是對聖吉的否定。掌握這種批評,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聖吉的思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