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龍曼飛龍白塔

位置

飛龍白塔,離允景洪70公里。可乘去勐龍鄉的公共汽車到曼飛龍村下車,然後步行約800公尺就到。參觀後,可乘公共汽車返回允景洪。
曼飛龍白塔,傣族又叫“塔糯”(筍塔)。據傣文經書記載,此塔建於傣歷565年(公元1204年)。相傳,負責建塔的技師和工匠是3個印度教和尚。

結構

主塔和幾個小塔同建在一個塔基上。塔基狀呈八角形須彌座,人稱這種塔式為金剛寶座塔。主塔高16.29公尺,塔座直徑8.6公尺。
8個小塔似竹筍。塔座以上有壇台、鐘座、復缽、蓮花、雀蒼、寶傘、風幡等8個主要部分組成。主塔形如葫蘆,上有尖頂;8個小塔開關與主塔塔形相似。
這座塔的建築風格,反映了傳自緬甸泰國的小乘佛教的藝術特點,也說明了傣族人民悠久的文化和較高的藝術水平,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特點

大勐龍曼飛龍白塔因其所在地而得名,一稱飛龍白塔,又因其潔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如春筍一樣破土而出,故又名筍塔,是小乘佛教古建築,位於景洪西南67公里,距大勐龍鎮3公里。相傳由三位印僧設計,為勐龍古巴南批主建,造於傣歷565年(公元1203年)。

塔群建在山頂,共9座,塔基呈多瓣形蓮花狀,周長42.6米。主塔高16.29米,四周環抱著8座小塔,分布八角,小塔高9.1米。塔呈葫蘆狀,塔身潔白,有各種精美的塑飾和彩畫。佛龕背上有各種動物、花草、捲雲紋裝飾。塔剎由寶瓶、銀鈴、風鈴等組成。塔群造型富有韻律,很好地體現了傣族的建築風格和宗教習俗。

曼飛龍白塔是融內地漢族邊疆傣族建築藝術為一體的南傳佛教古建築,有較高藝術價值,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