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6.00—7.70,體長7.70者,頭胸部長3.00,寬2.60;腹部長4.90,寬4.80。前中眼大於前側眼,稍大於後中眼,前、後側眼等大。前中眼間距約等於前中眼直徑,前中側眼間距約為前中眼直徑的兩倍半。後中眼間距稍小於後中眼直徑,後中側眼間距約為前中眼直徑的3倍。背甲頭部褐色,胸部黃褐色。頭部正中細紋、頸溝、中窩前方三角斑均呈灰黑色。中窩縱向,赤褐色,放射溝不明顯。胸甲灰褐色,正中條斑黃褐色。螯肢、顎葉、下唇亦呈灰褐色。觸肢、步足黃褐色,步足有黑色環紋。
腹部近三角形,背面灰褐色與黃褐色相間,正中葉狀斑大,前緣正中尖,有一褐色錐形斑,前側緣有四對褐色小月牙斑,葉斑中後部兩側波狀缺刻不深,邊緣黑褐色,中間有黃褐小斑。腹面正中黑灰色,後側角各有一白堊方斑,紡器灰黑褐色,其前外側各有兩條細黃斑,前後排列。外雌器基部橢圓形,垂體彎折處與基部交角近於直角,近端較遠端狹,末端圓鈍。從後面觀,基部近垂體彎折處有一橫向橢圓凹陷。從腹面觀,此凹陷中間被垂體蔽蓋,僅顯露兩側凹陷部分。
雄蛛
體長4.90,頭胸部長2.50,寬9.10;腹部長2.60,寬2.20。前眼列強後曲,前中眼大於前側眼,前側眼丘稍前突,前中眼間距稍小於前中眼直徑,前中側眼間距為前中眼直徑的 倍。後眼列後曲,後中眼小於前中眼大於後側眼,八字形排列、後中眼間距(中線)約等於前中眼半徑,後中側眼間距稍大於兩倍前中眼直徑,前側眼大於後側眼,中眼域梯形並向前突出,長略大於寬,前邊大於後邊。背甲灰黃褐色,胸區兩側黃褐色蝶斑,頸溝、放射溝處色較暗,胸甲黃褐色,邊緣及兩人字紋灰褐色,螯肢,、顎葉、下唇皆黑褐色,螯肢斑紋及顎葉、下唇遠端黃白色。步足黃褐色,有灰褐色環紋。
腹部背面灰黑褐色,上有細長黃褐色毛,葉狀斑隱約可見,月牙斑黑褐色,纖細。腹面正中灰褐色,前緣及兩側緣,外有銀白色細雜斑,後緣側條斑粗呈圓形斑,紡器灰褐色,外側各有兩個小銀白斑,腹面兩側由灰黑色斜紋與黃褐色相間而成。本種中突及引導器都粗長,兩者形成鉗狀。觸肢器較小,頂突遠端黃白色,角質化弱,引導器亦呈斧狀,但基部後緣僅一齒突,中突較長,扁而寬。第Ⅱ脛節刺:背一2,腹一3,中一2,6,7。中間的刺較短而弱。
地理分布
中國(雲南)。--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拉丁目名 | Araneae |
中文目名 | 蜘蛛目 |
拉丁亞目名 | |
中文亞目名 | |
拉丁科名 | Araneidae |
中文科名 | 園蛛科 |
拉丁亞科名 | |
中文亞科名 | |
拉丁屬名 | Neoscona |
中文屬名 | |
拉丁種名 | menghaiensis |
中文名 | 勐海新園蛛 |
拉丁亞種名 | |
命名人 | Yin et al. |
原始屬名 | |
原始文獻 | Yin, C. M., J. F. Wang, L. P. Xie & X. J. Peng.,1990. New and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the spiders of family Araneidae from China (Arachnida, Araneae). . Spiders in China: One Hundred New and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the Families Araneidae and Agelenidae. Hunan Normal Univ. Press, pp. 1-171. .;Song, D. X., M. S. Zhu & J. Chen.,1999. The Spiders of China.. Hebei Sci. Technol. Publ. House, Shijiazhuang, 640 pp. .; |
同物異名 | Neoscona menghaiensis Yin et al.; |
海拔上限 | |
海拔下限 | |
特有種 | |
國內分布 | |
資料來源 | CoL China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