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伴村

勐伴村委會是一個漢族、傣族、瑤族、哈尼族和彝族混居的村委會,其中傣族有1679人,占全村總人口的40.55%。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民族簡介

傣族與古"百越"人有淵源關係。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信仰小乘佛教。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傣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在不同的傣族地區使用著不同形式的四種文字,即傣仂文、傣那文、傣繃文和傣端文。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傣族的許多村寨都有擅長於跳孔雀舞的人。由於代代相傳及民間藝術人精心創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宗教習俗

傣族篤信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源於古印度。佛寺的吸引力還在於寬鬆的戒律,剃光頭而不燒戒,還俗後可以結婚。在傣族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男人一生非得過一段脫離家庭的宗教生活,成為受過教化的人,才有資格結婚娶妻。
根據傣族的宗教習俗,男孩一到七八歲就要削髮為僧,開始過宗教生活。婦女雖然不入寺為僧,但也都是虔誠的信徒。送孩子入寺為僧是件大事,合家歡樂,舉行隆重的入寺儀式。孩子一旦踏入佛門,便吃往在寺廟,每天誦經習文,學習各種功課,不參加社會勞動,靠民眾齋僧生活。功課完畢,便可上街訪友探親,但不在外過夜。根據自願,二三年後還俗。

飲食習慣

以糯米為主食,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乾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製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的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製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菸草、石灰,終日不斷。

婚喪習俗

每年的七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期間,正值農忙季節,傣族青年一般不談戀愛,也不辦喜事。這一古老的傳統習俗一直保留至今。
農忙季節一過,就會在幽靜涼爽的竹樓上,綠樹成蔭的地頭邊,熱鬧歡樂的丟包場上……看到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身影。傣族青年常用歌聲來表示自己的愛慕之情,一問一答,羞澀而不俗套,十分委婉、純樸、巧妙。男女青年相愛,定情之後,便由男方父母請媒人去女方家裡提親,只要兩相情願,父母一般是不會阻撓的。定婚之後,選擇良辰吉日,舉行婚禮。傣族婚禮,古老簡樸,按照當地風俗,婚禮必須在女方家竹樓上舉行。"拴線"儀式是傣族婚禮的主要內容。寬敞的竹樓堂屋擺著一張婚禮桌,桌面上覆蓋著芭蕉葉,上面放著芭蕉葉做成的帽子,下面放著雌雄雞各一隻。桌上還放有紅布、白布、芭蕉葉盒子等。主婚人坐在婚禮桌上首,親友們靠近主婚人圍桌而坐。新郎新娘跪在主婚人對面,準備接受"拴線"儀式的洗禮。主婚人致完賀詞,新郎新娘從桌上抓一坨糯米飯,蘸上酒,撣向四周。之後,舉手作揖,以示對祖先的懷念和祭典。接著,主婚人從桌上拿起一根較長的白線(有的地方是紅線)從左至右,繞過新郎新娘的肩,把線的兩端搭在桌子上。然後,又用較短的白線,分別拴在新婚夫妻的手腕上。表示他們的靈魂和心已經拴在一起,相親相愛,永不分離。同時,在坐的老人也紛紛拿起白線,重複地將線拴在新人的手腕上。並祝福他們婚後幸福。生出兒子會犁田、蓋房;生出姑娘會織布、插秧……拴線後,桌子上的一隻雞獻給念祝辭的老人,另一隻讓年輕小伙子拿去分享,預祝他們早日找到鍾情的姑娘。在竹樓的另一端,主人擺設豐盛的佳肴,招待前來賀禮的賓客。新郎新娘舉杯向來賓們殷勤地敬酒。此時,客人往往提出各種問題,讓新郎新娘當場作答。幽默的問答,有時引起鬨堂大笑,氣氛異常熱烈。婚宴中,還要請"贊哈"(歌手)來唱歌。"贊哈"有男有女,大都是口齒靈俐,通曉本民族文化,善於表達感情的人。當"贊哈"唱到精彩之處,人們不時爆發出"噢!噢!噢!"的歡呼聲,將婚禮推向高潮。

建築特色

傣族人住竹樓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傳統竹樓,全部用竹子和茅草築成。竹樓為乾欄式建築,以粗竹或木頭為柱椿,分上下兩層。下層四周無遮欄,專用於飼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雜物。上層由豎柱支撐,與地面距離約5公尺左右。鋪設竹板,極富彈性。樓室四周圍有竹籬,有的竹籬編成各種花紋並塗上桐油。房頂呈四斜面形,用草排覆蓋而成。一道竹籬將上層分成兩半,內間是家人就寢的臥室,臥室是嚴禁外人入內的。外間較寬敞,設堂屋和火塘,既是接待客人的場所,又是生火煮飯取暖的伙房。樓室門外有一走廊,一側搭著登樓木梯,一側搭著露天陽台,擺放著裝水的壇罐器皿。傣家人的習慣進屋都要脫掉鞋子,光腳踩在竹蓆上,天長日久竹蓆就變成亮鋥鋥的。傣族喜歡獨家獨院,當孩子成人娶親,便有新的院落出現。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竹樓也在演變進化。不少竹樓已不是全竹結構了。

服飾特色

傣族婦女的穿著打扮,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它就像孔雀開屏一樣,五彩繽紛,美不勝收,令人嘆為觀止。只要了解情況的人,都覺得這話一點也不算誇張。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婷婷玉立,儀態萬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製。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製,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繫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呢禮帽,顯得瀟灑大方。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民族禁忌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髮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引。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413畝(其中:水田4803畝,旱地17610畝),人均耕地5.42畝,主要種植糧食、橡膠甘蔗、砂仁、西瓜辣椒等作物;擁有林地6043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3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44畝,主要種植橡膠、甘蔗、砂仁、西瓜、辣椒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50畝,其中養殖面積38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71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871戶通電,有65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7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4.74%和87.7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0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5戶(分別占總數的92.42%和92.42%)。
該村到鎮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為未完全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18輛,拖拉機673輛,機車93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803畝,有效灌溉率為21.4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26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3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7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8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9戶。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桿欄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5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還有403戶居住於桿欄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172.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37.16萬元,占總收入的75.36%;畜牧業收入45.18萬元,占總收入的2.0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51頭,肉牛120頭);漁業收入23.60萬元,占總收入的1.09%;林業收入429.38萬元,占總收入的19.77%;第二、三產業收入14.10萬元,占總收入的0.65%;工資性收入46.74萬元,占總收入的2.15%。農民人均純收入301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6.7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8人(占勞動力的2.46%),在省內務工48人,到省外務工1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71戶,共有鄉村人口4141人,其中男性2151人,女性1990人。其中農業人口4141人,勞動力2355人。該村以傣族、瑤族為主,是傣族、瑤族、哈尼族等混居地,其中傣族1679人,瑤族1042人、哈尼族681人,其他民族739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48人,占人口總數的5.99%;參加農村合作醫3939人,參合率95.12%;享受低保8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建有公廁5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4個,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170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27人,其中小學生413人,中學生214人。
全村業餘文娛宣傳隊6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0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50人,少數民族黨員250人,其中男黨員198人、女黨員52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城子、納卡、曼里、光明、團結、紅衛、曼崗、回粉等1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4個,團支部9個,共有團員168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