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勐臘縣勐伴鎮,地處勐伴鎮東南邊,距勐伴鎮政府所在地5.5公里,到鎮道路為公路,交通方便,距縣43.5公里。東與寮國接壤,南鄰勐臘鎮,西面和北面與勐伴村委會相鄰。轄龍嘎、上回落、下回落、盤山、茅草山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28戶,有鄉村人口2497人,其中農業人口2497人,勞動力13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10人。全村國土面積53.17平方公里,海拔946米,年平均氣溫19.2℃,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橡膠、甘蔗、砂仁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66630畝,人均耕地26.68畝,林地49568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61.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6630畝(其中:水田2561畝,旱地64069畝),人均耕地26.68畝,主要種植糧食、橡膠、甘蔗、砂仁等作物;擁有林地4956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98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6畝,主要種植橡膠、甘蔗、砂仁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98.5畝,其中養殖面積20.5畝。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28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28戶通電,有39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4.05%和94.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22戶(分別占總數的84.47%和79.92%)。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為未完全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5輛,拖拉機399輛,機車55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61畝,有效灌溉率為3.8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8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2畝。
到2009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81戶。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8居住於桿欄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61.7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22.41萬元,占總收入的75.12%;畜牧業收入119.82萬元,占總收入的12.4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40頭,肉牛48頭);漁業收入6.78萬元,占總收入的0.70%;林業收入91.04萬元,占總收入的9.47%;第二、三產業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0.73%;工資性收入21.26萬元,占總收入的2.21%。農民人均純收入2287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1.2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9人(占勞動力的2.83%),在省內務工31人,到省外務工8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28戶,共有鄉村人口2497人,其中男性1283人,女性1214人。其中農業人口2497人,勞動力1376人。該村以瑤族、哈尼族為主,是漢族、傣族、瑤族、哈尼族、克木人混居地,其中漢族105人、瑤族880人,哈尼族825人,傣族353人,克木人334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87人,參合率99.60%;享受低保65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7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460平方米,距離勐伴鎮中學5.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1人,其中小學生275人,中學生136人。全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3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6人,少數民族黨員101人,其中男黨員98人、女黨員8個。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龍嘎、回懷、落水洞、納秀、桃子箐、盤山等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1個,團支部9個,共有團員136人。
人文地理
回落村委會是一個以瑤族、哈尼族為主的山區村委會,其中有瑤族915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6.07%;哈尼族有855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3.07%。其他767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0.23%。以下著重介紹哈尼族的。一、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哈尼族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師"貝瑪"主持。
傳統的節日主要有十月節和六月節。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為歲首,過十月節,就是過新年,節期5~6天,多至半月。此外,哈尼族民眾同漢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二、建築特色
哈尼族一般選擇在半山向陽、開闊的山樑上建寨立業,最大的村寨不過100多戶,小的則數十戶。以大村小村相互交錯,相隔一兩里或三五里路程為其村落分布特點,並以崎嶇山路和林中小徑相通連,呈現星羅棋布的村落格局。村寨後面多為鬱鬱蔥蔥的灌木或喬木叢林,寨址的選擇,要請"貝瑪"用雞卦占卜來確定,一般把雞爪、米粒等食品,埋在看中的地方,數日後,如食物完好,即可以定為寨址。哈尼族地區的房屋建築風格大致可分為:瓦房、乾欄、及茅草房三種形態,也有少量受其他交叉文化影響的建築類型。因多雨潮濕,為便於收曬食物和防止野獸襲擊,大多建蓋成樓房。哈尼族房屋建築的共同特點是下層飼養牲禽,上層住人以及就地取材蓋頂。。
三、飲食習慣
哈尼族的日常飲食,均以大米為主食,其次是包穀和瓜豆,並採集野菜烹製各色菜餚。如甜菜、樹頭菜、羊奶菜、灰條菜、蕨萊、水芹菜、苦麻細,揉拌以花椒粉、鹽、八角粉、炒米麵、薑絲及醇酒,然後盛入撲水罐中,約經半年醃製,便成酸炸肉。
四、婚喪習俗
在哈尼族的人生禮儀中,葬禮是最為隆重的,哈尼族認為:"人生在世一輩子,死在陰間得永生"。因此,死僅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門檻,人的靈魂永不滅,因而要舉行盛大的葬禮,全寨都停止生產到喪家幫忙。墓地多在寨旁龍樹林裡,挖穴埋人後即填平,不看風水,不建墳堆。
哈尼族葬禮中一般都有吃臨終飯、續氣、鳴槍宣告、易床、停屍、淨身穿壽服、釘棺等一系列儀式。其中哭唱輓歌是最重要的部份,它貫穿了喪葬活動的始終。對輓歌唱詞掌握得多寡深淺,無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聰穎能幹的尺度之一。姑娘少婦一遇喪事,便群起聚集喪家,實地摹仿學習。因而整個場面,真假哭聲混雜而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然而一曲喪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讓每個聽者潸然淚下。
哈尼族迎親方式是領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領回來。領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卻被女伴藏起來了。領婚者絞盡腦汁地商討對策,不停地與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計地要找到新娘。想盡種種辦法,通過層層關卡,最後領婚者終於找到了新娘,又經過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領走新娘。領到新娘返回男方家的路上,領婚者都要高聲歡唱,以慶賀領到了新娘。
五、文化藝術
哈尼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姿,有神話、傳說、詩歌、故事、寓言、童謠、諺語、謎語等,是個喜愛歌舞的民族。樂器主要有三弦、四弦、把烏、笛子、響篾、葫蘆笙等,"把烏"是哈尼族特有的樂器,極有名,金竹製成,狀如笛子。吹嘴有簧片、音色寬廣渾厚,意韻悠遠纏綿。 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木雀舞"、"樂作舞"、"葫蘆笙舞,,等。在勐伴地區流行的"冬波嵯舞",舞姿健美,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六、服飾特點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鑲兩行大銀片做裝飾,以黑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穿短裙,裹護腿;胸前掛成串的銀飾,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
七、風俗習慣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結婚要徵得父母同意。哈尼族仍然保留著古羌戎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父親名字後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兒子名字的起頭字,世世代代連續下來。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有些村組的村內衛生道路需硬化;2、有些村組需建有辦公用房、活動場所、公廁;3、修建或維修水溝、水壩灌溉農田。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大力發展橡膠和甘蔗產業;2、發展科學養豬、科學養雞;3、改善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