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海國

勃海國是公元7世紀末至10世紀初以靺鞨族粟末部(簡稱粟末靺鞨)為主體建立的封建國家,為中國歷史上統治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

簡介

渤海國(公元698年~926年),是公元7世紀末至10世紀初以靺鞨族粟末部(簡稱粟末靺鞨)為主體建立的封建國家,為中國歷史上統治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
渤海國上京永興殿遺址698年(武則天聖曆元年),靺鞨族粟末部首領大祚榮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建立靺鞨國,取國號大震,自立為震國王。公元705年獲得唐朝承認。713年(唐先天二年),唐玄宗正式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轄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從此,靺鞨(唐代讀音為:weì jié)政權改以“渤海”為號,渤海正式成為唐朝外藩體系內一個名義上的羈縻(Jīmí)州,在對唐經濟政治交往中擁有特殊權益。762年,唐廷應渤海朝廷請求再次詔令渤海郡國升格為渤海王國,大祚榮之孫大欽茂加冕為國王。
首都初駐舊國(今吉林敦化),742年遷至中京顯德府(今吉林和龍),755年遷至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785年再遷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琿春),794年復遷上京龍泉府。
渤海國於926年(遼太祖天顯元年)為遼國所滅,前後傳國王十五世,歷時229年。它上接高句麗下啟遼、金,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對中古時代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頗為深遠。

渤海國的建立,對於東北地區的開發以及東北各民族的融合,都有推動作用。渤海國在長達二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全面效法唐朝封建文明,依靠渤海人的聰明智慧和勤勞勇敢,繁育了發達的民族經濟和燦爛的渤海文化,促進了東北邊陲的進一步開發,豐富了中國大統一的歷史涵量。創造了“海東盛國”的輝煌。

外交關係

渤海國在外交上接受唐朝的封號和官職,國家禮儀上則採用自己的年號、諡號、及廟號,基於政治經濟利益的考慮渤海國承認為唐廷名義藩屬,此後歷世諸王繼位都經唐廷的冊立,終唐之世遣使朝唐一百數十次。其間除大武藝之世一度與唐發生軍事衝突外,其餘決大部分時間渤唐兩國均和睦往來。渤海國在政治上極受唐朝影響,採用唐朝的政治軍事制度。經濟上則積極引進中原地區的先進農業技術,社會經濟顯著發展,同內地貿易歲歲不絕。從詩人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的著名詩篇也可以看出,渤海與唐的親密關係。詩中說:“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故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外交上除與唐朝長期保持固定的親密關係外,渤海同日本也長期友好往來相兩國互派遣使節達20次之多。渤海初期也曾短暫臣服於突厥,705年之後渤海與唐朝關係轉暖既而轉臣於唐朝,但與突厥的政治經濟往來仍十分密切。
突厥滅亡後回鶻汗國取而代之,渤海隨即與回鶻建立了友好關係一直持續到回鶻為契丹所逐。渤海高王時期鑒於國力尚弱曾短暫通好於新羅,但兩國在領土、經濟、政治等利益上始終衝突,終於在渤海武王時期與新羅國爆發戰爭新羅敗北從此兩國交惡,渤海文王、康王兩代曾聯合日本東西夾攻新羅迫使新羅向渤海臣服,渤海末期新羅則聯繫契丹東西威懾渤海,兩國始終為敵對關係。
渤海與契丹之間亦為素敵,雙方長期摩擦屢有戰事,公元926年遼太祖阿保基親爭渤海,於夫余府(今吉林省吉林市西)一戰大破渤海軍隨即圍困東京城,末王大諲撰投降,渤海國至此為契丹所滅。

國家疆域

渤海國的疆域,初限於靺鞨的部分故地,至第10代宣王大仁秀時大體上在今東北大部、朝鮮半島北部及俄國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區等廣大地域。渤海全盛時期,以吉林為中心,其疆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東岸,韃靼海峽沿岸與庫頁島相望,東至日本海,西到吉林與內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鮮之鹹興附近。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是當時東北地區幅員遼闊的封建強國。
渤海是以粟末靺鞨為主體兼有靺鞨各部,並有高句麗、漢族、突厥、契丹、室韋等民族在內的多民族政權。建國初期有編戶十餘萬,人口數十萬,後期人口逐漸增至三百萬左右。從而獲得了“海東盛國”的稱譽。

五京

渤海國行政區劃圖762年渤海國王大欽茂以唐為模式,建立渤海五京。
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
中京顯德府:今吉林省和龍市西古城
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省琿春市八連城
西京鴨綠府:今吉林省臨江市
南京南海府:今朝鮮鹹鏡南道北青郡

政治經濟發展

因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渤海政權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進程,各項制度仿效唐朝。渤海政權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三省六部,確定五京,推行京、府、州、縣的郡縣制度,軍事上也仿唐十六衛制,有法律監獄等。社會經濟有了顯著的發展和進步,農業已成為最主要的生產部門,各項手工業的生產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湧現出一批新興城市,其中上京城,形制模仿長安,在當時已經超過隆州府成為東北最大城市。交通相當發達,同內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歲歲不絕,與日本的海上貿易也相當活躍。
文化教育也有很大發展。渤海國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學習唐朝,將中原的儒學文化作為其教育的主要內容。渤海不斷派遣諸生到長安太學“習識古今制度”,使用漢字。不少人在唐朝參加科舉考試,有的考中進士。他們之中很多人,後來在渤海政府擔任要職,大力傳播中原文化。在五京周圍等發達區域,以中原教育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較為系統的教育體制。儒學、宗教、文學、音樂、歌舞、繪畫、雕塑以及科學技術等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湧現出一批著名學者、文學家、藝術家、航海家。

歷史

粟末靺鞨

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紀東北地區古代民族靺鞨族最南方的一個強大部落集團,因生活於粟末江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靺鞨”二字是古代通假用法本字應作靺羯(weì jié),實自漢魏史書中“勿吉”音轉而來,“勿吉”則是古代通古斯語 waijoi的音譯本意為山林部落,今天赫哲語與滿語中仍在使用這個詞讀作(weji)。粟末二字至遼金時期轉寫為“宋瓦”到明清時期又轉寫為“松花”粟末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實際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最早記載勿吉粟末部的史書是《魏書》卷100《勿吉傳》。當時的靺鞨剛從北方遷移至粟末江流域與當時的高句麗政權因爭奪土地逐漸產生衝突,至晚在公元471年-476年以前粟末部已與高句麗連年征戰。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逐漸處於劣勢,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於高句麗,其中也有一部分不願臣服於高句麗的8個粟末部落在首領突地稽的率領下逃往遼河以西被當時的隋朝安置於遼西柳城與幽州昌平一帶。到了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朝派兵與新羅聯合滅高句麗國,此後為了防止高句麗政權復辟並有效控制高句麗遺民與臨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數民族,唐朝又強行將“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徙居遼西營州,而渤海高王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當時即為部落酋長)就在這部分粟末靺鞨人當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遷到營州到公元698年大祚榮率部眾從新遷回“粟末故地”期間在營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生並長大成人。附:(668年高句麗滅亡,698年大祚榮建國時年尚不滿35歲,此時距高句麗已30年之久,公元668年之前大祚榮可能尚未出生,即使出生亦十分年幼絕不可能出任高句麗官職,因此有國外學者持大祚榮本人原為高句麗官員一說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營州之亂和靺鞨東奔

公元696年(唐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李盡忠等殺營州都督趙文翽叛唐,為粟末靺鞨新貴族提供了創建民族政權的時機。發生這一變故,主要是趙文翽等依仗手中權勢,對東北諸少數民族的剝削和民族壓迫越來越重,激起各族人民極大不滿,李盡忠等藉機起事。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行列。事發後,武則天派曹仁師統率大軍前去鎮壓,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和另外一位首領乞四比羽率所部渡過遼水東逃。唐朝為瓦解東北少數民族的反唐聯盟,在對契丹實行武力圍剿的同時,對粟末靺鞨採用了招撫政策,封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乞四比羽不相信唐朝有此誠意,拒不受命,結果被唐朝追兵所擊斬。此時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大祚榮代父而立,率所部繼續東逃。武則天派契丹大將李楷固前往討伐緊追不捨,公元697年9月唐軍追大祚榮至天門嶺(今遼寧省青源境哈達嶺)處,善於用兵的大祚榮,藉助天門嶺的複雜地形,“合高麗、靺鞨之眾”(中國古代史書把高句麗簡稱為高麗),大敗唐軍,李楷固僅以身還。

大祚榮建立靺鞨國

公元698年(唐聖曆元年),突厥攻入唐朝媯州、檀州、定州、趙州等地(今河北省中西部),契丹與奚又依附於突厥,於是中原通往東北的道路被阻隔。大祚榮審時度勢,在今吉林省敦化縣敖東城建立靺鞨政權,並以尊稱“da(古通古斯語即 酋長)”自創其姓大氏,以武則天封其父為震國公之“震國”對外稱“大震國”(一說 大振國),自稱震國王,從此開創了渤海國的前身。大祚榮為了鞏固震國政權,不但遣使與突厥結盟,而且又通好新羅,巧妙地在強權林立的四鄰之間斡鏇,故在數年之間,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其疆域南接新羅,北鄰黑水靺鞨,西連契丹、突厥,所屬人民囊括了靺鞨、高句麗、漢、契丹、奚、突厥、室韋等諸多民族,有戶10餘萬,勝兵數萬,地方5000(一說2000)里。成為當時東北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
渤海國三采熏爐渤海國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高句麗和唐朝對粟末靺鞨的影響與民族壓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
靺鞨族至唐初,眾多的部落結成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兩個部落聯盟,如果沒有外來影響,他們也會隨著自身內部的發展進入文明社會。然而就在這兩個部落聯盟形成的前後,發生了兩件促進粟末靺鞨歷史發展的事件:一是前述突地稽等八部不願屈服於高句麗,在隋末遷居到柳城地區;二是由於靺鞨自勿吉時期以來與高句麗爭戰不息,粟末靺鞨未遷走的居民被處於鼎盛時期的高句麗征服,被迫臣附於高句麗,在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中,他們大多又被高句麗貴族調到遼東地區與唐軍作戰,這樣一來,這些粟末靺鞨人不僅直接受著高句麗國的封建統治,而且又與這一地區封建制已有一定發展的居民錯居雜處,公元668年(唐總章元年)高句麗國滅亡後,他們又被唐朝遷到營州(今遼寧朝陽)地區居住。營州地區是隋唐時代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近長城,是邊塞內外漢族與東北各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的集中交流地。
粟末靺鞨人遷居到這裡後,在諸多先進因素強烈影響下,社會獲得迅速發展。以先遷來的厥稽等八部為例,他們遷到這裡後,很快喜歡上漢族的“冠帶”等風俗習慣,加上常常因為助唐作戰受到了優厚賞賜,在高句麗國滅亡前,已經以“財力雄邊”,為東北各少數民族“所憚”,各部已擁有眾多奴僕。大祚榮一支雖遷居到這裡較晚,但至其“東奔”前也已在這裡生活了近30年,,而且在此之前,他們早在高句麗封建統治下過了半個世紀左右,這些事實說明,遷到今遼陽地區的粟末靺鞨,社會內部已有了階級劃分。用階級社會的一套機制來調整各階級的關係,保護私有者的利益,已成了粟末靺鞨新興貴族急待著手解決的問題。

接受招慰和冊封
震國建立後不久,唐中宗復位,派恃御史張行岌招慰大祚榮,大祚榮即遣子入侍,臣屬於唐。唐睿宗李旦即位後,於公元713年(唐先天二年)遣郎將崔忻攝鴻滬卿往祚榮所處,拜其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並且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榮隨即去靺鞨號,同時以“渤海郡王”的“渤海”取代“震”為國號。從此,渤海作為國號和族稱,見於史書。
渤海國是一個具有二重性的政權,它既是粟末靺鞨為主聯合少量高句麗等遺民建立的一個邊疆少數民族王國政權,同時又是附庸於唐王朝的一個名義上羈縻州。這二重性突出地體現在以下三點上: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雖皆由大氏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方式,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認可,接到冊封后才算合法,否則只能稱“權知國務”、“知國務”;其二,唐王朝在冊封新繼立國王的同時,必任命其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繼立者要同時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國有向唐朝貢的義務,史載渤海向唐朝貢凡140餘次,朝後梁、後唐10次。

歷史發展

經過大祚榮開創,大武藝“斥大土宇”和大仁秀“開大境宇”,渤海有一個連成一片的廣大區域。疆域東臨日本海;西至吉林省乾安、長嶺和雙遼縣一帶與契丹相接;南至朝鮮德源附近的龍興江(泥河),北邊西起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境,東向約沿七星河或撓力河越烏蘇里江,再順比金河至日本海;西南約東起朝鮮孟山附近,越大同江後在价川附近再過清川江,在義州北越鴨綠江,過遼寧省丹東市北,再經撫順市與新賓滿族自治縣間、開原縣與昌圖縣間,達於雙遼縣境。渤海王城,也是忽汗州都督府府治所在,初在敖東城,後幾線遷徙,在第五世王大華嶼時遷還上京忽汗城(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此後未再變動。渤海人以辛勤勞動,發展和創造了繁榮的經濟與光輝燦爛的文化,對古代東北地區的開拓和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君主列表

大祚榮 諡號:高王 (698年-718年)在位渤海國的第一代開國君主。父親是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曾臣服於高句麗,唐滅高句麗以後隨其部落被遷居於遼西營州,公元696年營州之亂爆發乞乞仲象投靠於叛軍首領李盡忠。697年唐軍平息營州之亂乞乞仲象牽連獲罪,唐廷赦免其罪封乞乞仲象震國公,但因另一靺鞨酋長乞四比羽拒不受封,激怒唐廷。同年秋唐朝派李楷固率軍討伐營州二乞,乞四比羽被殺,乞乞仲象率部東逃病死徒中,祚榮即父位統領全部於天門領大破唐軍,同年冬回到粟末故地於東牟山築城自守。次年祚榮自取大姓,稱靺鞨國王,國號大震,渤海國前身形成。702年大祚榮派遣使者與新羅通好,707年唐朝派御史張行岌出使震國,大祚榮願意與唐修好,派王子大門藝入唐為質。713年唐玄宗派攝鴻臚卿崔忻使震國,正式冊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並加授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大祚榮受封,改國號為渤海。大祚榮在位11年,期間他對外與唐朝改善關係,同時與新羅結好,向北聯合黑水靺鞨部,為初創時的渤海國贏得了穩定的周邊環境。對內他恩威並施一方面籠絡靺鞨各部貴族受與官爵,另一方面利用武力打擊不服從的部落。大祚榮時期渤海國家草創,制度疆域初據規模,社會初步發展奠定後來“海東盛國”基礎。公元719年大祚榮病逝,諡號大聖明武高王,遣使告哀於唐朝。由長子大武藝即位。(其至親,弟有:大野勃。子有:大武藝、大門藝、大昌勃價、大寶方、等)
大武藝 諡號:武王 年號:仁安(718年-737年)在位
渤海高王大祚榮之嫡長子,第二代君主。其父在位時曾被冊封為桂婁郡王。公元718年高王薨,遂即位,719年正式加冕登基為渤海郡王,始建元,年號‘仁安’。同年立嫡子都利行為太子,襲桂婁郡王。其統治之初支持朝中親突厥派,接受突厥冊封,與其弟大門藝為首的親唐派產生矛盾。727年因討伐黑水部一事與大門藝決裂並引發兵變,之後門藝奔唐,唐朝庇護大門藝,渤海遂與唐朝交惡。732年渤海應突厥之約攻唐,兩國爆發軍事衝突。後因久戰疲憊雙方罷兵修好不忌前賢,渤唐兩國從此再未發生戰爭。大武藝執政19年。在位期間對內強化君主統治,初建渤海軍制,積蓄國力。對外開疆拓土,鄰族畏服。733年擊敗朝鮮半島新羅王國的入侵,維護了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繼其父高王之後進一步鞏固渤海政權在東北地區的地位。他以軍事與外交相結合的靈活手腕巧妙操作對唐政策,全力維護並加強了在唐朝的貿易權。同時又西聯突厥,東聘日本,與周邊強國保持了較好的關係,使渤海國的經濟得到進一部發展。公元737年大武藝病逝,遣使告哀於唐,國人進諡號‘大聖顯威武王’葬珍陵。後世史稱‘渤海武王’。(其子有:都利行、大欽茂、大成慶、胡雅、郎雅、大義信、大琳、等)
大欽茂 諡號:文王 年號:大興(737年-793年)在位
大元義 諡號:廢王 年號:失載(793年-794年)在位
大華璵 諡號:成王 年號:中興(794年)在位
大嵩璘 諡號:康王 年號:正歷(794年-808年)在位
大元瑜 諡號:定王 年號:永德(808年-812年)在位
大言義 諡號:僖王 年號:朱雀(812年-817年)在位
大明忠 諡號:簡王 年號:太始(817年-818年)在位
大仁秀 諡號:宣王 年號:建興(818年-830年)在位
大彝震 諡號:失載 年號:鹹和(830年-857年)在位
大玄錫 諡號:失載 年號:失載(871年-895年)在位
大瑋瑎 諡號:失載 年號:失載(895年-907年)在位
大諲撰 諡號:末王 年號:失載(907年-926年)在位

滅亡

遼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於926年滅亡渤海國,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任長子耶律倍為東丹國王。982年,遼直轄之,東丹國滅亡。渤海亡後,其中心地區幾成無人之境。原因有二:一是很多渤海人不願接受契丹人統治,大批外逃;二是契丹為易於控制,強遷渤海人於它地。外逃的主要是亡入女真和高麗,亡入女真的渤海人口約十萬左右,此後融入女真族。亡入高麗的渤海人約數萬,除後來近半數被遼朝索還,其餘融入高麗族中。
契丹強迫渤海人遷離故土,有兩次:一在阿保機攻下扶餘府和龍泉府後,將渤海大氏王族和戰爭中俘獲的軍民遷到巴林左旗;二是928年東丹國都南遷,大批渤海人同被遷至遼東。經過這兩次大遷徒,渤海5京15府的居民大多數不在原住地,大體為:上京龍泉府民一部分被遷到巴林左旗,大部分徒居今遼寧省遼陽市;中京顯德府民少數遠移至老哈河流域,多數被分散在今瀋陽市與遼陽市一帶;東京龍原府民被遷到今遼寧省鳳城縣;南京南海府民被移居今海城市;西京鴨祿府被俘者被遷到巴林左旗南;扶餘府被俘者被遷至巴林左旗西;鄚頡府民部分遷到今遼寧省昌圖縣;定理、安邊二府居民被南徙今瀋陽市北;率賓府部分居民被分別遷往遼寧省蓋縣和北鎮縣境;東平府民被分散至遼寧省新民、開原、康平縣一帶;鐵利府部分居民被遷至巴林左旗西北和今西拉木倫河附近、長春市北、瀋陽市西南的渾河北;懷遠和安遠二府民被移居今鐵嶺市及遼河上游地區、吉林省渾江市北。遷至上述地區的渤海人戶,9.4萬餘戶,47萬餘人。
除了外逃和被強迫遷離故土的外,尚有2萬戶10萬口渤海人留居故地。1114年女真首領阿骨打起兵反遼後,將渤海人能為兵者編為“渤海軍”共8猛安,並住在今遼陽市一帶的五千餘戶渤海人及3萬“勝兵”,轉移到山東戍守。1145年金熙宗完顏亶罷渤海猛安謀克承襲之制,由女真人管理。1177年金世宗完顏雍禁渤海男女婚娶沿用舊俗。渤海人逐漸與女真人融合,在金亡以後,居於中原的渤海人多融合於漢族,留居東北地區的渤海人已於女真人無別,17世紀以後成為滿族先民的一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