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莫台村
加莫台村位於青海省貴德縣河西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01°24ˊ,北緯35°59ˊ,距河西鄉政府所在地格爾加村南8公里。村名“加莫台”是藏語,因村內有一座加莫寺,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該寺藏語全稱“加毛扎倉德勒合曲林”,意為“加毛扎倉樂善法洲”。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加莫台村
- 所屬國:中國
- 所屬市:青海省貴德縣河西
- 所屬鄉鎮:青海省貴德縣河西
- 地理位置:青海省貴德縣河西
- 主要民族:漢族
加莫台村
該寺由出生於加毛村一個名叫加毛阿旺扎巴(1678-1745)的喇嘛修建,初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由建寺喇嘛的名為村名,看來村子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故該村數百年間為部落千百戶管轄。至民國中期全縣統一區劃,1930年實行“區、鄉、間、鄰”制,今加莫台村屬第三區東車第六閻。1935年屬第四區當車第一村。解放後的1950年2月,建立地方政權時,與扣生、江倉麻、加倉村同屬第二區第二鄉(當車鄉)第一行政村。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後,為河西公社黎明三生產大隊。1984年6月,體制改革為河西鄉加莫台村,其村民委員會轄加莫台和加莫新村2個自然村,3個生產合作社,其加莫台自然村為第一、二社,加莫新村為3社。1985年全村有漢、回、藏族人口143戶,698人。至2001年底全行政村人口發展到244戶。956人,其中漢族149戶、605人;回族80戶,279人;藏族17戶,72人。這些人口中的漢族和回族,都是來自全國11省28縣的人和他們的後代。這些遷居戶有229戶,891人。遷居戶占全行政村總戶數的93.8%,遷居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93.1%。這些遷居戶如今已成為全村的主體民族。而且部分人已成為村。社領導幹部和村兩委班子骨幹。在歷史上是藏族部落村莊。這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寧道金事楊應據編纂的《西寧府新志》卷十九“武備”、“番族”中已有記載:“貴德所……東車族,所城正西五十里,百戶昂哇所管番莊一十五處,……扎木莊,61戶、286口(人)”。上述資料中“東車族”,是今河西鄉當車地區的原藏族部落,“扎木莊”是“加莫”村的偕音,就是今河西鄉加莫台村。看來今加莫台村,在250多年前是藏族千百戶管理制中百戶所管的部落村莊,當時已有人口61戶,286人。時至今日人口已有很大發展。特別是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除原當地藏族人口外,還有來自全國11省28縣的漢族、回族等多民族人口。這是由於解放以後,黨中央對開發大西北已有重視,故全國各地的無數有志青年,回響黨中央的號召,紛紛奔赴大西北支邊,僅1956年10月遷來貴德縣的天津、河南移民就有281戶,1028人,由縣人民政府分別安置在全縣7個鄉、82個自然村中居住。雖在1960年以後,大部分因生活不習慣而遷回原籍,但很多移民對青海高原,特別是對譽稱“青海小江南”的貴德熱土留戀往返。故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上述移民中的有志青年雖當時遵從不習慣於高原生活的父輩返回原籍,不久又結伴許多志同道合者復來貴德定居。還有省內許多縣的人民民眾也先後遷來落戶,共同開發建設自己的樂園——貴德新農村。現在居住在貴德縣河西鄉加莫台村的11省28縣的漢、回等民族人口就是上述遷居戶建設貴德新農村的一個縮影。現將詳情敘述於後。根據調查材料可知,遷居加莫台村的11省28縣人口有如下幾種情況:遷居最早的大批人口是本省西寧市人,他們的父輩原是西寧無職業市民。1952年春,由人民政府統一遷來,安置新建加莫新村,即今3社。當時遷居的有10多戶,而今已發展為24戶,95人。其次是1956年10月,人民政府又統一遷移河南省臨穎縣人,安置於縣內各地,現居加莫台村的河南移民還有13戶,50人。後來又有河南支邊青年(也稱河南青年墾荒隊)遷來青海,居住該村後又於貴南牧場參加工作,今居住在該村東北角原貴南牧場疏菜隊。如今在加莫台遷居的河南籍村民共有19戶,70人。接著有安徽籍青年劉姓弟兄數人遷來定居,如今發展為10戶,44人。還有安徽籍的西路紅軍1戶,居於該村3社。如今居住於加莫台村的還有江蘇、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四川、山東、甘肅等外省籍遷居戶,共有35戶,156人。其中甘肅人最多,已有27戶,119人。遷居加莫台村的人口中,除上述外省籍人口外,還有從本省民和、樂都、湟中、湟源、化隆、互助、大通、興海、貴南、尖扎等縣遷來定居的有67戶,248人,(其中藏族2戶,7人)。這些人口中煌中縣人遷來定居的最多,如今已有47戶,169人。還有一部分是從本縣河陰、河西鄉下半川地區和尕讓各村遷來定居的,如今已有67戶250人。其中從尕讓鄉各村遷來定居的為最多,已有23戶112人;從河陰鎮各村遷來的有20戶76人;從河西鄉下半川各村遷來的有14戶,62人。本縣的這些遷居戶有的是1966年以後縣上為疏散縣城人口而遷來的,有的是尕讓等貧困地區的搬遷安置戶。也有2戶人家7口人是從本縣新街鄉、河東鄉遷來定居。上述加莫台村定居的“河南移民”和“支邊青年”都有著、特殊的經歷,大部分都是曾跟隨不習慣於青海高原生活的父輩遷返原籍後,又留戀復返青海高原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