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默羅會

加爾默羅會

一稱“聖衣會”、“迦密會”。天主教托缽修會之一。12世紀中葉創建於巴勒斯坦的加爾默羅山,故名。約1156年義大利人伯爾刀都(Bertold,?-約1195)請求耶路撒冷宗主教收徒建院,初具修會雛形。至白勞加道(Brocardo)任院長時始有固定會規。會士須持守“聽命”、“神貧”、“貞潔”、“靜默”、“齋戒”。16世紀重整而復興,另訂持守禱告、苦行、緘默不語、與世隔絕等嚴密規戒。後又分為“住院會”和“保守會”兩派。該會女修會於1869年傳入中國,男修會傳入中國亦甚早。 女修會和男修會分別於1869年和1947年傳入中國。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加爾默羅會 加爾默羅會

12世紀中葉,創建於巴勒斯坦的加爾默羅山,故名。約1156年(又說1154年),義大利人伯爾刀都(Bertold, ? —約1195)率領數名西方隱修士,趁十字軍東征之際,到巴勒斯坦加爾默羅山(又譯“迦密山”)隱修,聲稱直接承繼先知厄利亞傳統(因《舊約·列王紀》記載,以利亞曾在此山上與異教先知鬥法取得勝利),並按會規請求耶路撒冷宗主教收徒建院,初具修會雛形,名“加爾默羅山聖母修會”。

至白勞加道(Brocardo)任院長時,始有固定會規。會士須持“聽命”、“神貧”、“貞潔”、“靜默”、“齋戒”等會規。身穿白色披風,故稱“白衣會士”。1238年前後,為逃避戰爭,許多修士至賽普勒斯島、西西里島和英、法等地另建隱修院。

十字軍失敗後,1256年,英國西蒙·斯道克(Simon Stock, 1165—1265)任會長時,為適應西方環境,改東方式的隱修修會為托缽修會。因傳他曾獲得聖母“顯現”授以“聖衣”,故該會又名“聖衣會”。1378—1417年,羅馬天主教會大分裂期間,該會衰落。

1452年,加爾默羅女會建立。16世紀,該會會規鬆弛。後該會由西班牙兩位聖徒發起改革運動。

西班牙修女德肋撒(St.Teresa of Avila,1515—1582)重整會規,恢復該會的原始紀律並要求會員冥想。其改革稱為“赤腳運動”。後十字若望(St.John of the Cross,1542—1591)繼續重整而復興。另訂持守禱告、苦行、緘默不語、與世隔絕等嚴密規戒。1593年,另外成立加爾默羅赤腳會。

另外還有一支較早的加爾默羅古儀式會(Carmelites of the Ancient Observance)。後又分為“住院會”和“保守會”兩派。前者可穿鞋,又稱“穿鞋派”;後者赤腳或穿草履。兩派皆為女修道者設有“第二會”,為在俗教徒設有“第三會”。18世紀,曾有2名加爾默羅會士至北京,並客死於中國。

加爾默羅會在中國

1869年,該會女修會傳入中國。在上海、重慶、雲南、香港等地設立女修道院。男修會則在湖北黃州創立傳教機構。

1869年(清同治八年),首批修女自法國來到上海,暫住徐家匯王家堂。1874年,建會院於土山灣三角地(現上海電影製片廠大門內)。1937年,有在華修女18人。1950年,有在華修女14人,其中外籍修女6人,院長革克郎(外籍)。1950年後,停止在中國大陸的活動。

20世紀60年代中期,該會赤腳會有修士4000人,古儀式會有3000人。

1981年6月,該會到台灣新竹教區進行建會籌備工作,於1983年正式建立修院。

重要人物

聖女大德肋撒

(St .Teresa of Avila,1515—1582)

西班牙加爾默羅會修女、神秘主義者。出身名門望族,一生倡導加爾默羅會的改革。1533年在阿維拉加入加爾默羅會。1555年經歷了一次靈魂的覺醒後,又有過幾次幻覺。為恢復原有的加爾默羅會規,於1562年在阿維拉成立聖約翰女隱修院。在*聖約翰(十字架的)(John of the Cross,St)的幫助下,又陸續創辦其他一些隱修院。著有《生命》(1562—1565)、《至善至美》(1565年後)和《內部城堡》(1577)等書。這些書被視為神秘主義的經典。

聖十字若望

(St.John of the Cross,1542—1591)

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神秘主義者和詩人。加爾默羅修會成員。曾就學於薩拉曼斯大學。提出“靈魂的黑夜”概念,以描寫神秘主義者失望的經驗。認為在上帝之光照耀中,人處於與上帝聯繫和接受上帝之愛的高級狀態,照耀的神秘狀態停止後,便進入一種由失落感達到感覺的黑夜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身體和感覺經驗純潔化,思維從外在世界回到內心,當人的思維和心靈形象進一步發展而達到空虛時,便會達到靈魂與上帝合二為一的最高狀態。認為達到這種最高狀態的只是少數人,這種人只希望死亡,以便在彼岸世界中達到至福。主要著作有《心靈的黑夜》、《登加爾默羅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