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
![加成徵收](/img/c/f3f/nBnauM3XyAjM1YDN1cTM1QTM4QTM5YTN4MTOzQTNwAzMxAzL3E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加成徵收的情況
在中國,加成徵收的運用有兩種情況:
1、為了限制納稅人的某些經濟活動所採取的加重課稅的方式。
2、對個別利潤(收入)較高的納稅人所採取的調節收入的措施。
如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
避免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對納稅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是採取按“次”繳納稅款的。稅法對於不同的勞務報酬運作,在 “次”上具體的規定:一是對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二是對屬於同一事項連續取得收入的,以1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對於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計算個人所得稅時,適用20%的比例稅率,但是對於“一次收入畸高”的,則採取了加成徵收的做法,即對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50000元的部分,按應納稅額加征5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這樣勞務報酬適用的稅率就演化成了三級超額累進稅率。根據上述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為了避免超額稅收負擔,就應該在“次”的規定上進行籌劃。
首先,對於只有“一次性收入”的,在可能的情況進行必要的分割,將“畸高收入”分解為“小額收入”,當然這種分割應該是能夠說服人的。
比如,設計師李剛為某公司進行設計和安裝。根據雙方口頭約定,這項工程的設計費20000元,安裝費25000元。為了達到節稅的目的,李剛沒有馬上與對方簽訂契約,他去了至誠稅務師事務所找到好朋友註冊稅務師秦明,想請秦明幫他進行一下稅收籌劃。秦明對李剛說了兩種方案。
第一個方案:李剛與對方簽訂一份設計安裝契約,完工後由對方一次性支付其勞務報酬45000元。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這樣的方案應納個人所得稅=45000×(1-20%)×30%-2000=8800(元)。
第二個方案:李剛與對方分別簽訂設計契約與安裝契約,設計契約的勞務報酬金額為20000元,安裝契約的勞務報酬金額為25000元。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設計勞務報酬應納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0=3200(元);安裝勞務報酬應納個人所得稅=25000×(1- 20%)×20%-0=4000(元);合計應納個人所得稅=3200+4000=7200(元)
按照第二個方案,李剛就可以節稅1600元。
其次,對於以1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的,在籌劃時有一定的難度,關鍵取決於對“同一事項”的認定。例如個人演出、文藝演出是“同一事項”,但是演出的形式很多,不同的演出形式是否屬於“同一事項”,稅法上沒有嚴格的界定。再如講課,按“同一事項”界定,只要是講授都屬於“同一事項”,但是講課的形式也很多,如授課、報告、實習、實驗、座談等,稅法上也沒有嚴格界定。按稅法規定,勞務的內容包括近30項,不同的勞務都有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在空間上將 “同一”勞務分解為不同形式的勞務,就可以避免“同一事項”的出現。
其他相關
在時間上,稅法規定的是1個月內連續進行的活動。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能否將連續變為非連續呢?這取決於勞務的對象和單位。有的勞務不要求連續進行,而是跨月非連續進行,從而可以避免以月按“次”納稅。要注意的是,有的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為了避免納稅,將本來是1個月內取得的高收入,化整為零,分解到若干個月支付,以少繳或者不繳個人所得稅,這種做法是違背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屬於偷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