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劉靜庵,1875年生,湖北潛江人,民主革命家。1903年在武昌從軍,1904年任武昌新軍護軍馬隊第一營管帶黎元洪的文案,曾參與建立湖北第一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圖謀反清革命活動。1906年3月在武昌候補街高家巷(今崇福山街33號)恢復革命組織,組建了“日知會”,被推為總幹事,主 要以報告演講、辦報撰文、教授講課等萬式開展革命宣傳,鼓動反 清革命。劉靜庵還主持籌辦了“江漢公學”、“東遊預備科”、“明新公 學”,對民眾開展革命教育。當時住在武昌司衙巷的董必武經常到日知會去看國內報刊和新書,結識了一些進步的革命黨人。同年 10月,湘贛邊境萍鄉、瀏陽和醴陵起義,劉靜庵召集日知會幹部和孫中山派來的梁鍾漢等在漢密謀回響,遭叛徒告密。1907年1月,張難先、劉靜庵、梁鍾漢等9人先後被捕入獄,成為當時轟動全國的日知會案。劉靜庵在獄中受刑最重,被清廷差役用竹鞭抽打光著的脊樑,骨頭打得暴露在外,眼臉青腫,但仍高昂頭顱,罵聲不絕,當時被譽為“鐵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前夕的1911年6月12日,劉靜庵經受了5年種種慘無人道的酷刑,在獄中被折磨致死,時年36歲。日知會及劉靜庵一系列的革命活動,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和人才方面的準備,對武昌起義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劉靜庵以其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意志,深得辛亥革命先驅和史學家們的稱道,堪稱辛亥功臣,潛江名人。國民時,湖北軍政府曾授劉家“湖北第一家”匾牌,張難先、柳亞子等許多辛亥革命先驅對劉靜庵家人給予了大量資助,並贈送珍貴禮物。
生平經歷
劉靜庵,湖北潛江縣梅家嘴人。1902年任護軍馬隊第一營管帶黎元洪的秘書,勤於操練,謹守軍禮,時常與士兵談民族大義。1903年3月,與張難先等在武昌成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暗中從事革命活動,並與華興會取得聯繫,謀劃湘鄂聯合舉義。後因起義計畫泄露,科學補習所被封。劉靜庵被迫託病離營。同年與王漢等密謀刺殺清戶部侍郎鐵良,亦未成。1905年以擔任美國教會閱報室“日知會”司理為掩護,積極發展會員,宣傳革命思想。他用教會名義,從日本、上海訂購大量書報,如《猛回頭》、《黃帝魂》、《民報》、《湖北學生界》等。還定期講演時事,使原科學補習所同人得以重聚。是時同盟會已在東京成立,總部派余誠為湖北分會會長,余回國後即以日知會做為同盟會的活動場所,使它在實際上成為同盟會在國內的分支機構。為便利東遊、儲備人材,他還設立了江漢公學和東遊預備科。同年冬,計畫回響萍瀏醴起義,被清政府發覺,潛赴黃陂,後被叛徒郭堯階誣告為哥老會首領劉家運,於1906(丙午)年冬月遭到逮捕。在獄中備受酷刑,但始終沒有屈服,他承認革命是實,但聲明自己不是劉家運。1909年被判處永運監禁,先在省城臬司獄,後轉至模範監獄。在獄中仍然利用機會,聯絡舊友以鐵血軍名義組織教育同志,盡力團結難友,連獄卒也爭取為友。他所留下的詩篇,字裡行間充滿鬥爭精神。在獄中惡劣的條件下,他始終堅持讀書學習,包括經學、史學、音韻訓詁之學及宋明理學,治學態度十分嚴謹。他的理想是天下一家,無洲界,無國界,無種族界,無富貴,無貧賤,無勝弱,無尊亦無卑,人人各盡天職。
獄中病逝
劉靜庵在獄中度過近五年後,終因環境惡劣,加之傷病摧殘,於1911年病逝獄中。並由教會安葬,直到1928年始由湖北省務會議議決公葬於武昌伏虎山麓,張難先作墓志銘,1938年又立石於日知會舊址以紀其事。
辛亥百年人物(一)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