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拜山

劉拜山(—)原名其鍠,字元鑄,號遇聲,江蘇靖江人。

人物簡介

1929年江蘇省立第六中學畢業。先後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編譯處科員、靖江《民鋒日報》主編、上海國聞通訊社編輯、《大公報》編輯。1940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歷任靖江抗日民主政府代理民政科長、泰興新建中學訓導主任、蘇北中學生活指導處主任、靖江第二中學校長。抗戰勝利後,任蘇中第一軍分區中學教師聯合會副會長、蘇北行署文教處編導、蘇北靖江聯合中學校長。建國後,歷任如皋中學校長、南通中學副校長、蘇北師範專科學校(揚州師範學院前身)歷史科主任。後到上海,任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編審、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審。1962年,中華上編創辦了一個學術刊物《中華文史論叢》,由劉拜山負責,他“是事實上的首任主編,但不署名”(錢伯城《1961—1962年:知識分子的短暫春天》,《問思集》,第29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他的名作《李白兩入長安辨》,就發表在《中華文史論叢》第二輯上。

擅長領域

劉拜山對唐詩有深湛的研究。歷來的李白研究者多認為李白一生僅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到過長安一次,因此在李白研究及其詩歌編年方面都存在一些疑問。1962年,劉拜山以“稗山”筆名發表《李白兩入長安辨》,提出李白在唐玄宗開元年間也曾到過長安,並描述了李白的行程,而且估計李白第一次入京時間約在開元二十六年夏至二十八年春之間。但此說提出後很長時間未得到學界回響。1971年,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肯定了稗山的“兩入長安”說,指出,李白開元年間入長安“這一段經過,以前的研究家都忽略了。稗山氏曾撰《李白兩入長安辨》,首先注意及此”;但他認為李白第一次入長安的時間應在開元十八年。此後,李白“兩入長安說”基本上為國內外學術界接受,遂成定論。劉拜山的這篇論文也成為傳世之作。

主要貢獻

除了這篇論文外,劉拜山還寫有一些文章,並為一些重要書稿撰寫前言和出版說明,如為郭化若整理的《十一家注孫子》寫前言,為《秋瑾集》寫出版說明,他的這些前言和出版說明也都是很有學術含量的。中華上編當時的副總編輯陳向平,非常重視編輯的業務寫作。他與香港《大公報》的副刊編輯陳凡相熟,就號召編輯為陳凡主編的《大公報》“文博”副刊撰寫文史類文章。1959年起,劉拜山與當時尚年輕的編輯富壽蓀合作,在此副刊上連載唐人絕句的評註,富壽蓀擔任選注、輯評及撰寫作者小傳等工作,劉拜山撰評解。劉拜山所作評解,語言精警,頗具特色,充分顯示了他對唐詩的熟悉及其深厚的詩學造詣。如,虞世南《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劉拜山評解云:“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抒含冤莫白之悲;賈島‘折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有兀傲不平之致;李商隱‘五更疎欲斷,一樹碧無情’,寓孤寂落泊之感;此則自寫品格,顧盼高遠。同一詠蟬而興寄各殊,處境不同也。”他從唐代詩史的角度作細緻的比較,透徹地指出各詩特點,獨具隻眼。又如,王績《過酒家》:“此日長昏飲,非關養性靈。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劉拜山評解云:“不忍獨醒,正見求醉之深心,乃遁世語,亦傷時語。”知人論世,直抉作意。1963年,兩人的唐人絕句評註 的書稿完成,書名為《唐人絕句評註》,共選詩616首,1980年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此書後由富壽蓀增訂,易名為《千首唐人絕句》,198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可惜,劉拜山未能看到書的出版。富壽蓀在此書弁言中寫道:“回憶二十餘年前,和拜山同志往復商討並承其指導的情景,至今猶歷歷在目,不禁感慨系之。”

人生履歷

錢伯城回憶道:“劉是東台三劉兄弟的長兄(另二位是劉述周與蔣天佐),曾任東台中學校長,能詩善文,有舊名士風。文革前夕因肺疾棄世,未盡其才,但也逃過一劫。”(《1961—1962年:知識分子的短暫春天》,同上)劉拜山的兩個弟弟劉述周和 蔣天佐都是老革命、老幹部,比他知名度高。劉述周(1911——1985),原名劉其鎬。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曾任中共靖江縣委書記、重慶新華日報社採訪部主任、中共淮海區黨委敵工部長、蘇浙區黨委秘書長、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政委、三野政治部秘書長。建國後,任中共南京市委和市政府秘書長兼統戰部長。1953年,調任中共華東局工業部副部長。先後任上海市委統戰部部長、上海市副市長、市委書記處書記,併兼任市科委主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校長。1965年,調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擔任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中國科協副主席,並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有《劉述周文選》,江蘇科技出版社1987年出版。蔣天佐(1913-1987),原名劉季眉,又名劉健、劉其鏐。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左聯。歷任中華文化界救亡協會上海分會理事、上海文化界黨總支書記、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新四軍政治部編審委員、魯藝華中學院教授、《大公報》副刊編輯、《民主》周刊編輯等。建國後,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社長、文化部辦公廳副主任,後調任江西省文聯、中國作協江西分會副主席。著有評論集《低眉集》、《海沫文談偶集》和《蔣天佐文集》;翻譯有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奧列佛爾》,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中篇小說《荒野的呼喚》、《雪虎》,俄國作家薩克蒂科夫·謝德林的《薩克蒂科夫寓言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