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績
劉建航(1929.4.26--2016.7.31)隧道與地下工程專家,上海市建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高級工程師。研究和設計含水軟弱地層中盾構法隧道的單層鋼筋混凝土拼裝式襯砌,率先攻克襯砌結構防水關鍵,用以建成第一條黃浦江越江隧道及捷運試驗段,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人物業績
開拓盾構、沉管、連續沉井法,以建成困難地層的20條市政隧道。在江底高壓沼氣砂層建隧,解決噴發沼氣流沙等世界罕見難題。首次在建築密集區用自製11.3米盾構、地下牆深基坑法和環境保護技術建成第二條浦江隧道,該工程獲國家金獎。在捷運工程中採用車站地下牆深基坑明挖法、逆築法及盾構穿越建築群等新技術有效控制了流變性地層移動,保護了市政建築設施。理論結合實踐地寫出了“盾構法隧道”、“基坑工程手冊”、“地下牆深基坑周圍地層移動的預測和治理”等著作。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個人事跡
劉建航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上海捷運建設事業,視捷運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在建成的兩條黃浦江越江隧道、捷運 一 、二號線工程和20餘條市政隧道建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 。他領銜研究和設計了上海含水軟弱地層中盾構隧道單層鋼筋砼拼裝襯砌,率先攻克了襯砌結構防水關鍵技術,建成了第一條黃浦江隧道及捷運試驗段,獲全國科學大會獎、開拓盾構 、沉管 、連續沉井法以建成困難地層隧道,攻克了在江底高壓沼氣砂層修建隧道產生噴發沼氣流砂等世界罕見難題 。首次在建築密集區用自製11.3m盾構地下連續牆深基坑技術和市政環境保護技術建成第二條浦江隧道,工程獲國家金獎。採用車站明挖逆築法 ,盾構穿越建築群多項新技術,有效控制流變性地層位移,解決了捷運施工中保護周圍環境的難題 。他在軟土地層地下工程方面的傑出科技成就有:創造性地建立了時空效應理論,並將該理論成果套用到軟土深基坑設計與施工中,總結出車站基坑施工要點21條,成為行業施工規範;建立了在緊靠捷運隧道地段修建高層建築地下室的施工技術,創立了一套能嚴格控制基坑變形,能保證捷運安全運行的不規則深大基坑的設計、施工和監控方法;總結提出了地層位移的全過程控制及環境保護系列新技術,對既有建築物 、構築物變形進行了有效控制和保護;建立了盾構法隧道施工地層位移的精確預測和控制技術,能使盾構在全線推進中隨地層深度、環境條件變化而快速地最佳化施工參數,變形控制在1cm以內;研究建立了特種施工技術 、捷運工程科學預測和信息施工監控的整套技術等 。
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研究中寫出 《盾構法隧道 》 、《 地下牆深基坑周圍地層移動的預測和治理》 、《 地基工程手冊 》等著作 。發表了20餘篇關於軟土隧道與地下工程方面的學術論文 。並培養了博士生9人 。
曾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 、二等獎3項 、三等獎1項以及全國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茅以升大獎,榮獲捷運建設功臣2次、上海市基建系統九十年代傑出人物 、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2005年度上海市傑出貢獻人物等稱號 。
人物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隧道與地下工程專家、原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總工程師劉建航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昨天上午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劉建航院士因病於2016年7月31日8時2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8歲。
劉建航病重期間及逝世後,中央領導同志、其他有關方面領導同志以各種方式表示關心、慰問和深切哀悼。市領導韓正、楊雄、殷一璀、吳志明、應勇、徐澤洲、蔣卓慶等敬送花圈。
2016年8月4日上午,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劉建航親屬、同事、學生、生前好友及各界人士,前往龍華殯儀館作最後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