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峻驤

劉峻驤

劉峻驤,研究員,1937年11月1日生,漢族,山東省安丘市人,共產黨員。196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在母校、北京藝術學院及戲劇專科學校任教。1980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任《舞蹈藝術》副主編,自1987年9月至1998年1月擔任舞蹈研究所副所長兼中國舞蹈史研究室主任。1993年始,創辦東方人體文化研究中心,任主任至今。

基本信息

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

劉峻驤 劉峻驤

1995年任第二屆世界太極修煉大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主持三大修煉,並編導大會開幕式文體表演《太極之舟》;“慈航共渡新世紀”在那個舞台上,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世界女子太極拳冠軍《高佳敏》,中華台北武術執委會秘書長《黃連順》表演了太極拳傳頌一時。 又主持了“如何爭取活到百歲國際研討會”,主編了論文集《健康百歲之路》。

《太極之舟》“慈航共渡新世紀”前者軒轅氏 中者黃連順〈演練太極〉後者女媧氏《太極之舟》由中央電視台通過衛星直播,影響深遠。1996年開始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武術學會委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副會長兼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舞協理論委員會委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成果

30多年來一直堅持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並重,在學術上倡導整合比較研究,自1984年提出東方人體文化研究體系以後,為建立以舞蹈、雜技、戲曲做打等人體藝術和武術、體育、氣功、瑜伽等生命文化為中心,兼及服飾園林和皮影、木偶等相關藝術的整合研究體系。創辦刊物(中華舞史研究)和(東方人體文化)任主編;1996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五卷本(東方人體文化)(62萬字),提出人類兩大文化體系:人體文化與典籍文化的並存互補,倡言“人體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母體和先聲,也是人類文明的必然歸宿”。同時堅持舞蹈史學研究的基礎工作,1992年突擊主編大型圖冊《中國舞蹈藝術》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在承擔的集體項目中,先後為院裡主編的聯合國教科文委託的(文化專刊)和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的《藝苑篇》撰寫《中國雜技》;統籌出版了承擔的國家重點項目《中國舞蹈藝術史圖鑑》(與董鍋玖聯合主編)羹第11屆國家圖書獎;擔任中國文化藝術叢書《中國雜技、木偶、皮影》卷主編並撰文。從創辦舞蹈研究所所刊《舞蹈藝術》起,共編輯49輯;目前又受聘擔任九五重大課題《中華藝術通史》副總主編兼《原始卷》主編。出版專著還有:《中國武術文化與藝術》(11萬字)1991年新華出版社;《中國武術》1996年北京出版社;《中國雜技藝術》1998年文化藝術出版社。

人物成就

合著8部:《中國傳統文化大觀》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當代青年實用美學手冊》北京出版社;(中國酒文化大觀)當代中國出版社;《中國舞蹈辭典》文化藝術出版社;《中華文化大辭海》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中華文化通志·樂舞志)上海人員出版社等。發表論文、評論120餘篇,約100多萬字。

主要論文

《論表情》(5.7千字),載於1961年《光明日報》;《試論中國雜技藝術的源流》(4萬字),連載1980年《社會科學戰線》2--4期;《戲曲舞蹈的藝術特徵與源流》(1.7萬字),連載《舞蹈藝術》第8--9輯;《武術與中國文化》(8.5千字),載1988年(國際武術節論文選);

主要評論

《將軍河的思想與藝術》(6.8千字),載1978年《北京文藝》;《蓋叫天與果戈里》(7千字),載1979年《戰地》;《鄧肯與羅丹》(7千字),載於1979年《戰地》。《筆墨舞華章》、《日本舞劇“大敦煌”的學術價值與歷史意義》等均載《舞蹈》雜誌。

發表240萬字的文學作品,1980年人民日報連載《伍豪之劍》:長篇小說4部《王盡美》、《峽谷芳蹤》、《劊子手之戀》、《情緣魔劫》等,中短篇集《晚清疑案》、《金獅與魔王》等,電影文學劇本《誘撲之後》由長影投拍,1983年放映,合著散文隨筆集《八方集》。重視學術推廣事業,1997年成功主辦“東方人體文化國際研修大會”,又先後舉辦了三屆“中華民間武藝表演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