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通

劉子通

劉子通(1885-1924年3月),男,漢族,湖北黃岡人(今黃州市)。1905年,留學日本,攻讀心理學專業,首批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成員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在四川成都鐵道堂任教習,組織領導成都學生運動。時郭沫若在成都讀書,深受其思想影響,尊劉為老師。1910年11月初,組織學生請願,遭四川總督趙爾巽的明令通緝。他化裝到武漢,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11年10月,辛亥武昌首義後,受鄂軍政府派遣回黃州,組織革命人士內應外合,驅逐黃州知府璋琦、知縣潘涌捷,組建起“鄂東軍政支部”,出任政務科長兼交際。後因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篡奪,思想鬱悶,於1917年棄職,試圖“教育救國”。1918年,復回武漢。先後在湖北省立第一師範、中華大學、武漢中學任教,結識董必武、陳潭秋、惲代英等,思想上逐漸趨向馬克思主義。1921年3月,參加武漢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開始系統地研讀馬列著作,探討救國出路。同年8月,加入中國-黨,與黃負生等創辦《武漢星期評論》。同年秋,以教師職業為掩護,與陳潭秋等在湖北女子師範進行黨的秘密活動。在師生中發展黨、團組織。帶頭破除女師學生只習文言文的舊傳統,以白話文授課。同時,還向學生講解蘇俄十月革命和婦女解放的道理,在學生中發起組織婦女讀書會,學習《共產黨宣言》、《新青年》、《嚮導》等,啟迪她們的覺悟。12月,在《武漢星期評論》上公開發表《我們應有最低限度的三種覺悟》、《改良湖北教育意見書》等文章,對當時的教育現狀進行了猛烈抨擊,使學生受到新思想的啟迪和馬克思主義的教育。還培養了徐全直、夏之栩等一大批婦女運動骨幹,她們紛紛要求學校改革教育。校長王式玉把學生的進步要求說成為“過激行動”,極力主張“整頓學風”。他立即憤起駁斥。王式玉惱羞成怒,於1922年2月以宣傳“赤化”、煽動“學潮”的罪名,將他解聘,妄圖將學潮鎮壓下去。此事激怒了學生,學潮愈演愈烈,罷課長達5個月之久。王式玉乃勾結省教育廳,上書湖北督軍蕭耀南,對劉橫加誣陷,蕭即懸榜通緝。他忍憤北上,經李大釗介紹在北京教育部謀事棲身。1923年,因積勞成疾,由部送回黃岡老家醫治,1924年3月病逝 。

後世紀念

1979年10月15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劉子通長期從事革命活動,從一名愛國主義青年、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據中科院文獻記載,當時曾有南陳(陳獨秀)、北李(李大釗)、中劉(劉子通)之稱。劉子通把寶貴的生命獻給了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1945年6月,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七大期間,中共中央組織部將劉子通列入《死難烈士英名錄》中,這是中國共產黨對劉子通最高評價。同時,據劉子通的養女、著名作家黃鐵在其文集中寫道:1945年6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悼念《中國革命死難烈士》大會上,作了感人肺腑的講話 。

3月16日,黃岡舉辦紀念劉子通烈士誕辰130周年座談會,緬懷這位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黨員、著名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生平業績和歷史貢獻。

劉子通1885年3月16日出生於黃岡市黃州區路口鎮新華村,是中國同盟會首批會員,參加了武昌首義,與熊十力、李四光、吳昆並稱為辛亥革命鄂東四傑。1921年春,他由董必武、陳潭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正式建黨前湖北地區十名黨員之一,也是全國53名黨員之一。

劉子通是著名的馬列主義思想理論家,與惲代英、黃負生一起創辦湖北早期黨組織機關刊物《武漢星期評論》,組織和領導了湖北女師學潮,培育了一大批早期黨員骨幹,在武漢早期共產主義運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23年,劉子通因病回鄉治療,次年在家中病故,年僅39歲。1945年,在延安召開的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劉子通的名字被列入我黨革命先烈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