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半島的東端,北瀕亞速海、南臨黑海,東隔刻赤海峽同塔曼半島相對。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西南為平原,東北為丘陵(最高處海拔190米),有泥火山。氣候較乾燥,年降水量300-400毫米,費奧多西灣沿岸屬半荒漠區。大部已開墾為農田,種植糧食、瓜類和葡萄等。東部有著名的刻赤鐵礦。刻赤為主要港市。
在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半島的東端,北瀕亞速海、南臨黑海,東隔刻赤海峽同塔曼半島相對。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西南為平原,東北為丘陵(最高處海拔190米),有泥火山。氣候較乾燥,年降水量300-400毫米,費奧多西灣沿岸屬半荒漠區。大部已開墾為農田,種植糧食、瓜類和葡萄等。東部有著名的刻赤鐵礦。刻赤為主要港市。
在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半島的東端,北瀕亞速海、南臨黑海,東隔刻赤海峽同塔曼半島相對。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西南為平原,東北為丘陵(最高處海拔190米),有泥火山。氣候較乾燥,年降水量300-400毫米,費奧多西灣沿岸屬半荒漠區。大部已開墾為農田,種植糧食、瓜類和葡萄等。東部有著名的刻赤鐵礦。刻赤為主要港市。
刻赤海峽是連線黑海和亞速海的狹長水域,亞速海位於克里米亞海岸和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克拉伊之間。它最窄的部分有4.5公里寬。 刻赤海峽長41公里,寬4-45...
海峽簡介 戰略地位 角斗場 巨額生態損失由於前蘇聯解體而引發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個國家之間有關領土問題的爭議。
簡介 歷史刻赤海峽大橋,是俄羅斯已經建成的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樑,全長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 橫跨刻赤海峽,連線俄羅斯塔曼半島的克拉斯諾達爾到前烏克蘭克里米...
建設背景 簡介 修建歷史 建成通車刻赤—埃利季根登入戰役,是偉大衛國戰爭中北高加索方面軍、黑海艦隊、亞速海區艦隊於1943年10月31日一12月11日實施的戰役。
克里米亞半島,又稱“克里木半島”,位於歐洲東部、黑海北岸的半島。半島西、南臨黑海,東北瀕亞速海,北以彼列科普地峽與歐亞大陸相連。半島大體呈菱形。克里米亞...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人文 民族東山半島隸屬漳州市東山縣管轄,位於福建省最南端。半島內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因半島的形態酷似蝴蝶,所以又稱蝶島。因主島形似蝴蝶亦稱蝶島,是福建省第二大島。
地理位置 景色特點 風動石山上綠樹成蔭,巨岩怪石遍地,古樹參天,荔枝成林。 讓人神奇的是,位於嵩山南側山腰,現存8株樹齡都在500年以上的荔枝樹。 至今,山上摩崖石刻眾多,有宋丞...
地理位置 地名由來 文物景觀塔曼半島(Taman Peninsula),是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西北部的一個半島,北為亞速海,南為黑海,西隔刻赤海峽與烏克蘭刻赤半島相望。主要城市有提姆留克、特穆塔拉坎等。該半島歷史上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
克里米亞是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個半島,也是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首府是辛菲羅波爾。克里米亞又譯作克里木半島,面積25,500平方公里,人口250萬。它的...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人文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