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箣竹(贊寧《筍譜》),又名:竻竹、答黎竹、樆竹、筥竹(《竹譜詳錄》),車角竹、大竹、車筒竹、蔴竹、大竻蔴竹、水竻竹、箣楠竹。
高大竹類,稈高10~24米,徑5~15厘米,節間長約30厘米,中空甚細。籜環密生棕色刺毛;籜鞘厚革質,矩形或長三角形,背面基部有刺毛;籜耳左右略相等;籜舌邊緣具縫毛;籜葉宿存,三角形,正面具棕黑色小刺毛。枝條有2~3刺;小枝有葉6~8枚;葉鞘長2.5~5厘米,鞘口處有灰色易落之縫毛數條;葉舌截平頭,有時先端有繸毛;葉片細長披針形,長6~20厘米,寬6~20毫米,基部急縮成1~3毫米長之葉柄,背面微有短毛,次脈4~7對,小橫脈不顯著,葉緣粗糙或一邊近於平滑。小穗簇生,密集,基部有糠狀鱗片,含4~12花,黃綠色或淡綠色;穎頂端尖銳,無毛,外稃卵形兼披針形,無毛;內稃,具2脊,鱗被3片,邊緣有白色長纖毛;雄蕊6,花葯長4毫米,花葯隔之先端可呈小筆毫狀;子房先端被刺毛,花柱1枚,柱頭3枚,羽毛狀。筍期5~6月。花期8~12月。
分布範圍
栽培於向陽山坡或河流沿岸之較高處。
分布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地。
主要價值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箣竹的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
採收和儲藏:5-6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性味】苦
①《竹譜詳錄》:"甘苦,有小毒。"
②《嶺南採藥錄》:"味苦。"
【功能主治】清腸止痢;消積。主痢疾;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贊寧《竹譜》:食之落人發。(引自《綱目》)
【各家論述】《嶺南採藥錄》:治竹木刺入肉:竻竹筍、酒精、車前子、鹽,同搗敷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