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控

分數控

“分數控”是指有些父母只關注孩子考試成績、認為“好分數才是硬道理”。研究顯示,考分和自殺風險之間有明顯聯繫。成績最差的16歲學生的自殺率是同班成績最好的學生的3倍多。需要做些改變了。有太多的家長忽略學生的心理健康了,尤其是涉及到“分數控”。因此,身為父母,不能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要多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激發孩子的興趣與好奇心。不能用考試分數判斷孩子的優劣,也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

典型表現

“分數控”父母的典型表現是:考試前,經常提醒孩子“認真複習,爭取考出好成績。”考試後,迫不及待地問孩子“考得怎么樣?題目難不難?估計能考多少分?”發布成績後,分數成了“晴雨表”,分數高即對孩子滿面春風,分數低則對孩子冷顏相對、冷嘲熱諷。

影響

分數控分數控
“分數控”父母的態度對考生備考的影響很大:

首先,過度關注分數會增加孩子的考前焦慮感。高考前,父母總擔心孩子的“焦慮”程度會影響其正常水平的發揮。殊不知考生的“焦慮”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父母對考試成績的過分關注。考得好,晴空萬里;考不好,暴風驟雨。父母因分數高低而對孩子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使孩子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考試結果自然不容樂觀。

其次,過於看重分數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影響考生的考試狀態。如果父母一味地將目光盯在考試分數上,而置孩子的感受於不顧,無疑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考試不僅是對考生已學知識的考察,更是對考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考驗。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考生能力水平的發揮。

再次,過度看重分數會破壞親子感情。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證明孩子能力與價值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父母何必因考試成績讓孩子懷疑自己的一片愛心與苦心。

建議

高考生父母要合理面對孩子的分數,給孩子積極有效的回應與肯定,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

理性待考,關注過程

任何考試都不能完全考察出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與能力。

對高考而言,決定成績好壞的是考生備考的過程和狀態,以及對待高考和學習的態度。考生要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目標、有計畫地認真複習。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學習安排。

適度關注,避免“超限效應”

一次,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開始時認為牧師講得很好,打算捐一大筆錢。10分鐘後,他覺得牧師太囉嗦,決定只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決定不捐了。當最後牧師結束演講號召大家募捐時,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走了2元錢。這種由於剌激過多或作用時間過久引起逆反心理的現象就是“超限效應”。由此提醒考生父母,對孩子學習的適度關注是負責任的表現,切忌反覆提醒、嘮叨沒完,產生“超限效應”。

積極暗示,鼓勵引導

在考生複習備考的過程中,父母要經常為孩子鼓勁、加油,讓孩子有勇氣迎接挑戰;適當詢問孩子在複習過程中的收穫與困惑,為孩子的付出感到驕傲;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考試後,父母先幫孩子分析得分原因、總結經驗,後分析失分原因、吸取教訓。每張試卷都要辯證看待:得分的部分是孩子付出努力、認真學習的明證,也是孩子繼續前行、不畏艱難的動力所在;失分的部分是孩子需要調整、加強的弱點與漏洞所在。知識是無限的,學習是永恆的,面對不理想分數,父母要引導孩子平靜複習、查缺補漏,不必過分自責。

相信孩子,實現目標

迎戰高考是考生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如果父母總在意考試分數,會讓考生感覺學習是為滿足父母的期待與心愿,那么學習的動力與激情也會煙消雲散。

父母要相信,孩子所有的拼搏努力、汗水淚水、挫折困境終將化作成長路上明亮而輝煌的紀念豐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