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葉鼠刺

冬青葉鼠刺

冬青葉鼠刺屬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單葉,無托葉;花白色,兩性,小,排成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萼5裂,裂片宿存。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冬青葉鼠刺(Itea ilicifoliaOliv.)又名月月青。屬於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鼠刺屬(Itea Linn.)。
冬青葉鼠刺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2-4米;小枝無毛。葉厚革質,闊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近圓形,長5-9.5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尖刺狀,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較疏而堅硬刺狀鋸齒,乾時,常反卷,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或下面僅脈腋具簇毛;側脈5-6對,斜上,中脈及側脈在下面明顯突起,網脈不明顯;葉柄長5-10毫米,無毛。頂生總狀花序,下垂,長達25-30厘米;花序軸被短柔毛;苞片鑽形,長約1毫米;花多數,通常3個簇生;花梗短,長約1.5毫米,無毛;萼筒淺鍾狀,萼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瓣黃綠色,線狀披針形,長2.5毫米,頂端具硬小尖,花開放後,直立;雄蕊短於花瓣約為花瓣之半;花絲無毛,長約1.5毫米;花葯長圓形;?臃堪胂攣唬?鈉?2枚,緊貼;花柱單生,柱頭頭狀。蒴果卵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下垂,無毛。花期5-6月,果期7-11月。
冬青葉鼠刺冬青葉鼠刺

分布及生境

產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巴東、宜昌、興山、秭歸、建始、宣恩)、四川東部(南川、奉節、巫山、巫溪、城口、雷波)、貴州(雍安、大定、息烽、仁懷、德江、鎮寧等)。
生於海拔1500-1650米的山坡、灌叢或林下、山谷、河岸和路旁。

景觀套用

常綠灌木,葉形奇特可供觀賞。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根:甘,平。清熱止咳,滋補肝腎。用於勞虛咳嗽,咽喉乾痛,目赤。根、花:用於跌
冬青葉鼠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