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成長論

共同成長論

共同成長論是由中國心理學者提出的兒童心理發展和親職教育套用性理論及系列實際操作指南。國際發展心理研究會副會長、心理學者楊哲領導了這一理論的整合。並進行了大量的團體治療實踐工作。

共同成長論

學科簡介

共同成長論是由中國心理學者提出的兒童心理發展和親職教育套用性理論及系列實際操作指南。這一理論從父母—子女雙方的視角對兒童人格培養方式進行了重新定位,該理論吸收了經典動力學、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學、人本主義以及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並對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整合。同時,結合中國親職教育現狀、借鑑多年系統家庭治療經驗,規劃出了系統的操作方式和規則。

研究機構

國際發展心理研究會主持了這個專門針對中國家庭中人格培養的課題研究。研究會副會長、心理學者楊哲領導了這一理論的整合。並進行了大量的團體治療實踐工作。

學科背景

國際發展心理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楊哲認為,相比於財產、身份地位、知識技能乃至身體素質等等,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最核心的利益是應該是讓他們養成一種有獨特個性的完美人格。他對這種人格的現實表現進行了如下的描述:“事件臨頭時,能迅速平衡心態,理智評判,沉穩決斷,而不受情緒干擾,不受心境左右;平常生活中,心智淡泊寧靜,不因聲色激越而喜,不為一時得失而憂,平和愉悅;順境時,和善宜人,有節有度,逆境中,積極樂觀,不廢不棄;對新生事物總懷好奇之心,樂於探求,知而後足;對大千世界總持開放心態,不迷不散;待人平等互重,洞悉敏察卻又能包容寬厚;處事穩健恆久,樂於盡責卻又總能持其剛要”。他認為,這是對健康心理標準(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有安全感,適應環境,情緒正常,樂觀積極,人格和諧)的現實闡釋,是孩子心理成長的方向。楊哲尤為重視對兒童原生創造力和獨立意志的呵護和發掘。他認為,父母和孩子兩個心理世界只有做到相互獨立而又和諧融洽,孩子才能真正從親子關係中獲益,並且得到切實的支持。

對於親子關係,楊哲認為,雖然在理論上,父母人格完善與否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幾乎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有人格完善的父母才有資格培養兒童。只要父母認同心理學一些科學的理論,並且立下恆心去實實在在地努力,就會大有成就。這是因為,父母在擁有孩子的同時,也獲得了一個最為珍貴的機會,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對於父母而言,孩子也是一面最純潔明澈的鏡子,父母能從孩子的這面鏡子裡,映射出自己心靈中平常難以覺照的層面,這對父母自身人格完善來說,意義重大。父母對自己的責任和他們對孩子的責任,對自己的期望和對孩子的期望,這些加在一起,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心理動力,而且,一種愛在父母和孩子之間不停地流動,促進著成年父母更有力量地洗清自己成長中殘留的幼稚的防禦方式和自動化思維,與孩子重新共同成長,建立起一種良性的關係,在完成自我救贖的同時,為孩子也托起一個美好的人生。父母應該要有一個強烈的意識,就是自我完善、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理論介紹

入門:情緒的自我關懷

親子關係中最大的障礙在於成人家長情緒的泛濫。我們不能把失控的壞情緒消滅,我們也不能夠和它們決裂,因為它們恰恰是我們自己生產出來的。但是,這些不請自來的壞情緒,我們卻可以認識它們,可以了解他們,可以接納它們,可以關照它們,什麼時候我們成為了自己這些情緒的朋友,成為了它們的關懷者,我們的心才開始真正得到了自由,我們可以不必苦苦地驅趕它們或者強忍著偽裝自己,我們就開始重新獲得了一顆真實的心靈,獲得了不受強迫性驅使和控制的能力,獲得了讓純真的愛沒有障礙地照射孩子、照射他人的能力,我們所愛的人可以欣然享受我們愛的溫暖,從我們身上源源不斷地獲得力量,漸漸地,雖然我們還是總會感受到這些不好情緒,也會傷心、也會焦慮、也會惱怒、也會恐懼,品嘗著苦辣酸甜,但是,我們將會變得更加真實,更加自主,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真實的喜悅和力量,它不是被人、被財、被聲色刺激之後的無常的快感,而是一種生命本來的力量,一種從內心自然湧出的不會枯竭的動力和快樂。只有這樣一個過程,才真正叫做成長。
要想成功地走過這條道路,首先需要具備兩種能力品質。
第一種,良好的、愉快的親子關係乃至一切人際關係無一不是兩種品質的結合,愛和尊重。愛是父母的天性,到處可以感受到。但是尊重,這種品質卻很難真正地看到。社會上經常看到的所謂的尊重,或者是在處理關係時候為了獲得支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取悅對方的姿態,是一種功利性的操控,或者就是出於自卑而仰視對方。真正的尊重是莊重有禮,平等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對方的權利和自己的權利一樣重要,對方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一樣對待,對方的尊嚴和自己的尊嚴一樣貴重,對方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一樣神聖。一個角色只能是另一個角色共生體,包括父母和孩子在內無論是那種角色,都絕非獨立存在的,都是關係中的一面。對方的心理意象和自我心理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個人的心靈,如果對方的心理意象是卑微的,並不代表他真的是卑微的,只能顯示自己的心理有一個卑微的層面,如果對方客體的表象是骯髒的,自己心裡一定有一個骯髒著的結構,以對方客體為媒介,一個人污染了自己的心。在心靈世界裡,別人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尊重映射在自己心靈里的別人和尊重心中的自己,都是在呵護自己的心靈。所以,尊重別人就是為了獲得一顆不被自己玷污的心靈。父母對待孩子也是一樣,孩子的權利和自己的權利、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孩子的尊嚴和自己的尊嚴都是平等的,只不過是心理發展階段不同,表現出的具體內容會有很大差異。如果對孩子缺乏尊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去順從,表面上是愛護,實際上是操控。
第二種能力品質,是內省力。就是對心理經驗的切實感受和理解。能夠感受到對方心理的體驗,也能夠努力感受其自己的內心曾經發生過什麼,是為什麼發生的。這是我們穿越我們和他人之間,自己現在和過去之間心靈隔閡的能力。不光是心理學,幾乎所有社會科學都需要這種內省力。

深入:進入一種成長狀態

快樂的源泉並不是一個人變成了什麼,而是他處在什麼樣的存在狀態之中。
當一枚石子被扔出去,很快就會落在不遠的地方,因為推動的力度不夠;一顆子彈射出槍膛,飛行幾百米之後也會掉在地上,有爆發的力量,但是不持續;一個火箭發射出去會飛行很久,但遲早也會落下來,有了持續的推動力,但是終究會耗竭掉;日月星辰,在宇宙飛速運動行進,恆久不變,因為這種運動和速度已經成為了它們的存在方式。從做事情到做事業,再到做人,就好比這三種不同的狀況,作為一個人,也可以進入一個軌道,也可以有一個不斷變化、不斷成長、不停收穫的存在方式。當成長已經變成了父母的一種存在狀態,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很難再看到那種搖擺不定的困擾,或者退行滑落的煩惱,就好比一個人踏上了一條歡樂的旅途上。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因為對於這樣的人而言,生活中的任何艱難挫折,都不會成為阻止他們的障礙,從這種人身上,能感受到一種不同尋常的巨大的生命力量。共同成長,是父母們要達到的一種生存狀態。
進入共同成長狀態的父母會做出這樣一些積極的表現:
首先,他們會保護孩子自身天然的巨大成長動力不被人為因素所破壞,他們會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形成真實自體。第二,處在共同成長狀態下的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會有一種鏡像作用。就是孩子從父母那裡會看到一個更真實的自己,看到一個美好的自己,看到一個有力量的自己。父母從孩子那裡也會看到一個成熟的自己、值得信賴的自己,會看到自己付出的大愛。第三,這樣的父母有能力承受來自孩子的各種攻擊,孩子會從父母的有益反應方式里獲得成長。第四,正如客體關係理論所主張的,這樣的父母會成為孩子成長之初的一個良好的客體,被孩子所使用,來幫助孩子建立起一種優良的客體關係模式。這樣的孩子會形成健康的人格,也會有很好的情商。

收穫:在共同成長中獲得幸福

對於幸福,去強行抓住幸福就像試圖用箱子鎖住陽光,抓住那一刻,就瞬間消失了。有許多人正是為了獲得一點幸福感而把自己變成心因性疾病的病人。如果成人對孩子做到了理解、接納和尊重,父母和孩子兩個世界達成了既相互獨立又能和諧相容的理想狀態,就能夠消除意志衝突,彼此都會長久地對對方發揮出積極的價值,給對方帶來不可替代的支撐和溫暖。這不僅適用於父母與孩子,也適用於所有人際關係。如果是這樣,幸福感就會和如影隨形。幸福就在美好的關係里,一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就是他創造美好關係的能力。
兒童的心靈與成人的心靈是特徵不同的兩個世界,呈現兩種不同的景象,運用兩套不同的規則。在這兩個世界沒有達到既獨立又相融的理想狀態的時候,很難免,父母與孩子各自堅持著兩套思維、兩種訴求,截然不同、格格不入,甚至針鋒相對。那么,誰更應該先主動走進對方的世界呢?“應該”首先包含著“能夠”,只有成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這是成人家長的責任。如果父母能夠真正走進了孩子的世界,充分地理解和接納了那裡的特徵和規則,雙方許許多多意志上的衝突就不會出現了,而是會融合成共同的意願。
這些理念體現在在現實關係中是四種表現:第一,關注接納;第二,歸還權力;第三,坦誠信任;第四,鼓勵創造。

操作:父母對兒童主要心理問題的陪伴

共同成長論列舉了幾種典型的問題表征,分別是:嬰幼兒的恐懼或者童年恐慌;偏執任性;入托、入學焦慮;以及厭學、輟學。
第一種典型問題是兒童恐懼或者童年時期的恐慌。這個問題有一少部分是先天遺傳因素造成的,但是大部分孩子的問題是後天形成的,撫養方式問題帶來的安全感缺失、接觸到負面信息過多都可以形成。前額葉理性的判斷和杏仁核的生理反應不協調。恐怖情緒一旦建立了條件反射,在遇到相應刺激物的時候,自然反應,這一刻人是不跟著理性走的。另一種童年期恐慌表現為對生活風險不能正確理解,這種問題成因機理從心理動力學和生物學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一般理解是幾種深層次的心理衝突和心理發展缺欠綜合表征為一種彌散的、恐慌性的焦慮。第二種典型問題是偏執任性。人在生命最早時期的心理在偏執位態、抑鬱位態和自閉位態三者之間循環發展,這個時期過度剝奪或者過度滿足都可能造成孩子出現缺乏理性、缺乏控制能力的偏執任性。第三種典型問題表現是新環境焦慮,也就是到了年齡拒絕上幼稚園,或者入學焦慮。主要原因一是安全感缺失,二是客體關係障礙,三是社會化滯後
第四種典型的問題表現是厭學。它的根源出於五種不一樣的情況:第一,情緒逃避;第二,社交逃避;第三,關係饑渴;第四,驅力失衡;第五,自我混淆。
共同成長論總結了父母良好的陪伴藝術對於改善兒童心理問題的療效因子:分別是希望重建;關係矯正;自由意志;焦慮鬆弛;技能獲得;重獲價值;良性仿同;情緒呈現;內省頓悟。
推薦了四種操作方式:改善交流、遊戲陪伴、行為引導、故事暗示。
第一種藝術:改善交流,分為三個技術:情緒呈現技術;獨立意志技術;心理支持技術。
情緒呈現技術分為兩個步驟:關注接納和支持呈現。
獨立意志技術要求:交還權力、全程尊重、鼓勵思考。
積極支持技術要求父母做到兩點:消滅魔咒,真誠欣賞。
第二種藝術:遊戲陪伴。要求遵照三個原則:第一,認真投入。和孩子平等地玩兒,共同協商建立遊戲規則,帶頭遵守遊戲規則。既不能文以載道,也不要刻意引導,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構建遊戲方向;遊戲中更不要輕浮戲弄,高高在上。父母只要呵護好孩子的遊戲熱情,就成功了一半。第二,關注情緒。父母在遊戲當中要關注並且試圖引起孩子的情緒表達。第三,啟發內省。父母在遊戲中通過鼓勵表達式的提問,啟發孩子呈現內心世界,將關注力從外界事物轉向內心,為孩子的內省和領悟打開了一扇門。
第三種藝術:行為引導。行為引導包括三項技術:第一是行為契約。第二是放鬆治療。
第四種藝術:故事暗示。對於有情緒反應障礙的孩子,父母通過講故事,擾動情緒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思考:父母支持孩子對自我的整合

人生需要兩件最基本的東西——動力和方向。而這兩樣東西都只能來自於一個源頭,那就是對自我的認識。對自我認知的不同情況決定了人生的不同狀態,歸納起來大致有下面五種:低級認知;被動認知;虛假認知;推翻認知;成熟認知。
共同成長論對於自我認知的整合提出了多種路徑:
1、對自己思考了什麼有一個清醒的意識;
2、對自己過去的記憶進行主動的、深刻的整合;
3、對自己的各個心理層面做出認真的探尋;
4、對自己未來的選擇進行思考和評估;
5、對自己在各種角色之下的自我真實意義進行思考;
6、把自我融入進一個博大境界中去體驗;
7、把整個社會作為大背景來認識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