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脈玄機

六脈玄機

《六脈玄機》是2009年8月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運國。 本書簡要介紹了脈學的起源與發展,脈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脈學的基本內容;重點論述了六脈(左右手寸關尺)在中醫診斷上的重要地位。

基本信息

簡介

《六脈玄機》以《瀕湖脈學》和《脈訣匯辨》為基礎,採擷各家學說,結合祖傳和師授的論脈精華與臨床經驗撰寫而成。簡要介紹了脈學的起源與發展,脈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脈學的基本內容;重點論述了六脈(左右手寸關尺)在中醫診斷上的重要地位。《六脈玄機》以《瀕湖脈學》和《脈訣匯辨》為基礎,採擷各家學說,結合祖傳和師授的論脈精華與臨床經驗撰寫而成。簡要介紹了脈學的起源與發展,脈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脈學的基本內容;重點論述了六脈(左右手寸關尺)在中醫診斷上的重要地位;以“歌訣”和“釋義”的編寫方式,詳細闡述了常見的27種脈象和憑脈斷病、參考脈等內容;書中還選編了極具臨床意義的典型醫案。《六脈玄機》內容豐富,博古通今,寫作手法“亦文亦醫”,可讀性強,具有很好的臨床實用價值,適於中醫藥院校師生閱讀,也是中醫臨床醫師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脈學淵源

第一節 脈學的起源與發展

一、先秦時期

二、秦漢時期

三、晉隋唐時期

四、宋金元時期

五、明清時期

六、現代

第二節 脈學與現代科學的關係

一、脈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二、脈學與現代科學的關係

第2章 診脈綱要

第一節 六脈的含義

一、六脈的由來

二、脈象形成的原理

三、六脈十要

第二節 診脈須知

一、診脈手法

二、診脈部位

三、診脈時間

四、診脈體位

五、脈象要素

六、脈學的現代套用以及展望

七、醫患之間

第三節 臨床思維

一、診脈的意義

二、脈症從舍

三、脈學的思維方法

四、脈學的學習方法

第3章 脈學基礎

第一節 經脈與脈氣

一、經脈

二、脈氣

第二節 部位與診法

一、部位

二、診法

第三節 五臟平脈

第四節 時令變脈

第五節 辨脈提綱

第4章 常見脈的臨床套用

第一節 四綱脈

一、浮脈為陽

二、沉脈為陰

三、遲脈為陰

四、數脈為陽

第二節 八領脈

一、滑脈為陽中之陰

二、澀(潘)脈為陰

三、虛脈為陰

四、實脈為陽中之陽

五、洪(鉤、大)脈為陽

六、微脈為陰

七、弦脈為陽中之陰

八、緩脈為陰

第三節 其他常見脈象

一、長脈為陽

二、短脈為陰

三、緊脈為陰中之陽

四、芤脈為陽中之陰

五、革脈為陽中之陰

六、牢脈為陰中之陽

七、濡(軟)脈為陰中之陰

八、弱脈為陰

九、散脈為陰

十、細(小)脈為陰

十一、伏脈為陰

十二、動脈為陽

十三、促脈為陽

十四、結脈為陰

十五、代脈為陰

第四節 六脈歸宗

一、三才四維論

二、脈學歸宗

第5章 憑脈斷病

第一節 斷病脈

一、外感

二、內傷

三、疑難雜症

四、特殊類型

第二節 婦兒脈

一、婦人脈

二、小兒脈

第三節 奇經脈

第四節 至數脈

第五節 真髒脈

第六節 素問脈

第6章 參考脈

第一節 病因脈

第二節 江湖脈

第三節 壽元脈

第四節 太素脈

一、五陽

二、四陰

三、四營

第五節 湯頭脈

第六節 流年脈

第7章 醫案選錄

第一節 祖傳師授醫案選錄

一、突發病

二、內科疾病

三、婦科疾病

四、外科疾病

五、真髒氣泄

第二節 全國名醫醫案選錄

一、內科疾病

二、外科疾病

三、婦科疾病

四、兒科疾病

五、運氣類

附錄A 中醫病案書寫內容提綱及要求規範

附錄B 醫學生美德歌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