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林業局

六安市林業局

六安市林業局位於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六安作為安徽省重點林區,六安市林業局肩負著重要的任務與使命。

單位概括

六安市位於安徽省西部,大別山東北麓,素稱“皖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現轄金安、裕安兩區,壽縣、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縣以及省級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葉集改革發展試驗區。全市159個鄉鎮、8個街道。國土總面積17976平方公里,2006年末總人口682萬人。
六安區位獨特,交通便捷。東與省會合肥相連,南與安慶接壤,西與河南信陽毗鄰,北與淮南、阜陽相接,貫淮淠而望江海,連鄂豫而銜中原,古詩讚曰:“屏障東南水陸通,六安不與別州同。山環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六安距省會合肥僅70公里,312、206、105三條國道和合九、寧西鐵路及淠淮航道縱橫全境,寧西、商景、合武、合阜四條高速公路和滬漢蓉高速鐵路已動工修建,交通樞紐大格局已經形成。
六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裡是上古四聖之一皋陶後裔的封地,故六安又稱“皋城”。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六安”之名沿襲至今。六安是我國司法、豆腐、獸醫三大鼻祖的孕育地,與堯、舜、禹並稱“上古四聖”的皋陶享有司法鼻祖的美譽,坐落在六安市東郊的皋陶墓,記載著4000年前皋陶與大禹共輔帝舜的歷史;淮南王劉安在壽縣八公山珍珠泉煉丹之餘,發明了豆腐,並創造了24節氣歷;明代喻本元、喻本亨歷時十餘年編著了世界最早的獸醫學醫典《牛馬經》;良將名相則有孫叔敖、英布、周瑜、孫家鼐等;俊傑英才漢有“開巴蜀教化之風”的文翁,宋有名冠“宋畫第一”的國畫巨擘李公麟,現代則有革命文學奠基人之一蔣光慈等。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六安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享有“紅色故鄉”、“將軍搖籃”之盛名。全國9個將軍縣,六安就占有2個,擁有洪學智等108位將軍。
六安山川秀美,勝跡眾多。大別山層巒疊嶂、飛瀑流長;佛子嶺、磨子潭、響洪甸、梅山、龍河口、白蓮岩六大水庫,積蓄一、二類優質水源70億立方米。國家級森林公園天堂寨,被譽為“吳楚極樂地、東南第一山”,保留著華東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春,楚都遺韻猶存。舉世聞名的淠史杭水利工程,躋身世界七大人工灌渠之列。安豐塘天下第一,八公山“草木皆兵”,嵩寮瀉乳雙蟾寺,煙波浩淼萬佛湖。大自然的造化和深厚文化底蘊,使六安旅遊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走進六安,回歸自然。
六安經濟社會發展提速。2006年實現生產總值356.4億元,增長1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6位;財政收入25.1億元,增長34.2%,增幅居全省第3位。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45.4%,比上年提高12.5個百分點;規模企業總數424家,增加值58億元,增長31.8%,增幅居全省第1位;農民人均純收入2520元。六安的農產品資源豐富。工業門類較齊全。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六安是安徽省重點林區。全市林業用地1000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7%。20世紀90年代,六安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林業建設第一次、二次創業,率先實現了消荒和全面綠化達標,森林資源得到快速恢復和發展。“十五”期間,我市全面實施退耕還林等10多個項目造林,大力開展林業分類經營,深入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林業生態、產業兩大體系得到了空前發展。目前,全市現有耕地43萬公頃、林地66萬公頃,有林地60餘萬公頃,其中公益林35萬公頃,綠色長廊8529公里,農田防護林帶5800公里,河堤防護林帶3064公里,活立木蓄積量2278.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5%,林木綠化率達39%。
六安森林資源豐富。全市現有維管束植物2000多種,木本植物1056種,喬木267種,鄉土優良用材和經濟林木53種,竹類30種,優良綠化樹種近200種,香果樹、連香樹、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都支杜鵑、天目木姜子等48個樹種被列入國家和省級保護珍稀樹種。全市現有野生動物238種,其中金錢豹、穿山甲、靈貓等近30種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六安林特(副)產品種類多樣,蘊藏量大,生物質能源植物有黃連木、鹽膚木、油桐、油茶、烏桕等;木本糧食有板栗、棗、白果、櫟類、葛藤等;纖維植物有三丫、青檀、構樹及大量的野生灌木荒草;藥用植物有霍山石斛、杜仲、厚朴、木瓜、斷血流、桔梗、金銀花等;林副產品還有大量的木耳、銀耳、松菇、天麻、靈芝、竹黃、茯苓、五倍子等食(藥)用菌類。豐富的林業資源,為林業綜合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安林業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木業。以建設工業原料林為重點,打造木材製造業基地,提升人造板等木製品生產水平和檔次,提高木材深加工水平,提高森林資源綜合利用率。全市年可以使用木材蓄積量50餘萬立方,現有用材林基地100萬畝以上,木材深加工潛力大。
竹業。一產以竹林高效經營為突破口,已建成毛竹高效林50餘萬畝;二產以竹膠板產品為主,新產品開發和竹膠板結構調整潛力大。其中霍山縣榮獲“中國竹子之鄉”稱號。
森林食品。主要有食用菌、木本糧油(板栗、櫟類、山茶油)森林蔬菜、野生動物馴養基地等開發初具規模。六安是香菇、木耳等菌類生產基地;現有板栗40萬畝,油茶30萬畝,鹽膚木10萬畝,櫟類80萬畝。丞待發展深加工利用。
森林旅遊業。境內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有知名的天堂寨、萬佛山、八公山等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8個景區等森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中藥材。皖西大別山素有藥庫之稱。道地中藥材10餘種,以霍山石斛最為著名,是傳統的天麻、靈芝、茯苓、杜仲、厚朴、斷血流、桔梗原料生產基地。目前已有規模中藥材經營加工企業20多家,但大多都是以提供原料藥為主。
種苗花卉。六安境內廣闊的江淮丘陵地區是規劃發展花卉苗木的理想區域,目前已有一定基礎。林業兩大體系建設、城市綠化和生物能源林基地建設需要大量苗木。利用山地立體氣候的條件,發展越夏花卉,前景十分廣闊。
生物質能源林。六安木本油料林資源豐富,含油率在20%以上的林種有10種以上,存量在100萬畝以上。初步估算僅林地生產的不適合制材的木質和非木質植物纖維資源年產量在150-200萬噸之間。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六安發展的後發優勢,豐富林業資源是廣大客商的興業之源。我們本著“讓一切投資者賺錢,讓一切創業者成功”的理念,誠邀國內外客商來六安投資興業,共創六安林業產業新輝煌。

機構職能

1、貫徹執行國家森林生態環境建設、森林資源保護和國土綠化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組織起草本市林業規範性檔案和制定有關政策並監督實施。
2、擬定全市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和林業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林業工程建設的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管理市級林業資金;監督全市林業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3、組織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和國土綠化工作;組織、指導、監督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義務植樹和城鄉綠化工作;組織、指導以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指導國有林場(苗圃)、森林公園及基層林業站建設和管理。
4、負責全市森林資源的管理;組織全市森林資源調查、動態監測和統計;監督森林資源的使用;監督全市森林採伐限額和木材生產計畫的執行;指導、監督林木、竹林的憑證採伐與運輸;組織、指導林地、林權管理並對依法應由市級以上政府批准的林地徵用、占用進行初審。
5、組織、指導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根據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區劃、規劃原則,向市政府和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新建森林生態、濕地生態和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的初審意見;組織指導全市濕地保護工作;負責野生動物、珍稀樹種、珍稀野生植物及其產品的管理工作;負責全市獵槍彈具的管理並監督狩獵情況。
6、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指導全市森林公安工作;組織、指導全市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及檢疫工作。
7、研究提出全市林業發展的經濟調節意見;監管國有林業資產;編制和申報重點林業建設項目。
8、指導各類商品林(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藥用林、竹林、特種用途林)和風景林的培育與開發利用;指導森林分類經營工作。
9、組織、指導全市林業科技、教育和外事工作;指導全市林業隊伍建設。
10、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關科室及職能

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宣傳、信息、安全、保密和信訪工作;指導林業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相關工作;擬訂機關議事規則和工作制度,並組織實施;組織起草全市林業及其生態建設的規範性檔案,提出林業及其生態建設的有關政策建議;承擔機關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核工作;負責林業行政執法監督,承擔行政訴訟和行政複議相關工作。擬訂全市林業系統人才培訓和職工教育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承擔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工作;指導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承辦指導林業隊伍建設的有關工作;負責局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發展規劃與資金管理科(林業產業辦公室)
擬訂全市林業及其生態建設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研究提出林業發展的經濟調節建議;編制和組織實施部門預算,編制林業及其生態建設年度計畫;管理市級林業資金;監督全市林業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編報重點林業建設項目;組織、指導林業及其生態建設的生態補償制度的實施;承擔指導山區綜合開發工作;承擔林業重大自然災害災後恢復重建的組織、協調工作;組織開展全市林業行業統計,指導全市林業經濟分析工作;監管市級國有林業資產及局機關、直屬單位的資產;擬訂全市林業產業發展規劃並監督實施;承擔組織指導市級林業產業標準的擬定及林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監督、指導各產業對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
造林綠化管理科(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擬訂全市植樹造林規劃並監督實施;組織貫徹實施國家和省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承擔以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指導各類商品林(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藥用林、竹林、特種用途林)和公益林的培育;組織、指導農村林業發展工作;組織、指導全市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和檢測預報;指導國有林場(苗圃)、基層林業站的建設和管理;承擔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組織、指導、監督全民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城鄉綠化工作;組織擬訂林業科技發展規劃;組織、指導林業科學研究和林業科技體制改革、林業創新體系建設;承辦重大林業科技項目的組織指導和申報工作;組織指導林業適用技術的套用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承擔林業技術監督和有關植物新品種的保護、管理工作;指導基層林業科技推廣機構的業務建設。承辦林業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有關工作;組織協調全市林業系統引進國外智力、技術、資金和林業國際合作項目等工作;指導林業系統的涉外工作;歸口管理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外事工作。
森林資源管理科(農村林業改革辦公室)
承擔全市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擬定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利用及林業資源最佳化配置等有關政策並監督執行;組織全市森林資源調查、動態監測和統計;監督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的檢查驗收;審核並監督森林資源使用情況;組織編制森林採伐限額;監督林木、竹林的憑證採伐與運輸及林區木材經營(加工);指導林地、林權管理並承辦應由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林地徵用、占用的初審和申報工作;指導全市木竹檢查機構的業務和規範化建設。組織森林資源評估資質的申報審核工作;承擔林業改革有關工作;組織、指導、監督國家和省、市集體林權制度等重大林業改革意見的落實;指導、監督全市農村林地承包經營、扭轉及林權管理,監督林權糾紛和林地承包契約糾紛仲裁。
森林防火辦公室(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
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掌握全市森林火情,發布森林火災信息;協調、指導專業森林撲火隊伍的日常工作;承辦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貫徹實施國家和省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政策、法規,擬訂市級配套實施辦法並監督執行;組織指導全市陸生野生動植物的救護繁育、棲息地恢復發展;監督管理全市陸生野生動植物獵捕或採集、馴養繁殖或培植、經營利用及其專用標識、疫源疫病監測;在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區劃、規劃原則的指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全市濕地保護工作;承擔森林、濕地和陸生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建設和管理;負責瀕危物種進出口和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珍稀物種、珍稀野生植物及其產品出口的申報工作;承擔協調指導全市履行濕地保護等國際公約工作;負責全市獵槍彈具的管理工作;組織、指導林業特派員工作。
行政審批服務科
負責市林業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工作,組織進行行政審批事項的清理、流程最佳化、辦事指南擬定、審批政務信息發布等工作;按照有關政策法規規定,制定行政審批的具體管理辦法和各項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承辦市林業局的各項行政審批工作;負責市林業局、市政務服務中心及林業視窗工作人員相關工作的銜接,對涉及多部門並聯審批的事項進行組織、協調和參與辦理;負責相關的業務統計報表、信息以及有關資料的歸檔移交;負責提供有關林業行政審批的諮詢服務,管理市政務服務中心林業視窗,受理和辦理申請人投訴;指導各縣、區行政審批管理的業務工作;承辦局領導和市政務服務中心交辦的其他工作。

領導分工

趙權 黨組書記、局長 主持林業局全面工作;分管財務。
黃永章 黨組成員、副局長 負責發展計畫、造林、綠化、種苗、退耕還林、項目、產業、統計、基層林業工作站、國有林場、學會、協會等工作;分管造林綠化科(綠化辦)、林業工作總站。
李旭升 黨組成員、副局長 負責林業行政審批、林政管理、森林資源管理、林改、評估、森林公園、森林旅遊、木竹檢查、林業局視窗、扶貧等工作;分管資源管理科、行政審批服務科。
趙豐 副局長 負責森林公安、森林防火、安全生產、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衛區、中藥材、濕地保護、林業特派員、森工企業等工作;分管森林公安分局、防火辦、市木材總公司。
魯駿 黨組成員、調研員 負責林業科技、有害生物防治、執法、招商引資等工作;分管林檢局、林業執法支隊。
鄭欣欣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負責紀檢、監察、宣傳、信訪、人事、黨建、普法、勞資、效能建設、行評、離退休、計畫生育、工會、群團等工作;分管辦公室。
黃多宇 助理調研員 協助黃永章副局長分管林業產業、林業協會等工作;協助鄭欣欣組長分管黨務、工會、離退休人員工作。負責產業辦工作。

聯繫方式

地址:六安市梅山南路政務服務中心
郵政編碼 237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