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號由來
獎項初衷
為積極倡導中國城市森林建設,激勵和肯定中國在城市森林建設中成就顯著的城市,為中國城市樹立生態建設典範,同時,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從2004年起,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啟動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定程式,並制定了《“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和《“國家森林城市”申報辦法》。同時,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為首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作出“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重要批示,成為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的宗旨,也成為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理念。
2004年以來,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先後授予貴陽、瀋陽、長沙國家森林城市稱號。2007年5月9日,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河南許昌市和四川成都市、內蒙古包頭市、浙江臨安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安徽省池州市也是安徽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地級城市。該市82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林地面積達806.05萬畝,森林復蓋率達58.21%,濕地面積占全市面積的26%。據評估,全市森林和濕地服務功能價值近1000億元,森林單位面積價值是全國和全省的1.89倍和1.81倍。
首個城市
2004年11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貴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作為中國首座獲此殊榮的城市——貴陽,是一座群山環繞、河網縱橫、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舒適的美麗城市。森林是貴陽市的標誌性景觀,也是它的綠色生態屏障,在改善市區生態環境,增強人民身體健康,發展生態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為貴陽贏得了“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並被定為“中國首座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中日環境合作示範城市”。
城市典範
2013年9月24日,在南京召開的2013年中國城市森林建設座談會上,國家林業局授予池州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池州市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生態經濟示範區、全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市、第二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2012年中國特色休閒城市-山水休閒之都、首批生態安徽建設試點市之一,林業用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4.4%,森林復蓋率達60%。長江幹流揚子江水系橫貫全境,清溪河、堯渡河、青通河、秋浦河等穿城水系及平天湖濕地公園,齊山、萬羅山森林公園等濕地、森林資源富集。擁有九華山和牯牛降、升金湖、秋浦河源三個國家級森林和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以及貴池區老山、十八索、青陽盤台3處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7.7%,位居全省首位。
建設方案
2005年8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瀋陽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瀋陽是中國典型的北方平原城市,也是重要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
受工業污染的影響,瀋陽一度被評定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自2001年起,瀋陽市提出“生態立市,建設森林城市”的戰略決策,經過大規模的城市綠化建設,在城市周邊、城市郊區與遠郊農村建設成以三條森林帶與446萬畝的四個綠洲為主體的環城生態圈。依託城市濱河、濱湖資源,形成樓水相映、山水相映、林水相依的城市森林景觀。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時,全市建成區綠化復蓋率達40。65%,綠地率達35。9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城市郊區森林復蓋率達到27%,形成了以林木為主,喬灌草搭配,分布自然,結構合理,功能高效,景觀優美,特點鮮明的城市森林體系。
發展方向
在遼寧省大連市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開幕式上,洛陽等8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至此,中國的“國家森林城市”總數達到30個。在這30個國家森林城市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那么,洛陽市的森林城市建設有哪些特色?“創森”成功後,未來洛陽市森林城市建設如何發展?特色:少見的北方山水林城
洛陽市河流、水系眾多,城市跨河而建,僅流經市區的景觀水系就達60多公里,水域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這樣豐富的水資源,在北方城市中是比較少見的。”王聯合說,因此,與其它北方森林城市相比,洛陽市是名副其實的“水韻城市”。
除了“水韻城市”外,洛陽市“牡丹花城”、“千年帝都”、“文化名城”的特色也十分明顯。王聯合說,圍繞這些城市特色,洛陽市相繼建設了洛浦公園及濕地公園、周山公園等大型公園。同時,城郊森林公園面積和各類牡丹園的面積還在不斷擴大。全市城郊森林公園面積已達5萬餘畝。
王聯合說,這些公園的背後都有相應的主題文化支撐,以上都是洛陽市森林城市建設的特色。城市區的公園全部免費開放,市民可最大限度享受森林城市建設的成果。
方向:將在城市區推廣立體綠化
家住東風小區的張女士由於行動不便,每天只能在凱瑞。君臨廣場停車場上的“公園”活動,由於她家緊鄰王府井百貨、新都匯等商業區,該廣場的一片綠地,成了張女士最好的活動場所。這片綠地比較特別,下層是停車場,上層是“公園”,樹木都長在屋頂。
“這個‘空中花園’是洛陽市商業區綠化的一個典範,是以後洛陽市綠化的發展方向。”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說,未來,城市區綠化將給市民帶來更多的綠意,雖然城市區可用來綠化的土地較少,但洛陽市將儘可能要求有條件的樓宇做屋頂綠化,在停車場、立交橋等地大力推廣立體綠化。
另外,為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洛陽市將對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進行大規模綠化,未來,城市出入口綠化帶的寬度都將在100米以上,道路兩邊可視範圍內的荒山也將全部採用景觀樹綠化,進出社區的道路將會成城市景觀大道。
規劃:將新增6.25萬畝“森林氧吧”
洛陽市森林復蓋率達4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平方米,這一數據仍在不斷上升。根據《洛陽市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洛陽市森林復蓋率將按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加,至2015年,洛陽市森林復蓋率將達50%以上,林木復蓋率達55%以上。
在十二五期間,洛陽市將建設城郊森林6.26萬畝,至2015年,洛陽市城郊森林面積有望達到18萬畝以上。這些城郊森林,不僅給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閒娛樂的去處,也使市區的空氣得到有效淨化。18萬畝的“森林氧吧”,每天將會釋放出0.55萬噸氧氣,這么多氧氣可供全市人呼吸兩天。
爭議與批評
與“國家園林城市”接近
“國家森林城市”的評選,和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評選的“國家園林城市”概念接近,標準重疊,而後者的評選肇始於1992年。
未經過國務院批准
“國家森林城市”評選活動一出,其合理性就遭到詬病。質疑之一就是,該評選並未經過國務院批准。2011年,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人答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問時表示:為有效遏制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過多過濫,根據黨中央、國務院要求,2006年至2009年間,全國共清查出各種評比達標表彰項目148405個,保留4218個項目,總撤銷率為97.16%。
協調小組要求“嚴格按照公布的項目名稱和周期組織開展評比達標表彰活動,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並特別說明,審批許可權不得擅自下放或者變相下放。中央和國家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團的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由黨中央、國務院負責審批。
在2011年5月4日,該協調小組還向社會公示了《中央機關等單位評比達標表彰保留項目名錄》,據本刊記者查詢,此名錄中,住建部的“國家園林城市”在冊,而國家林業局在冊的7個項目中,並無“國家森林城市”一項。
不尊重科學
有關專家認為“國家園林城市”評選是“不尊重中國地理氣候的反科學、反智的行為,對公眾的城市觀念造成巨大誤導”。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認為,中國土地資源極為緊張,為了創園、“創森”,把農田、濕地改造成綠地、森林,是極大的浪費,也會破壞生態平衡。加之中國各地地理氣候差異很大,“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評選標準,許多指標很落後、不合理,尤其是一刀切,片面地追求高綠地率。
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
為迎合評比,城市出現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等問題。有些地方為達到“森林城市”的林木復蓋標準,將原有的花草植被破壞,進行大規模的大樹移植,不僅成本高,成活率也偏低。
此外,要申報各種“城市名片”,就得接受不同部門的評審,彼此間沒有一個相應的協調機制,這導致了一個城市申報多種稱號、打造多種“生態名片”成為普遍現象,耗費了地方政府的大量資源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