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金匱之盟建隆二年(961),趙匡胤生母杜太后病危,以後事相囑,特命趙普入記遺命太后問趙匡胤:“你知道為什麼能得天下?”趙匡胤忙答:“皆父祖與太后所積恩德”。太后說:“不對,是由於柴氏讓,幼兒即帝位。如果後周有年長的君主,你能有今天嗎?你百歲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位於光美,光美再傳位於昭德。四海之大,如能立長君,則社稷無憂了。”趙匡胤哭道:“兒銘記教悔。”趙太后又對趙普說:“你也要記住我的話,不可違背。”趙普於床前寫好誓書,並署以“臣普記”,然後置金匱之中密藏。“金匱之盟”一事,史家亦有異議,認為乃趙光儀為自己即位而偽作,趙普可能為同謀。
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稱帝後,為防武將以其道還治其身,以溫和的方式收奪兵權。建隆二年 (961)七月,太祖設宴招待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鋒、趙彥徽諸高級將領。值酒酣耳熱之際,太祖屏退侍從,婉轉地說:“若非諸卿盡力相助,我難得今天。然而天子實在難做,還不如做個節度使愜意。多少天來,我未敢安枕而眠。”石守信等忙問何事掛心。太宗道:“這不難理解,真命天子,誰不欲為之。”石守信等還未醒悟,叩頭說:“陛下此話怎講?今天命已定,誰敢再有異心!”見時機已到,太祖和盤托出道:“此話不然,你們固然沒有異志,假如你們的麾下有貪富貴者,一旦以黃袍加汝之身,汝雖不欲為,其可得乎?”石守信等如夢初醒,哭道:“臣等愚不及此,望陛下矜憫,指以生路。”太祖便說:“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所謂圖富貴者,不過是多積余錢,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困之憂。你們何不釋去兵權,出守藩鎮。多買良田美宅,為子孫立為永業。多養歌兒舞女,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我與你們結緣,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相相安,不是好嗎?”石守信等人皆感謝皇上厚恩。第二天,數人都上了奏章,以疾為辭求退。趙匡胤對駐守藩鎮的將領也存有戒心。開寶二年(969)十月,召王彥超、武行德、郭從儀、白重贊、楊延璋入朝。輕車熱途,趙匡胤又設宴會於後苑,酒過幾巡,說:“你們都是國家舊臣,久領重鎮,公務繁忙,實非朕優賢養老之意。”王彥超聰明,聽出了弦外之音,心照不宜地說:“臣本無勞勛,久受寵榮,實乃萬幸。今已老朽,乞歸養丘園。”武行德等人不識時務,爭講自己曾如何南征北戰,歷盡艱辛。趙匡胤不耐煩地說:“這些都已是前代之事,難道還值得在此論及?”眾人面面相覷,不敢再辯。次日宣詔。諸人皆罷節度使。至此,禁衛與藩鎮兵權均集中於趙匡胤之手。
章肅皇帝李胡卒
李胡亦名洪古,字奚隱,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第三子。天福五年(940),率軍攻破寰州,遂立為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大同元年(947),太宗死於征伐途中,隨軍諸臣擁立世宗,太后偏愛李胡,立其為帝,率兵拒世宗,至泰德泉,為安端、留哥所敗,被軟禁於祖州。應歷十年(960),因其子喜隱謀反,被捕入獄。次年,卒於獄中,年五十。遼聖宗時追謚欽順皇帝,興宗時更謚章肅。
太祖精簡兵卒
建隆二年(961)太祖為了加強軍隊的戰鬥力,令殿前、待衛司及諸州長吏選拔所部驍勇善戰者,編八兵籍,裁汰老弱怯懦者。
李景卒
李景,本名景通,後改李璟,避周諱,改今名。十餘歲以父蔭補駕部郎中、諸衛將軍。後天成二年(927),拜兵部尚書,參知政事。後歷任司徒、平章事、知內外左右諸軍事、中外諸軍副都統。升元元年(937),其父李升建甫唐,封吳王、諸道元師、錄尚書事,後改封齊王。保大元年(943),升死嗣立。天福末年(947),遣將侵福建漳、泉之地。廣順元年 (951),遣將平湖湘。顯德二年(955),周世宗親征江南,勢如破竹,連克楚、揚等州。顯德四年(957),李景大懼,割江北地奉表稱臣,去帝號,稱國主。建隆元年 (960),太祖即位,朝貢不絕。次年卒。諡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廟號元宗,陵號順陵。李景善作詞,為五代傑出詞人,現傳,世者僅四首,收入《南唐二主詞》中。
文化紀事
雲岩寺塔建成雲岩寺塔創建於後周顯德六年(959),竣工於建隆二年(961)。該塔形制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通高四十七點五米。每層塔身各面均辟壺門,並用磚砌出直欞窗。平座、柱額、斗拱等仿木構件。塔內部為套筒式迴廊結構,設木製浮擱活動梯。各層迴廊和塔心室用石灰塑紅、黑、白、黃、綠諸色圖案,解放後從塔內發現越窯青瓷蓮花碗、檀龕寶相、檀木經箱、塗金塔;銅佛像等。因塔現位於蘇州閶門外虎丘山上,故現稱虎丘塔。
王溥著《唐會要》
會要是中國史書重要的體裁之一,有關唐朝的會要唐人即始編撰。唐人蘇冕撰唐高祖至唐代宗九朝事跡,成《會要》四十卷。唐宣宗大中七年(853),詔崔鉉、崔瑑、薛逢、鄭言、楊紹復撰《續會要》四十卷,又從唐德宗續至宣宗大中六年 (852),續增了七朝的事跡。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司空平章監修國史王溥等,上新編《唐會要》一百卷,文簡理備,太祖嘉之,詔藏史館。王溥新編的《唐會要》一百卷,分目五百一十四項,記述唐代歷朝制度上的因革損益,保存了許多重要文獻和珍貴典故,可補正史及典志書的不足,是研究唐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雜譚逸事
南唐罷屯田南唐主李景為開曠土,增軍糧,採納尚書員外郎李德明的建議,令兵民興屯田。建隆二年(961),李煜即位,因屯田官吏侵擾州縣,豪奪民利,為民所患,乃罷諸道屯田務,隸屬州縣,民得休息。
宋太祖罷殿前都點檢
後周時,殿前都點檢為殿前司統兵官,其下設有殿前司都點檢、殿前都指揮使等。周末,趙匡胤任此職,策動陳橋兵變,代周建宋。建隆元年(960),太祖封慕容延釗為殿前都點檢,次年,因其兵權太重,改封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自此取消殿前都點檢。
李重進縱火自焚
李重進,祖籍滄州,本人生於太原,周太祖的外甥。後晉天福年間,仕為殿直。廣順元年(951),遷內殿直都知,領泅州刺史。二年,遷殿前都指揮使。三年,加泅州防禦史。顯德元年 (954),拜武信軍節度,後改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從世宗伐劉崇,以功領忠武軍節度,班師後,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歸德軍節度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三年(956),改拜廬、壽等州招討使。克壽州後,加檢校太尉,太祖即位,加中書令、開府階,移鎮青州。重進自以後周近親,手握重兵,心不自安,及聞移鎮後,恐為太祖所圖,遂拘朝使,修城池,繕兵甲,聯絡李景,伺機起事。李景表聞太祖。太祖遣石守信、王審琦、李處耘、守倡率禁兵討伐。不久太祖率軍親征,攻陷揚州,李重進縱火自焚。
宋置藏冰務
據祖制,朝廷常於四月以幣、黑牲、冰在太廟祭祠雨神,祈求風調雨順。建隆二年 (961)十二月,宋始置藏冰務,貯藏祭祠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