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年

公元71年

法王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三國位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更名護國寺。 晉惠帝永康元年(公元291年)在護國寺左建法華寺,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建舍利塔,更名舍利寺。 到宋代仁宗時(公元1023—1063年)賜名“東都大法王寺”。

(圖)公元71年公元71年
辛未年(羊年);東漢永平十四年。

大事件

日本
7月11日,景行天皇,日本第十二位天皇上位。

中國
公元71年,墓址所在地希律堡曾是羅馬軍隊殘酷鎮壓猶太起義軍的地方,有可能猶太起義軍有意地破壞了希律王墓址。

法王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三國位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更名護國寺。晉惠帝永康元年(公元291年)在護國寺左建法華寺,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建舍利塔,更名舍利寺。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更名功德寺。玄宗開元時(公元714——779年)更名御容寺,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7—779年)復命法王寺。到宋代仁宗時(公元1023—1063年)賜名“東都大法王寺”。元、明以後仍沿用“法王寺”舊名至今。

古蹟

漢代楚王陵墓,位於中國東部江蘇省的徐州市。 公元前2世紀~公元71年。 徐州的漢代楚王陵共13座,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漢代帝王陵墓中保存最完好的。已發掘的有小龜山、東洞山、北洞山、馱籃山和獅子山幾處。陵墓均“鑿山為藏”,在山體中心鑿成多室結構,規模宏大。早期陵墓多異穴合葬,晚期則盛行同穴合葬。陵墓群中以獅子山楚王陵最具代表性,陵墓座北朝南,總面積約850平方米,共12個墓室。出土玉器、金銀器、青銅器、銅鐵兵器、印章封泥、錢幣、陶器等遺物2000餘件。陵墓西側還有兵馬俑坑,埋藏有兵馬俑4000個。

法王寺位於登封縣城北五公里多的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創建於公元71年(東漢明帝永平14年)。三國魏青龍二年(234年)改稱護國寺,後又多次更名。寺內有清代建築的大殿。寺後有平面呈方形的唐代密檐式磚塔,高約40米。塔身下部略高瘦,其上施澀檐15層,具有輕微的拋物線形。塔內辟方形塔心室直達頂部。另有三塔,皆為單層單檐式的和尚墓塔,在其疊檐上施須彌座、山花蕉葉及由蓮座、蓮盤、寶珠等組成的石質塔剎。其中兩座為唐代所建,造型優美,玲瓏秀麗。

兩位高僧佛心為之所動,決定在這裡“面南嶺,建經台;倚北阜,築講堂;傍危峰,搭方丈;鄰浚流,立僧房”。寺成於東漢永平十四年,即公元71年,漢明帝敕名“東都大法王寺”,晚於白馬寺三年,這是中國第二座佛教寺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