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大慈恩寺是世界聞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慈恩寺大雁塔”,位於距西安市區4公里的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唐朝為了維護在西域的統治,保護東西交通陸路通道。於公元652年(永徽三年)派兵對阿史那賀魯進行征討。在這次征討中,婆閏率5000回屹騎兵配合唐軍。在兩軍的配合下,叛軍很快被擊潰唐朝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公元652年,中國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成書,這是較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書中記載有用羊肝、豬肝煮汁治夜盲症;用龜甲治佝僂病;用穀皮、赤小豆等煎湯防治腳氣病。書中多處強調水腫病人忌鹹、斷鹽、勿鹽。引述前人論述消竭病(糖尿病)小便至甜的結論,並強調禁灸與防止化膿性感染等。記述了下頜脫臼手法復位、導尿術、食管異物剔除術等,並繪製彩色經絡穴位掛圖。
出生
實叉難陀(公元652-710年),譯為“學喜”,大本《華嚴經》的譯者,於遁(又作於闍,即今新疆和田)人。宋贊寧《高僧傳》卷二說他“智度恢曠,風格不群,喜大小乘,旁通異學”。由此可見實叉難陀在於遁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