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回首35年改革,黨中央已召開了7次三中全會。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七屆三中全會,每次三中全會,黨中央都站在歷史潮頭,果敢抉擇,科學部署,引領改革闊步前行。在改革開放新的重要關頭召開的這次三中全會,是我們黨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重要宣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必將樹起中國改革發展航程上的新航標,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實踐是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改革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不可能一勞永逸。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攻堅期、深水區,一些問題之所以難推進、難解決,是因為有的屬於體制機制遺留的老問題,有的屬於前進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有的源自思想觀念障礙,有的受到利益格局掣肘。改革、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只有靠進一步改革的辦法解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鄧小平曾說過,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改革有困難,不改革會更困難。走過30多年改革歷史的今天,我們對改革理解得更全面也更透徹,改革要更有力度,要上更高台階。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關鍵就關鍵在,改革能夠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我們深信,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標誌,啟動的新一輪改革,將會充分釋放改革的紅利,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國家更加富強、更繁榮,讓人民生活更美滿、更幸福。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目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總路線圖已經繪就,要把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變為現實,關鍵是靠實幹、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會落空。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牢牢把握方向,大膽實踐探索,把精力集中到乾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把本領用到謀發展上來。唯有如此,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才能落到實處,也才能續寫好改革新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
眾所周知,新時期的改革開放啟動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從那時算起的。以這以後的黨的歷屆代表大會為例,回顧一下黨領導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根據一個時期或階段的形勢和任務,我們黨都曾分別就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等重大問題作出過論述和部署。比如,1984年的十二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闡述了改革由農村走向城市,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畫的商品經濟的方針政策;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改革的方向;1998年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闡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針政策;2003年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制定了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思路和新舉措;2004年的十六屆四中全會、2009年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分別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就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作出部署。2006年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加強社會管理和創新作出部署。2008年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闡述和確立了完善土地流轉,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的方針政策。2011年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以上簡述中,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是在35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不管國內環境條件怎樣變化,也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始終是我們黨歷屆代表大會的重要內容,是一以貫之、毫不動搖的基本國策,改革開放的主題始終不變,始終伴隨著中國的發展、推動著中國的發展;二是根據變化了的國際國內環境,根據形勢和任務的需要,改革開放在不同時期或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我們黨適時召開全會審議和部署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三是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是由淺入深、由鄉村到城市、由經濟領域不斷向政治領域、社會管理領域、文化領域、生態領域、黨的建設領域、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等拓展,範圍越來越廣,領域越來越寬、力度也越來越大。
聯繫對比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來看,儘管我們黨也始終強調改革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偉大革命,改革是全面的,但討論審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的檔案,突出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應該說是第一次,從而使全面深化改革這一時代特徵十分鮮明。我們一方面看到,全會通過的《決定》,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彰顯了我們黨對改革開放的決心、信心和新的自覺;另一方面也看到,全會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系統部署了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改革任務。儘管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是現在作出來的,但卻是從改革開放的歷史中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單項到多項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過程,標誌著改革領域的不斷拓展、不斷深入。改革開放之所以走向全面深化,這是一個時代性特徵,既是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的反映,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興旺的反映,體現了歷史和今天現實中的改革開放是一個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歷史進程。
正如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的,我們黨“立足於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這一論述精闢地闡述了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改革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這一歷史進程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
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觀需要
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既是改革歷史發展的必然邏輯,更是現實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我們黨應對新情況、新挑戰,克服各種困難和風險,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們幸福中國夢的重大舉措。
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國民經濟人均6000多美元,處在工業化的中後期。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創造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這是當代中國發展實踐給出的不可動搖的歷史結論。正如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的:“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國發展之後,面臨著發展的瓶頸和成長的煩惱。我們的現代化是和工業化同時進行,工業化和信息化同步發展,再加上經濟轉型和社會轉軌的因素,遇到的矛盾和困難世所罕見,面臨的挑戰和風險前所未有。一些西方已開發國家在歷經工業化、現代化的上百年和幾百年中漸次出現的不同階段的矛盾和問題,集中出現在我們的現階段。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經濟社會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自然資源緊缺、環境污染嚴重以及消極腐敗現象多發等問題接踵而來。特別是這些矛盾和問題,往往錯綜複雜、新舊交織、盤根錯節、纏繞疊加,使得我們處於“兩難”的選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這說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錯綜複雜的矛盾局面,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必須注重相互照應,統籌兼顧,突出全面性,體現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能顧此失彼。尤其是面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攻堅克難、涉險邁坎的任務更加艱巨,這就決定了要以更大的決心、智慧和力度全面推進和深化改革,靠全面深化改革贏得發展的新優勢。所以說,三中全會確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應運而生、順勢而為,是客觀現實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深深植根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基礎之上的。
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性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沒有重點,不是平均用力,重點是什麼?著力點是什麼?三中全會《決定》講得很清楚,這就是:“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如何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又如何更好發揮作用?這裡的關鍵在於“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可以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位置,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緣何如此?這是由政府所處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位置所決定的。一方面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管理體制改革乃至整個社會的改革需要政府的主導、引領和組織實施,另一方面隨著諸多領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問題日益突出,政府管理體制已成為改革的對象;一方面巨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職能加大彰顯政府行政管理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持經濟社會活力,體現社會公平正義也同樣加大了政府行政管理的責任和義務;一方面政府管理要按照效率和公平原則調整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政府的部門和人員也處在利益格局的調整之中,面臨很多誘惑,以權謀私的風險加大,廉潔自律的要求更高。
由此可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矛盾很多、焦點集中,處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之中。這種客觀情勢,決定了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牽動力、影響力、輻射力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具有關鍵核心的作用和示範引領的效應。更為重要的在於,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動因固然要取決於外部因素,但決定性的首要因素還是自我改革的意識和責任。在各種矛盾交織的複雜情況下,在需要維護社會穩定的大局下推進改革,就更加需要強調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自我改革意識和責任。只有政府加大行政管理體制自我改革的意識和責任,擔當起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角和重任,才能破除和克服各種思想障礙和其他障礙,積極穩妥地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並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領域的全面改革提供動力和保障,從而發揮引領全面深化改革的積極作用。
可以這樣說,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明顯成績,但還有很多不適應、不符合新形勢新任務的問題,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問題是“越位”、“錯位”、“缺位”的現象較多,不該管的管了、管多、管濫了,導致市場和社會缺乏應有的活力和創造力;該管的沒有管起來或沒管好,又造成市場和社會出現不應有的無序和混亂。一些地方審批過多,延誤時機,官僚作風嚴重;產能過剩,重複建設,片面追求經濟成長,這些顯然是和政府干預微觀經濟過多有關;而忽視民生問題、社會問題、環境問題,以致教育、住房、醫療、社會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堵塞、環境污染等問題積累較多,這又顯然和政府作為不到位有關。政府管理方面的這些亂象,無疑是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行政管理體制不適應、不符合的必然反映,同時也凸顯了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快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應該看到,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政府職能轉變具有二重取向:一方面不適應、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職能要弱化、淡化;另一方面適應和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某些管理職能要健全和強化。問題的存在包含著問題的解決。既然行政管理體制存在著“越位”、“錯位”、“缺位”的二重現象,那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必然要在兩個方面著力: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資分開、政社分開,簡政放權,取消和縮減不必要的政府審批項目,規範審批行為,減少審批環節,市場能辦的交給市場,社會能辦的交給社會;另一方面,政府該管的一定要管住、管好、管到位。巨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毫無疑問是政府的職責,這些職責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不僅不能減少和削弱,反而應當得到有力的加強。
也就是說,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這一核心問題,一定要全面辯證地認識政府職能轉化,既不要該放權的不放,或明放暗不放或這邊放那邊收,依然故我;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放棄政府應有的管理職責,陷入少管或不管就是好政府的認識誤區,大撒手、不作為。這兩種傾向都是應當防止和避免的。
改革,就是利益的調整。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普惠式的改革讓所有人受益,如今的改革則需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十八大以來,不論是中央領導同志的公開表態,還是陸續推出的改革措施,都讓人們看到了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決心。“老虎和蒼蠅一起打”的雷霆出擊、“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鏗鏘有力、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求真務實,正是最大範圍凝聚改革力量之舉。35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一路走來成就“富裕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35年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承擔著改革攻堅的重要使命,一路前行建設“富強中國”,共圓偉大復興之夢。上世紀90年代初,當蘇聯、東歐發生巨變之後,鄧小平不是讓改革停下腳步,相反卻加快推進改革,“南巡講話”把改革開放推向新的高潮,中國經濟出現了持續的快速增長。如今,改革已進入了深水區,進入了攻堅階段,改革模式本身也需要加以變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激發中國變革新活力,再啟中國增長強動力,升級中國經濟硬實力,同心共築中國夢,我們充滿期待。
實踐證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中國的未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號角已經吹起,讓我們以更大的勇氣去繼續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與模式,以更堅定的信心去踐行改革開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態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
習近平論點
習近平同志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闢論述,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特別是站在時代高度,對改革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論思考,將中國共產黨的改革理論的系統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下述十個論點。
1、改革地位論:
兩個“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改革開放在當代中國發展中的決定性意義和關鍵性意義。
回顧歷史,改革開放決定了當代中國的命運。正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改革開放前30年歷史經驗教訓,實現了改革開放這一次偉大覺醒,打出了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才讓中國人空前之近地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曙光。展望未來,改革開放更決定著民族復興的前途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靠什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鄧小平同志強調改革開放的基礎性意義,他曾指出:“改革的意義,是為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習近平同志則強調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進一步提升了改革開放對民族復興的關鍵性意義。
2、改革時態論: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同志強調,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幹下去,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對改革開放持久性的時態規律作出的科學結論。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的論述,將中國共產黨關於改革開放的長期性認識發展為持久性認識。強調改革的持久性,既是對歷史實踐的總結,也是對未來奮鬥的期許,它是對國內外圍繞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會不會變的疑慮作出“永遠不會變”的肯定回答,是對社會上的種種模糊認識作出的“中國的改革開放永遠不會停滯”的鄭重表態。這一論斷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展示了黨中央深謀遠慮、責任擔當和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信念,勾畫出了中華民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黨的事業繼往開來、薪火相傳、與時俱進的壯闊前景。
3、改革定力論:
明確政治定位。習近平同志強調,改革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保持政治堅定性,明確政治定位”;“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習近平同志關於明確改革政治定位和保持戰略定力的論述,為我們在紛繁複雜的形勢下推進改革指明了政治遵循。
習近平同志關於改革戰略定力的論述,內容十分豐富,一是“兩個死路一條”的論斷,即不實行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二是“兩個保持”的要求,即“保持戰略定力,保持政治堅定性”;三是“兩個防止”的警示,即“不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
4、改革任務論:
建立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習近平同志指出:“從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前半程已經走過了,前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革,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後半程,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人民幸福安康、為社會和諧穩定、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兩個半程”的論述具有深邃的歷史和戰略眼光,闡明了建立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這一改革新的歷史任務和長遠戰略目標,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
習近平同志關於改革新的歷史任務的論述,一是提出了制度現代化任務,豐富了現代化的內涵。過去講的現代化,主要內涵是“四個現代化”。習近平同志鮮明地提出制度現代化任務,這是理論和實踐上的重大升華,標註了中國現代化的新高度。二是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歷史任務,即建立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1992年,鄧小平同志提出用30年的時間,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從主觀上看,我們具備了這樣的實踐經驗基礎;從客觀上看,這是改革進程向前拓展的必然要求。把建立完備的制度體系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歷史任務,表明我們黨對改革任務認識的深化和系統化。
5、改革目標論:
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同志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提出,不僅豐富和深化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更重要的是闡明了改革的性質和根本任務,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抓手和總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改革根本方向與根本路徑的有機統一。“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改革的根本方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改革的根本路徑。黨的十八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與制度“三足鼎立”的格局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布局,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形成,這是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下一步要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路徑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充分說明,只有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才能實現現代化;只有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不斷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才能妥善應對和解決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問題,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是一個國家有序運行、健康發展、持續上升的重要條件,現代社會的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有著時代的內涵和要求。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是西方模式的簡單照搬,而是要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一要求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治理體系”不是獨立體系,而是黨的執政體系、國家管理制度體系、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治理體系。
6、改革特徵論:
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習近平同志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這項工程極為宏大,零敲碎打的調整不行,碎片化修補也不行,必須是全面的系統的改革和改進,是各領域改革和改進的聯動和集成”。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階段性特徵。
從習近平同志的論述中,可以發現全面深化改革相對於前35年改革的幾個階段性特徵。一是“統籌”,即不是單個領域體制的調整和修補,而是各個方面體制與制度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的改革和改進。二是“系統”,即不是各個領域體制改革的單向推進,而是各領域、各層次、各環節改革的系統推進。三是“集成”,即不是止步於改進體制機制,而是要著眼於制度聚合與集成,形成總體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
7、改革方法論:
尊重改革規律。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前進”。“必須從紛繁複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這些論述,是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論的重要遵循。
習近平同志關於改革方法論的論述十分豐富,包括強調在總體方法上注重改革“三性”,即“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強調在思想方法上要處理好“五個關係”,即“處理好思想解放與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大與步子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強調在推進方法上要處理好政策“五大關係”,即把握好“整體政策安排與某一具體政策的關係、系統政策鏈條與某一政策的關係、政策頂層設計與政策分層對接的關係、政策統一性與政策差異性的關係、長期性政策與階段性政策的關係”。
8、改革推進論:
有序推進“五要”。習近平同志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樹立“五要”新思維,即要正確推進改革,要準確推進改革,要有序推進改革,要協調推進改革,要自覺維護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嚴肅性。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優先順序、推進時機等基本原則,對於確保正確、準確、有序、穩妥推進改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五要”新思維繼承和發展了黨的改革推進理論。一方面,明確了改革推進的方向性、穩妥性、有序性、耦合性、嚴肅性。改革不僅要注重思想方法、設計方法、操作方法,還要注重推進方法,這是全面深化改革階段性特徵轉換的必然要求。“五要”新思維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的聚焦點、時間點、立足點、關聯點,實現了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指引、力度掌控、順序理清、重點把握、能動性發揮的有機統一。另一方面,有助於形成自上而下、頂層設計、部門協調、高層推動的改革推進體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自上而下設計和推進落實的過程。正確、準確推進改革,是自上而下、頂層設計的改革要求的體現;協調推進改革,是實現改革最大綜合效益的重要保障;自覺維護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嚴肅性,是改革的基本遵循。這五個方面,既注重發揮部門和地方改革的創造性、積極性,又堅定了改革的方向性、原則性,構成一套縝密的改革推進體系。
9、改革動力論:
黨的領導與改革合力。習近平同志強調:“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這一論述深刻闡明,只有在加強黨的領導和緊緊依靠人民相結合的情況下,才能形成強大的改革動力,打贏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建立更高層面的領導機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就是為了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改革順利推進和各項改革任務落實。這既說明領導力度是空前的,也表明我們黨已經形成了新的改革領導體制。當今中國正在加速轉型,在經濟多元、利益多樣的前提下,黨的執政環境已發生了深刻變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度集中民眾智慧,把黨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團結起來,把國內外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匯合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力量。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以最大公約數的思想方法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聚合眾力、融合眾智,就將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和持久的改革動力。
10、改革擔當論: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習近平同志強調:“改革面臨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進取意識、進取精神、進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頭、涉險灘,更需要領導幹部敢於擔當,尤其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習近平同志關於改革擔當的這些論述,向全黨指明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責任,向全社會表明了我們黨迎接改革攻堅“大考”的堅強決心,蘊含著激勵改革信心和勇氣的強大能量。
貫徹落實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
15個領域改革措施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緊緊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建等六大改革主線,涵蓋15個領域、包括60個具體任務。《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1、經濟制度
核心表述: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a、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提出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b、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2、市場體系
核心表述: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
a、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
b、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
c、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d、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e、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3、政府職能
核心表述: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a、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
b、理順部門職責關係。積極穩妥實施大部門制。
c、最佳化行政區劃設定,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
4、財稅體制改革
核心表述: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
a、建立規範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
b、增加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
b、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把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消費稅徵收範圍。
c、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加快資源稅改革,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
d、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5、城鄉一體化
核心表述: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a、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b、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
c、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d、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
6、開放型經濟
核心表述:放寬投資準入,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保持外資政策穩定、透明、可預期
a、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點基礎上,選擇若干具備條件地方發展自由貿易園(港)區。
b、支持內陸城市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多式聯運。
c、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遊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
d、擴大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開放合作。
7、政治制度
核心表述: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a、健全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提高立法質量,防止地方保護和部門利益法制化。
b、加強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監督職能。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c、發展基層民主,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制。
8、法治建設
核心表述: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a、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範性檔案、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
b、減少行政執法層級,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海域海島等重點領域基層執法力量。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c、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
d、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
e、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矯正制度。
9、反腐敗
核心表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
a、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b、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同時必須向上級紀委報告。
c、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
d、規範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實行官邸制,官員任期內居住無產權。
10、文化體制改革
核心表述: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
a、建立黨委和政府監管國有文化資產的管理機構,實行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
b、健全網路突發事件處置機制,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推動新聞發布制度化。
c、嚴格新聞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重視新型媒介運用和管理,規範傳播秩序。
d、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允許參與對外出版、網路出版。允許製作和出版、製作和播出分開。
11、社會事業改革
核心表述: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a、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b、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c、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d、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
e、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f、取消以藥補醫,理順醫藥價格。允許醫師多點執業,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
g、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12、創新社會治理
核心表述:加強對社會組織和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
a、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
b、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
c、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13、生態文明
核心表述: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a、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
b、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c、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d、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14、國防和軍隊
核心表述: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a、調整改善軍兵種比例、官兵比例、部隊與機關比例,減少非戰鬥機構和人員。
b、最佳化武裝警察部隊力量結構和指揮管理體制。
c、深化預算管理、集中收付、物資採購和軍人醫療、保險、住房保障等制度改革。
d、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
15、黨的領導
核心表述: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保證政令暢通。
a、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b、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完善基層公務員錄用制度,在艱苦邊遠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
c、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的關係,正確對待利益格局調整。
全面深化改革與實現中國夢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通過改革開放推進中國夢的實現,依據實現中國夢的總體要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改革開放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
改革開放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提供可靠保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不會有中國更加美好的未來。推進改革開放與實現中國夢是內在統一的。
改革開放開啟中國夢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正是改革開放開啟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新征程,使中國夢的實現成為可能。在改革開放的引領和推動下,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位,這是國家富強的重要體現;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大幅提升,對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民族振興的重要信號;改革的成果惠及人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幸福日漸成為現實。改革開放的成功,使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是對中國夢的最好詮釋。改革開放的成功,進一步激發了我們黨和人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求和探索。
改革開放奠基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改革開放的過程,正是開闢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過程。在改革開放中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接力奮鬥開創的偉大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符合時代要求的科學發展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激發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活力,彰顯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價值,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巨大精神動力和強大精神支撐。改革開放調動了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了人民民眾的創造、創業活力,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的團結,為實現中國夢積蓄了力量。可見,改革開放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道路、精神、力量基礎,提供了多方面的條件支撐。
改革開放保障中國夢。在改革開放中確立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目前依然存在的體制機制弊端和各種社會矛盾,如現代市場體系發育尚不成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尚不徹底,政府職能轉變尚不到位,區域發展不協調,貧富差距拉大等,制約和阻礙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國夢的實現。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還在於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解發展難題、創新發展模式,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進一步釋放體制機制活力,協調各種利益關係,化解社會矛盾;只有擴大開放,才能使中國在國際事務和國際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實現中國夢的過程成為既造福中國人民,也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過程。改革開放既是實現中國夢的助推器,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二、以實現中國夢為坐標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新起點。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夢的實現以經濟發展為基礎,沒有經濟發展,難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發展經濟必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破除阻礙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此,必須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必須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不斷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建設法治中國,是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實現中國夢,要求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一方面,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另一方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發展繁榮是民族振興的體現,是人民幸福的訴求。實現中國夢,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體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深化社會體制改革。中國夢說到底是人民的夢,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最終歸宿。實現中國夢,要求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為此,必須改革收入分配製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縮小分配差距,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確保人民安居樂業、更好滿足人民需求。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環境與人民幸福密切相關,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國家的良好形象。實現中國夢,要求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此,必須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黨的領導,實現中國夢是黨的奮鬥目標和執政追求。實現中國夢,要求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要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規範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職責許可權,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和職能,明確職責定位和工作任務。
進一步擴大開放。開放和改革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以開放促改革是我國改革的成功經驗。要拓寬開放視野、更新開放理念、創新開放路徑、最佳化開放布局,著力構建充滿生機活力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與吸引力。
三、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
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深層矛盾千頭萬緒、錯綜複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改革方向更加明確,改革思路更加清晰,改革策略更加系統,我們有理由對中國的改革充滿信心,對中國夢的實現充滿期待。
廣泛凝聚改革共識。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當前,在改革開放問題上,黨內外、國內外都很關注,全黨上下和社會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只有凝聚改革共識,才能形成改革合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鮮明性質和根本任務。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
慎重提出改革舉措。全面深化改革是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必須秉持科學理念,講究改革策略,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既要重視整體推進,又要重視重點突破,加強各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研究;既要反覆研究、反覆論證,但也不能因此就謹小慎微、裹足不前,什麼也不敢幹、不敢試;既要注重頂層設計,也要注重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探索中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在統籌規劃中協力推進改革;既要膽子大,又要步子穩,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科學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實現三者的有機統一,是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改革的力度不能小,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修修補補,而是一場深刻革命;發展的速度不能慢,中國的現代化是後發追趕型的,保持一定增長速度是必要的;社會的承受度不能冒,總結改革漸進式推進的成功經驗,必須使改革從易到難、從小到大、從外圍到核心、從增量到存量穩步推進。同時,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三者關係的結合點,人民民眾是改革的主體、發展的目的、穩定的基石,改革的紅利要體現在人民切身利益上,發展的成果要惠及民眾,穩定的環境要建立在民意支持的基礎上。
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民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緊緊依靠人民實現中國夢。只有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吸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