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派簡介
全真派,道教太上玄門正宗。別稱全真教、全真道,亦稱金蓮正宗。是道教中的一大的宗派,有著“天下道士半全真”之說。該宗嗣太上老君遺教,秉東華帝君演教,承鍾離權和呂洞賓二祖傳教,開宗於輔極帝君王重陽。以全老莊之真、苦己利人為宗旨,並逐漸包容合併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等派,雖提倡“三教平等”但從未敢離道。
《紫微觀記》云:“貞元、正隆以來,又有全真家之教,鹹陽人王中孚(即重陽)倡之,譚馬邱劉諸人和之,本於淵靜之說,而無黃冠禳襘之妄,參以禪定之說,而無頭陀縛絆之苦,耕田鑿井,從身以自養,推有餘以及人,視世間擾擾者,差若省便然,故墮窳之人,翕然從之,南際淮,北至朔漠,西向秦,東向海,山林、城市、廬舍相望,什百為偶,貞佑襄亂之後,蕩然無紀綱文章,凱凱之民,靡所趣向,為之教者,獨自一家而已,是可知全真教之盛,眾生受益之巨,非深山潛修,獨善其身者可比。”
宗派概述
有全真教一門,從中又分南北二宗。昉於金,南宗先命,北宗先性。始於宋南渡,皆本之呂岩,岩又傳為二宗。而全真之名,立自王重陽。至於符籙科教,具有其書。正一之家,實掌其業。而今正一又有天師宗,分掌南北教事。江南龍虎、閣皁、茅山、三宗符籙又各不同,然道以術顯,術以載道,故大多以術法闡道、扶正驅邪、替天行道。
歷史上全真道與正一派無疑同屬道教,但開始互不認同原有各派。早間的《郝宗師道行碑》的碑文寫道:道家者流,其源出於老莊,後之人失其本旨,派而為方術,為符篆,為燒煉,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遠,其來久矣。追乎金季,重陽真君,不階師友,一悟絕人,殆若天授,起於終南,達於昆備,招其同類而開導之,鍛鍊之,創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苦己利人為之宗。……老莊之道矜是乎始合,重陽唱之,馬、譚、劉、丘、王、都六子和之,天下之道流祖之,是謂七真,師其一也。全真教它是弘揚老莊的,但對“符篆、燒煉”各派道法持否定態度。
元初,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真人以74歲的高齡,自山東崑嵛山西遊35000里,在中亞機遇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殺”的歷史性創舉與,獲得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為“神仙”,拜之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乃至所有宗教事務,為全真道乃至整個道教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經過尹志平、李志常相繼掌教,全真道進入鼎盛期,道門興旺,宮觀遍地。
元朝統一全國後,全真道南下傳教並與金丹南宗交流丹道。兩派有著共同的內丹理論淵源,南宗祖師陳致虛提出的“五祖七真”傳承系統得到共識。元惠宗時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併為一,真大道也融入全真道。元代,將併入全真教的張伯端一系所創立以內丹修煉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陳致虛)稱南宗,將王重陽所傳則稱為北宗。
當宋元時期全真道在北方發展時,南宋地區亦有專主內丹修煉的道派,稱作金丹派南宗。該派以張伯端為創始人 ,其特點是修煉時主張先修命,後修性。元朝統一江南後,南宗與全真道(北宗)合併,共尊東華帝君、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五祖,傳北七真(即全真七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南七真(張伯端、劉永年、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併後仍稱全真道,為後世道教的主要宗派。後來全真道內部又衍化出眾多支派,北宗七子亦各傳一派,其中以邱處機所傳全真龍門派最為昌盛。
王重陽羽化登真後,由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等陸續接任掌教。王處一曾應金世宗的邀請進宮講授道學。邱處機於1219年遠去西域行宮會見成吉思汗,大得推崇。贈給金虎牌、璽書,請他主持天下道教以及所有出家人的教務。邱真人回燕京後駐長春宮(即今北京白雲觀)開壇說戒,弟子四處立觀度人,弘道傳教,使全真道組織發展到極盛 。當時全真道宮觀遍布北方各省區,“雖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處機起,歷經尹志平、李志常兩任掌教,大約三十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國統一。此後,原同源異流而分傳於金與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漸認同、融合,至元代中後期,二宗合併的條件漸趨成熟。
在南宗大師陳致虛等人的推動下,二宗經過對祖師宗祀的研究,南宗最終併入全真道。合併後的全真道遂成為更大的道派,蓋過江南正一道而統領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對佛、道採取抑制、約束政策,對全真道支持較少,在此情勢下,統一的全真道漸次分解成諸多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馬鈺的遇仙派,宗祖譚處端的南無派,宗祖劉處玄的隨山派,宗祖丘處機的龍門派,宗祖王處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華山派,宗祖孫不二的清靜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別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陽派,宗祖鍾離權的正陽派,宗祖呂洞賓的純陽派,宗祖劉海蟾的劉祖派,宗祖王重陽的重陽派以及張三豐開創的武當派等。其中的全真武當派則得到了明朝以永樂皇帝為代表的大加推崇。它們的形成時間,最早在明代中後期,多數在明後。
全真道至元代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見、崇奉丘處機為契機,在丘處機及其弟子們的推動下,全真道發展至鼎盛。明末清初的著名道士抱一高士昆陽王常月真人,提出了“戒行精嚴”的修道思想,整頓教門,開創“龍門中興”,促進全真道一度復興。全真道在闡發內丹學方面成績斐然,有閔一得、劉一明、李西月、柳華陽等學者。在明清道教衰落時期,只有全真龍門派因王常月的闡揚,一度“中興”,而其他道教派別,例如正一派,則大都衰落不振。
宗派教義
全真教的教義總體來說,在煉養上祖述黃老,繼承了魏伯陽、鍾離權、呂洞賓的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平等,但認為儒、道、釋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實踐的原則是“苦己利人”。而且實行出家制度,道士不鼓勵婚娶。全真教除了繼承了中國傳統道家思想以外,更將符籙、丹藥、齋醮科儀等思想文化內容重新整理,為今時今日的道教奠下了堅實的根基。
該教教義受時代思潮影響,力主三教平等。修持以丹功為主,兼修外丹符籙,主張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認為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重陽祖師像唯一正道 ,除情去欲,明性見道,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證道成仙。規定道士須出家住觀,嚴守戒律,苦己利人。對犯戒道士有嚴厲懲罰,從跪香、逐出直至處死。金元之際邱處機嗣教時,全真道得到大發展。
宗派特點
全真道是金初在中國北方相繼興起的三個新道派之一,它與原有的道教舊派有顯著的不同。
全真思想
三教平等
王喆在山東所創之五會皆以“三教”二字冠首,規定以三教之經書《道德經》、《孝經》、《般若心經》為平等的標誌。他和七弟子的詩文中,三教平等言論更是俯拾皆是。如“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天下無二道,聖人不兩心”,“教雖分三,道則唯一”等等。
尤以融合本土老莊化的禪宗理論最為突出。馬鈺《神光燦》:“禪為宗,道為祖”;以南宗來說,白玉蟾祖師對朱熹予以極高的評價:皇極墜地,公歸於天,武夷松竹,落日嗚蟬。 ——《誨瓊玉蟾先生文集》卷六議朱文公贊》
出世思想
教義中,出世思想濃厚。在王嚞和七弟子詩文中,指出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獄”、“火宅”,夫妻恩愛為“金枷玉鎖”,勸人“跳出樊籠”,看破功名富貴,學道煉丹,以離“苦海”。
養生思想
養生思想可以歸結為尚實守常、保養神氣、性命雙修、內外兼行、合於大道二十個字。丘處機在養生思想尚實守常,不弄玄虛,表現於他一生的言行中。尹志平在《北游語錄》 中說:“有人勸長春師父少施手段,必得當世信重。師父不顧。至於再三,勸者甚益。師父大笑曰:‘俺五十年學得一個實字,未肯一日棄去。’”陳教友在《長春道教源流》中對此評之曰:“長春之成道遲者,非魯也,蓋由悟虛幻而臻平實也。……夫重陽之教名曰全真,真者誠也,長春特謙言之,謂學得一個實字耳。且其言曰,道釋皆用權,維儒家不用。然則重陽及諸真略示神異之跡者,權也;若長春則不肯用權,而獨全乎真者也。《道德經》云:‘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王弼註:‘朴,真也。’長春之學,以實為歸,斯老氏之正傳,而重陽之的裔矣。”
全真信仰
長生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它是區別於其他宗教的根本標誌。全真道的基本信仰也是如此。但是它和舊道派有很大的不同,舊道派大都認為,經過修煉,形、神皆可不死,故其信仰是肉體與精神一起長存,即所謂“白日飛升”。全真道則不然,它在成仙信仰上,不再追求“肉體不死”,只追求“真性”解脫和“陽神”升天。他們認為,人的肉體是要死滅的,人的真性或陽神則可以長存。王嚞謂:“修行須借色身修,莫滯凡軀做本求。假合四般終是壞,真靈一性要開收。”又謂“唯一靈是真,肉身四大是假”。因此他批評肉體長生的追求者,曰:“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今之人慾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劉處玄的《至真語錄》亦稱:“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又:“真我者,人之性也,……無形之道也。”“無形之道則真也。”“偽我,則養身之道,則假也。”因此在內丹修煉理論上,主張性命雙修。以澄心遣欲為真功,以明心見性為基礎。而不在全真明心見性只是入門,最終目的是為了識道。全真識道的境界要比明心見性之後的最高層次高或平等。
既然肉體是要死的,只有“真性”、“陽神”得到解脫後可以長存、升天,因而他們乃視人的肉體為桎梏,意欲其毀滅,以便真性、陽神的早日解脫。所以人們在重陽祖師及其弟子們的詩文集中,能見到許多破斥肉體、否定人生的言論。邱處機斥肉體為“臭皮囊”和“爛肉”,“一點如如至性,撲入臭皮囊,遊魂失道,隨波逐浪,萬年千載不還鄉。”“一團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一團膿,三寸氣,使作還同傀儡。”譚處端認人體“本是一團腥穢物,塗搽模樣巧成魔”。重陽祖師等又斥人體為“走骨屍”、“骷髏”。曾畫骷髏警馬鈺,又作《嘆骷髏》詩。譚處端云:“骷髏骷髏顏貌醜,只為生前戀花酒。”邱祖又謂“子羽潘安,泉下骷髏總一般”。又斥人生為“苦海”、“火宅”,視父子、夫妻親情為“冤業”。
邱祖稱“一念無生即自由”。重陽祖師進一步宣稱:“心忘念慮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他認為這種精神上超出“三界”的人,就像蓮根在淤泥而花在虛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雖然身居一室之內,卻“性滿乾坤”,謂之“法身”。“法身者,無形之相也,不空不有,無後無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長,用則無所不通,藏之則昏默無濟”。這裡所謂的“法身”,大概就是全真道所追求的那個不死的“真性”和“陽神”的形象,但它和佛教所謂的離言絕相的“法身”卻十分相似的。
先性後命的內丹學說全真道以修習內丹為成仙證真的基本法門,認為道教其他修煉術皆為“區區延年小術”,只有該派所倡的內丹術為“天上大道”。他們的內丹術淵源於鍾、呂,以性命雙修為基本內容但與道教南宗修持的路線相反,不是先命後性,以修命為主,而是先性後命,以修性為主。重陽祖師云:“賓者是命,主者是性。”邱祖稱:“吾宗惟貴見性,水火配合(指鍊氣修命--引者注)其次也。”又說該派內丹功是“三分命術,七分性學”。其《大丹直指》所述九節丹功,前三節為命術,後六節為性學。所謂先性後命,大略是教人先收心降念,做對境不染的明心見性功夫,使心定念寂,然後靜坐調息,按鍾呂派傳統內丹法程式,依次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全真道首領從這種先性後命、以性為主的基本路線出發,有時又宣揚一種以性兼命的丹法,謂只要修性,或直接煉神還虛,即可自然了命。《丹陽真人語錄》稱,做清淨心地工夫,“屏絕萬緣,表里清淨,久久精專神凝氣充,三年不漏下丹結,六年不漏中丹結,九年不漏上丹結,是名三丹圓備,九轉功成。”李道純《中和集》卷二《試金石》分所有丹法為三乘九品,以直接修性而自然了命之法為“最上一乘”之頓法。牧常晁《玄宗直指萬法同歸》卷二也分丹法為頓、漸二乘,稱直接修性者為頓法。很顯然,全真道這種先性後命、以性為主、或以性兼命的丹法是受禪宗影響很深的結果,故牧常晁稱之為“釋氏金仙之道”,可謂一語破的。
全真教規
全真道倡導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重陽祖師立教之初,令出家者須住庵修行,居住條件力求儉樸。《重陽立教十五論》謂:“茅庵草舍,須要遮形,……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為,大殿高堂,豈是道人之活計。”馬鈺祖師修道時,每日僅乞食一缽面,並誓死赤足,復不飲水,冬不向火。王處一祖師“曾於沙石中跪而不起,其膝磨爛至骨。山多礪石荊棘,赤腳往來於其中,故世號鐵腳雲”。丘處機祖師“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則一蓑,雖簞瓢不置也,……晝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隱隴州龍門山七年,如在磻溪時”。郝大通祖師於趙州橋下趺坐六年,持不語戒,兒童戲觸亦不動。“寒暑風雨,不易其處”。
丘處機奉答成吉思汗時稱:“學道之人,……世人愛處不管,世人住處不住,去聲色,以清靜為娛;屏滋味,以恬淡為美。……眼見乎色,耳聽乎聲,口嗜乎味,性逐乎情,則散其氣。”而氣散則體衰夭亡,死後還要沉於地為鬼”。重陽祖師規定:“凡人修道先須依此一十二個字:斷酒色財氣,攀援愛念,憂愁思慮。”
隨著組織的擴大,特別至元初進入鼎盛以後,原來簡樸的草庵,變成雕樑畫棟的大殿高堂,宮觀又擁有不少的田產,但是宮觀的管理制度和清規戒律卻隨之逐步完善。其制度和規戒,大部仿效佛教,制度之完整和實行的嚴格,在道教諸派中是首屈一指的。經過重陽祖師及其弟子們對全真道教義、教規以及理論方術等的全面闡釋後,使全真道具有了較新的面貌而屹立於諸道派中,為後來發展為道教兩大派之一打下了基礎。
全真修持
修煉理論
在成仙信仰和修煉理論上,指出舊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不實,追求“陽神”、“真性”不滅。揭示了人之肉體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的真理。《金關玉鎖訣》:“唯一靈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立教十五論》:“欲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劉處玄《至真語錄》:“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陰陽之外則其神不死也。”因此在內丹修煉理論上,主張性命雙修。以澄心遣欲為真功,以明心見性為基礎。而不在全真明心見性只是入門,最終目的是為了識道。全真識道的境界要比明心見性之後的最高層次高或平等。
修煉方法
在修煉方法上,主內丹修煉,兼修符籙,形成獨具特色的內丹理論。在教制教規上,要求道士出家住道觀,不鼓勵蓄妻室。為了規範道士言行,制定系統的清規戒律,督促道眾嚴格遵守。
而如單看經文表面則與釋教辭彙相同,然深究其意則有很大的區別,譬如心非是釋教之心,而指天道的別名天心。 再譬如空,也非釋教緣起性空之空,而多當無講或不究竟之無,全真之無不是沒有了,而是無不無,無有相依,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宇宙。讀者不可混淆錯誤宣傳,而辜負聖賢保存華夏文化與繼往聖絕學的良苦用心。
宗派源流
法脈源流
全真道北宗為太上老君傳於瑤池金母,金母傳白雲上真,上真傳東華帝君王玄甫,王玄甫傳正陽帝君鍾離權,鍾離權授純陽帝君呂洞賓和明悟帝君劉海蟾,呂洞賓授輔極帝君王重陽,重陽授北七真。全真道統自老子始,東華帝君王玄甫為全真道的始祖。北五祖即是王玄甫已降的五位祖師,即東華帝君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後經元世祖、武宗的詔封,王玄甫、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等遂被全真道北宗奉為“五祖”。全真道因有南宗北宗之分,王重陽等屬北宗,故名北五祖。
全真道南宗的道統譜系具南宋白玉蟾《題張紫陽薛紫賢真人像》載:“昔李亞以金汞刀圭火符之訣傳之鐘離權,權以是傳呂岩叟,岩叟傳劉海蟾,劉傳之張伯端。”白玉蟾三傳弟子鄧錡在《道德真經三解》中,載其師蕭廷芝所列“大道正統”,從浮黎元始天尊遞傳至華陽真人李亞,再遞傳正陽真人鍾離權、純陽真人呂岩、海蟾真人劉玄英,劉玄英分別傳重陽真人王嚞、紫陽真人張伯端。
道教自北宋之末,有南宗丹道的崛起,已極其明朗。到南宋時期,在北方的民族,長期受困於遼、夏、金、元的動盪局面,國家民族感情,與傳統文化精神交相激發,便有王重陽、丘長春師徒的全真道的建立,一變歷來神仙方士、符籙法術的道術,提倡敦品勵行,修心養性的漸修教化,成為黃河南北聲勢顯赫的新興道派,威名遠布。
他們與成吉思汗,及元朝開國之初的政策,並元代以後的道教,都有極大的關係。明、清以後的道教,即以全真道為其中堅骨幹,是為開北宗龍門派的翹楚。全真道的學理與方法富有儒家與宋代新興理學家的精神。他們生當衰亂之世,華夏丘墟,以民間講學道的姿態,盡力保持國家民族文化的元氣與精神,可謂用心良苦,功德無量。
宗派發祥
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在陝西的終南山下劉蔣村中,便出了一位為後世道教全真道的祖師王重陽。他原名中孚,字允卿。後來修道,改單名為嚞,字知名,道號曰重陽。他自幼便慷慨好義,文武雙絕。而且在二十歲左右,便中過進士,很有文名。
本傳稱:“當南宋建炎四年,金太宗天會八年,封劉豫為王,國號齊,改元為阜昌初年。撫治河外,不及於秦,歲屢餓,人至相食。時鹹陽醴泉,惟師家富魁兩邑,其大父乃出余以周之,遠而不及者,鹹來劫取,鄰里三百戶,余亦因侵之,家財為之一空。有司率兵捕獲,將置之法。師曰:鄉人餓荒,拾路所得,吾不忍置之死地。有司賢之,遂釋不問,人服其德。金海陵煬王正隆四年,師忽自嘆曰: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動心。予猶碌碌如此,不亦愚乎?”不久,便遇呂純陽化身的點化,就修道了。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王重陽在終南山鑿 活死人墓,坐於墓中。幾年後得道開悟,填活死人墓,遷劉蔣村結茅,與玉蟾和公、靈陽李公三人同居修煉。此時王重陽想起了醴泉縣再遇真仙呂祖時“速去東海,投譚捉馬”的啟示,乃於大定七年(1167)四月二十六日自焚劉蔣村茅庵,經北邙山上清宮,於閏七月十八日抵山東寧海州,開始了“投譚捉馬”的傳道生涯。
大定七年(1167)九月,邱處機自崑嵛山來謁於全真庵,請為弟子。王重陽為之訓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同年冬,譚處端環內出家。訓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
大定八年(1168)二月初八,馬鈺出家,訓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是日,玉陽真人王處一自文登牛仙山來,願為弟子,訓名處一。二月底,王重陽挈丹陽、長真、長春、玉陽入崑嵛山石門口,開煙霞洞居之。三月,廣寧真人郝大通來昆箭山出家,訓名大通,號恬然子。八月,王重陽掣五真人,自煙霞洞遷居文登縣姜實庵,立三教“七寶會”。
大定九年(1169)四月,王重陽引丹陽、長真、長春、廣寧遷居寧海州金蓮堂,途中至龍泉時,為查山玉陽公飛傘傳號。重午日,馬鈺妻孫不二詣金蓮堂出家,訓名不二,號清淨散人。八月,王重陽在寧海立三教“金蓮會”。九月,王重陽到登州福山縣立三教“三光會”,於蓬萊立三教“玉華會”。領丹陽、長真、長春西至萊州,化長生真人劉處玄出家,訓名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十月,於掖縣立三教“平等會”。
金帝徵召和奉詔大醮不論對王玉陽個人還是全真教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對王玉陽,“洞居九年”,受到皇家賞識,才華得以施展,理想得以實現,其個人威信和影響都達到頂峰,使這一時期成為王玉陽人生的黃金時代。同時,金帝徵召問道說明全真教已引起最高統治者的注意,全真教的發展走上第一個台階,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轉機。
從開創全真道的祖師王重陽的事跡看來,如果推開神仙的道業而不談,另從國家民族興亡的角度,來看衰亂時代中仁人志士的用心,便會使人發生無限的感慨。假使用歷史的觀點來追論,偉大的人們,有的在哲學上名垂萬古,有的在宗教上與天地同休,他們建立了不世的功業。但是,這些偉大的超人們,生當其時,沒有哪一個不是遭逢時世的衰亂,由於政治、社會衰敗的反應,而另覓人生究竟的道路而來的。至於藉此而寄情物外,將一片悲天憫人的血淚,灑向虛空的,其心尤可令人肅然起敬。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國,開始四處征伐,元代道士趙道一編著《王重陽傳》後的系語,他說:“皇不足則帝,帝不足則王,王不足則霸,霸又不足,則道之不幸也。至哉全真!傑生中土,轉澆漓以宗太朴,化頑獷以慕無為。一師倡之,七真和之。猗歟盛哉!時當今之有國也。力不侔於五胡,德弗逮於拓跋,綿綿之運,信罔有矣!然天啟玄元之教,俾福被於群生。斯道無喪,以至今日,全真之功也。”這一段的評語裡,他言下對於重陽真人師徒的推崇備至,也就是對於宋朝一代的人物,有不勝遺憾之嘆!
宗派興衰
全真道建立後的相當長段時間內,以其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和統治階級的支持,保持著向上發展的勢頭。與此同時,又保持著清楚的傳承體系和集中統一的領導體制。在金元時期,經歷了王嚞、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祁志誠、張志仙、苗道一、孫德彧、蘭道元、孫履道、完顏德明等十數代掌教的傳承。它整個發展的歷史,大略經歷了四個時期。
全真初傳
全真道從初建至金末,是初傳時期。王嚞經過多年努力,於大定七年(1167)把教派建立起來之後,於大定十年死於從山東返回陝西的途中。馬鈺嗣教,七大弟子分別在秦、翼、魯、豫等地修煉、傳教,而以馬鈺所活動的關陝一帶為傳播中心。尹志平《北游語錄》稱,馬鈺掌教時期,遵行“以無為為主”的教旨。所謂無為,指全真道的個人內修之“真功”,即以很大精力從事個人修煉,而不以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去發展教徒,營造宮觀。
此時期他們大多過著清修苦煉、雲遊乞食的生活。但卻逐漸吸引了一部分信徒,也贏得了一些中下層官吏的敬信和保護。此時與金廷上層統治者也無直接關係,組織規模和力量也比較小。自劉處玄於金大定二十六年、丘處機於金泰和四年(1204)相繼掌教以後,始逐漸重視創立宮觀和收徒活動。
《北游語錄》稱劉處玄遵行的教旨是“無為、有為相半”,至邱處機則“有為十之九,無為雖有其一,猶存而勿用焉”。所謂有為,即指創觀收徒活動。在此時期,他們以山東半島為活動中心,收了相當數量的信徒,建起了一批宮觀。從而引起了金廷的重視。大定二十七年,王處一被召至京,世宗問以養生之道。次年又召邱處機進京,命庵於萬寧宮之西,以便皇帝召見問道,並命他主持萬春節醮事。翌年,又召王處一。王抵京時,世宗駕崩,章宗即位命王處一為世宗設醮冥福。皇帝的一再徵召問道,抬高了全真道士的身價,促進了全真道的發展。
元好問《紫微觀記》描述了當時全真道傳播的盛況:“南際淮,北至朔漠,西向秦,東向海,山林城市,廬舍相望,什百為偶,甲乙授受;牢不可破。”明昌元年(1190),金廷“懼其有張角斗米之變”,“雖以惑眾亂民”為由,下令“禁罷全真及五行、毗盧”,但一直未能遏制其發展,以致“已絕而復存,稍微而更熾”。這樣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之後,全真道組織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它在魯、豫、秦、冀等地,已有了相當深厚的組織基礎。
全真鼎盛
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滅的數十年間,是中國大捷運騎縱橫、血火紛飛,生民塗炭的苦難年代,但也是全真道的鼎盛時期。鼎盛局面的積極推動者為邱處機,轉變的契機則是成吉思汗對他的召見。在金世宗、章宗兩朝(1161~1208),經過劉處玄、邱處機的努力,全真道在民間已擁有了較大勢力,金貞皊二年(1214),邱處機又應山東駙馬都尉之請,出而招安紅襖軍起義首領楊安兒的起義軍。
於是邱處機及全真道,成為蒙古、金、南宋三方交相爭取的對象,在金貞皊、興定(1213~1221)年間,三方先後派遣使臣徵召邱處機。邱處機審時度勢,鑒於金王朝行將滅亡,南宋十分屠弱,唯有蒙古力量方興未艾,乃作出:卻金使,謝宋聘,獨赴正在西征西域的成吉思汗之召的重大決定。他不辭年屆七十三歲的高齡,甘冒風沙大雪之苦,於1219年率十八隨行弟子登上征途,經歷兩年多的萬里跋涉,終於在1222年到達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內都庫什山)成吉思汗的軍營。成吉思汗對邱處機的到來慰勉有加,親自兩三次召見並作長談。邱處機對其所問為治之方及長生久視之道,皆作了仔細的回答。深得成吉思汗的禮敬,尊稱其為“邱神仙”。當他於1223年請準東歸時,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並敕免全真門下道士的差役賦稅。
1224年邱處機返抵燕京,被請住大天長觀(後改名長春宮),他頓時身價百倍,成為北方道教的風雲人物,所居長春宮從此成為全真道活動的中心。“由是玄風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學徒雲集”。邱處機乃不失時機地著手全真道的大發展工作。實際上,他早在西覲東歸途中,即大約在1223年五六月之某日,夜宿蓋里泊(撫州之豐利縣境內)時,就語其隨行弟子曰:“今大兵之後,人民塗炭,居無室,行無食者,皆是也。立觀度人,時不可失。此修行之先務,人人當銘諸心。”
故在此後,全真弟子們大建宮觀,廣收門徒的活動,就以空前的規模開展起來了。
全真道大建宮觀、廣收門徒的活動,從邱處機住長春宮起,一直持續到尹志平、李志常掌教期間。在這三十餘年裡,到底建了多少宮觀,收了多少門徒,現已難於詳考。僅就《順天府志》所引《析津志》和《元一統志》所記之宮觀作粗略統計,燕京及其附近地區即有宮觀百餘所,其中絕大部分為全真道宮觀,又皆屬邱處機至李志常掌教期間所建。其次,在河北、河南地區,李志柔及其弟子根據邱處機“立觀度人”的意旨,先後在河北的大名、磁州等地“起建大小庵觀殆三百區,化度道流稱是”。
劉志源也在大名路“建宮立觀,亦二百餘所”,“度門弟子三千餘人”。趙志源也在河北“大名、磁、相之間,度學者凡數百人,立庵觀十有餘所”。李志遠則在河南衛州胙城等地建立庵觀。又其次,在山東、山西地區,張志淵在山東“主東平鄆城白雲觀,度弟子千餘人,庵觀稱是”。潘德沖則在山西芮城縣建了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純陽萬壽宮,俗稱永樂宮。宋德方利用在山西平陽編《道藏》的機會,“猶假餘力,即萊州神山開九陽洞及建立宮觀,自燕至,凡四十餘區”。
薛知微也“度門弟子數百人”,“立觀度人於河東雲、應”之間。再次,在陝西、甘肅地區,於善慶(後改名志道)根據邱處機的安排,長期活動於陝西隴縣、鳳翔一帶,“詣門求度為道士者數百人,俱立觀院於鳳翔、汧、隴之間”。綦志遠在李志常掌教期間,提點陝西教事,曾“度門弟子數百人,建立宮觀二十餘所”。馮志亨在尹志平嗣教後之庚子年(1240),隨志平去陝西改葬王嚞的路途中,“自燕至秦三千餘里,凡經過道家宮觀,廢者興之,缺者完之,至百餘所”。
在邱處機的‘立觀度人‘的號召下,大約經過三十餘年的經營,全真道的宮觀、弟子遍布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廣大地區。《清虛宮重顯子返真碑銘》稱:“東盡海,南薄漢淮,西北歷廣漠,雖十廬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修武清真觀記》稱:“自邱往赴龍廷之召,……自是而後,黃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聲焰隆盛,鼓動海岳。”
後來儘管尹志平利用宗教的號召力擴大全真事業,但因其影響過大,卻引起元統治者的猜忌。因此在元憲宗時期的佛、道“化胡經”之爭中,元統治者持明顯的袒佛立場,使全真道在(憲宗八年和至元十八年)佛道大辯論中兩次敗北,予全真道以沉重的打擊。全真道發展的鼎盛局面,亦隨之宣告結束。
南北歸宗
自元憲宗八年(1258),全真道在《化胡經》鬥爭中失敗以後,處境十分困難,教徒的發展受到限制,齋醮被禁止舉行。中經張志敬、王志坦、祁志誠、張志仙四人相繼掌教,一直處於發展的低谷。直至成宗即位後的元貞元年(1295),始宣布大弛禁:“梗其道者(指權臣相哥)除之,取其業者(被僧人侵占的宮觀)還之”,方使全真道從艱難處境中解脫出來。
全真道的發展儘管有低谷,但並沒有停滯。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元朝實現了南北統一,為原在北方的全真道提供了南傳的條件,當然也為原在南方的道教南宗提供了北上的機會。據知,最早進入黃河以南傳道的全真道士是吉志通,他是陝西郃陽人。“師喬潛道及潘清容。博學多聞。後居武當山,十年不火食。”於中統甲子(1264)逝世。⒅喬潛道是馬鈺弟子,吉志通即是馬鈺之再傳。推其居武當山的時間,當在元憲宗時。
比吉志通稍晚,武當山又有魯大宥和汪真常相繼成為全真道士,此後全真弟子日眾,武當山遂成為全真道的重要據點。繼武當山之後,全真道繼續南傳至蘇、浙、閩、贛等地區,如居江蘇儀征的李道純(或謂居鳳陽盱眙),居浙江杭州的徐弘道、丁野鶴、黃公望,居浙江黃岩委羽山的趙與慶,活動於江西、福建一帶的金志揚、桂心淵,以及活動於江西、浙江、福建一帶的李珏至陳致虛一系等。他們大多是南宗道士而加入全真道者。
全真道的南傳,使原來互相隔絕、但卻同源於鍾呂金丹派的南、北二宗(南宗與全真道)增加了接觸的機會。由此經過接觸,彼此認同,逐漸產生了合為一宗的要求,特別是組織鬆散、勢力弱小的南宗更有會歸全真道的願望。為了使二宗合為一宗,必須對二宗原來各自尊祀的祖師傳系作必要的調整,使之合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祖師系統,以便合宗後共同崇祀。這是二宗合併必不可少的工作。在這過程中,陳致虛是積極的推動者,他根據二宗已有的成說,在《金丹大要》和《金丹大要列仙志》中,提出了如下的祖師系統:
這種安排,顯然是抬高了北宗,降低了南宗,但在當時元室已封王玄甫、鍾離權、呂岩、劉海蟾、王嚞等為“真君”、“帝君”的條件下,這是最好的安排,故終被雙方所接受,完成了二宗的合併。時間大約在元代中後期。全真道除合併南宗以外,元代中後期又合併了真大道、樓觀道和部分淨明道,成為唯一的一個丹鼎大派,與符籙大派正一道平行發展。
自元成宗即位,解除了對全真道的禁令以後,苗道一、孫德彧、蘭道元、孫履道、完顏德明等相繼掌教。自苗道一起、每任掌教皆授封為真人、演教大宗師、知集賢院道教事。這是除玄教以外,其他道派掌教皆未獲得過的褒封。他們在此褒封寵遇下,都相繼由清靜恬淡之士變為道官。他們所居之地,早已不是王嚞為之設計的遠離塵囂的茅庵,而是置諸京城的雕樑畫棟的豪華宮室。平時所為,除為皇室建齋祈福外,則是忙於與通顯豪家相往還。陳垣先生稱全真道上層的這種變化為“末流之貴盛”。上層貴盛了,教務隨之卻退步了。前期人才濟濟的景象不存在了,漸顯出人才凋零的景象,前期那股朝氣不見了,漸顯出衰老的暮氣來。
全真衰落
入明以後,全真道步入衰落時期。這有它本身活力大半喪失的原因,也有明王朝所施政策的原因。明太祖為《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所作的御製序文中說:“禪與全真務以修身養性,獨為自己而已;教與正一專以超脫。特為孝子慈親之設,益人倫,厚風俗,其功大矣哉!”表現出只支持正一,不支持全真的意向。後來的實際作法確是如此。朱元璋及其繼任者召見的大多是正一天師及其門徒,道錄司各級道官也大都以他們充任,全真道士被召見和受委任者極少。全真道首領並不住在白雲觀,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
在上述情況下,全真道分裂為諸多小派進行獨自的活動,其正宗為“七真派”。即宗邱處機的龍門派,宗劉處玄的隨山派,宗潭處端的南無派,宗馬鈺的遇仙派,宗王處一的嵛山派,宗郝大通的華山派,宗孫不二的清靜派。其中以龍門派勢力最大,記載也較多,其餘六派所知甚少。
至清初,龍門派經王常月之中興,龍門派更盛於其他各派。除此全真嫡系七派外,又有明初張三豐所傳的支派,萬曆間陸西星所傳內丹東派,清嘉、道間李西月所傳內丹西派,蓋皆屬全真道之旁系。以上派系再經繁衍,在明清時期,又分化出更多的小派。據《諸真宗派總簿》所載,即有八十六派,(含全真、正一兩系),每派均有取名排輩用字。派系分衍愈多,並不表明道教的強大,恰恰反映它的衰微。
全真祖師
王重陽(1112—1170年),始名中孚、字允卿,後改名嚞,字知明,號重陽。少時醉心武學,後經呂洞賓傳道度化,遂擯棄妻子兒女,學道成仙,創立了全真教,被尊為重陽帝君。
祖籍陝西鹹陽大魏村,出生於庶族地主家庭,後遷終南縣劉蔣村。幼好讀書,後入府學,中進士,系京兆學籍。金天眷元年(1138),應武全真教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憤然辭職,慨然入道,隱棲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棄家外游,自稱於甘河鎮遇異人授以內煉真訣,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時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號“行菆”,自居其中,潛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圓,遷居劉蔣村。七年,獨自乞食,東出潼關,前往山東布教,建立全真道。
其善於隨機施教,尤長於以詩詞歌曲勸誘士人,以神奇詭異驚世駭俗。在山東寧海等地宣講教法。同時,先後收馬鈺、孫不二、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郝大通、王處一為弟子,遂後建立全真教團。收弟子7人,後世稱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攜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4人返歸關中,卒於開封途中。
葬於終南劉蔣村故庵(今陝西戶縣祖庵鎮)。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從來一祖風”的融合學說。全真道內以《道德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必修經典,認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靜定、心地清靜便是修行的真捷徑。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籙,不事黃白煉丹之術。
其羽化後三年間,全真道傳教範圍波及關中、河南、河北、山東大部分,遍於社會上下各階層。在組織上、理論上為全真道的興盛發展奠定了基礎。金章宗賜庵名為靈虛觀,元太宗加封為重陽萬壽宮(即重陽宮),全真道尊為祖庵或祖庭。
道教分南北兩派,南派為舊教,稱為正一派,北派即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王重陽修道十一年,主要在山東寧海一帶傳教,共收入門弟子七位,號封“全真七子”。分別為長春子邱處機、丹陽子馬鈺、清真散人孫不二、長真子譚處機、長生子劉處玄、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其時以丘處機為首的全真派在元朝倍受恩典,從而使道教也倍受尊崇,道教曾被封為國教。因而,金元年間,新道教全真教備受推崇,道觀遍及大江南北。
全真宗師
道教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即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因其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過貢獻,被尊為北宋真人,並得到元世祖的詔封。他們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師承王重陽三教合一思想,雖各創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大致相似。
馬丹陽
馬丹陽,初名從義,字宜甫,一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漢扶波將軍援之後,本扶風人,五代兵亂遷寧海。世業儒,祖覺,字翠叟,至孝,通五經,父師揚,字希賢。儀觀修偉,沉靜有度量,以孝義稱。
母孕夢麻姑賜丹一粒吞之,覺而分瑞,太宗天會元年五月二十日生。師兒時常頌乘雲駕鶴之語,及長為儒而不思進取。大定十年七月馬丹陽祖師與鄉人戰師飲於范明叔怡老亭,酒酣師題詩云:“抱元守一是工夫,懶漢如今一也無。終日吃杯暢神思,醉中卻有那人扶。”後重陽師自終南來,逕入怡老亭,戰師問:“布袍竹笠冒暑東來何勤如焉。”曰:“宿緣仙契有知己之尋。”既食瓜即從蒂而食,問其故曰:“甘從苦中來。”問從何處來,曰:“路遠千里,特來扶醉人。”馬祖默念言:“予從前所有醉中人扶之語,何以得知。”因問何名為道,曰“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時。”
後馬丹陽師從重陽祖師,得祖師九轉還丹功夫(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轉還丹之訣)。後來馬祖居東亭,牆外有林檎一株,枯已久矣,四月四日,師從環汲水以沃之復活。因作異術記。芝陽道友崔公,閱其文疑其過情。遂於四月移竹兩叢,松一株於全真庵以移植,不時枝葉皆黃萎。崔啟師曰:“此竹松可活否?”師答詩云:“窗外不惟君子綠,庵前又喜大夫青”之句。遂令門人於知一,去其黃葉,以滌面水溉之,不旬日榮茂如初(甘泉潤物,變朽回春)。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及《金蓮正宗》:“大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贈丹陽抱一無為真人。後改動為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
譚處端
譚處端,名玉,字伯玉,後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乃王重陽祖師所授之也。世為寧海人,金太宗天會元年三月一日生,生而骨相不凡,六歲偶墜井,其家人急救之,則安坐乃上出之,無所傷。
世宗大定七年聞王重陽祖師在馬丹陽家。逕往乞備門弟子。得到重陽祖師四句真言詩一首而契身於道(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後譚祖東遊抵陽武縣北,夜見北斗交換,星如車輪。及呼道眾觀之,其星尚如雞卵,動搖不定。久之復故,師念聖號甚勤。衛州淇門鎮石孔里問師持念之故。
師云:“眾亦宜念,今歲當有大水之災。眾莫之省,是年河決……”後九年於黃縣盧山延真觀悟道成真(衛州變化,坐十載以成真)。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贈長真雲水蘊德真人。後改動為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
劉處玄
劉處玄,名處玄,字通妙,長生其號也。金熙宗皇統七年七月生於東萊之武官莊。其先九世,孝友相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朝廷旌其門閭特免本郡諸役……母王氏夜夢白衣翁平出西南指之,有玉樹而四枝各有一金葉。令取其一曰:“他日異人,意將取之。”葉自墜於手,視之則金蟬飛起而復投於口中,翁失所在。
十月三日師乃生,是夜紫氣二道,從太基山橫貫其家,師自幼而孤,事母以孝聞。金世宗九年春於鄰居壁間人所不及處得二頌,其墨尚濡。末句云:“武官養性真仙人,須作長生不死人。”是年九月,王重陽祖師與其徒馬丹陽、長真自東而來,師與母但往參謁祖師,一見之問:“汝解壁間語否?”師不言,四人相視而笑,正所謂“目擊道存之妙也”。又言王重陽祖師愛其殷勤,美其專精,顧其神采之不群。乃嘆之曰:“松之月,竹之雪,故不受於黃塵。”故賜之詩曰:“釣罷歸來又見鰲,已知有分例先曹。明榔相喚知予意,濯出洪波萬丈高。”是年劉二十三歲(壁間墨跡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異)。
後劉師居洛陽市中土地廟,不語三年。俄遷城東雲溪洞,徒眾日集,忽指地云:“中有井三。”鑿之二丈余得,下貫源泉。人問何以知之。曰:“曩世所居也二十年。”師指庵右馮氏園曰:“此吾身後之緣。四十年後園之松柏死,炁水西流其地,當不售而得之。”乃磨一碑埋於中。後果應驗(三井有多生之記,一時著顯化之功)。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褒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後改動為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
邱處機
邱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民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
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1227年(正大四年),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世人稱奇。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邱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
王處一
王處一,寧海東牟人,玉陽其號也。金熙宗皇統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母周氏夜夢紅霞繞身驚寤。是日乃生。甫七歲,嘗氣絕仆地,移時方蘇。母驚問:“汝何為而若是?”曰:“但知熟寐,不知其他。”師因悟生死之理。少年時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於盤石之上,呼之使來,預言,他日必揚名帝闕,為道教宗主。
弱冠或告以婚事,笑而不應。世宗大定八年在文登牛仙山居,人告以王重陽祖師到,即謁全真庵請為門弟子。次年遷居查山雲光洞,王重陽擲傘二百里傳書,依傘上“全陽子”三字而封之(石上談玄,空中飛蓋)。
後遨遊齊魯,大著神異,度人驅鬼,起死回生。金主詔赴,九問九答,大副宸衷,隆禮有加。亦曾多次奉旨建醮、祈雨。遇妒嫉,賜以鳩飲之,乃歸。入池不死,發盡脫落,不能受冠。歸後丁巳年四月二十二日飛升。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賜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人。後於武宗時加封為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俗稱侖山王祖,留傳侖山派。
郝大通
郝大通,字太古,山東寧海人,廣寧其號也。金熙宗天眷三年正月初三生。初名璘,號恬然。世為宦族。據《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言其少孤事母至孝,有出塵修真之志,好讀易,曉卜筮。夢神人示以周易秘義。由是洞曉陰陽律歷卜巫術。厭紛華而樂淡薄,隱德於卜筮之中。
後“遂行至岐山,遇神人復授以易之大義。十五年坐沃州橋下而不語。”世宗大定三年,遇重陽祖師於寧海州,背坐於石,郝曰:“請先生回頭!”重陽祖曰:“君何不回頭?”郝忽驚異!遂拜為師。翌日晚於朝元觀付以二詞。言下領悟,如走萬里迷途一呼知返。次年母終,遂棄家尋師,八月三日從祖師。入崑崙煙霞洞請列門弟子中而求法焉,受道真訣。
二十二年居真定升堂講演,遠近來聽者常數百人,有人問答歌詩,周易參同演說圖象(卦圖斯演,至道大成)。晚年又寫了《太古集》一書,以卦圖敘述得道成仙的秘訣(早窮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訣)。後乃成仙。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賜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後武宗時加封為太古廣寧通玄妙極真君。世稱華山郝祖,流傳華山派。
孫不二
孫不二,號清淨散人。寧海豪族孫忠翊之幼女也。金太祖天輔二年戊戌春,母夢七鶴舞於亭,一鶴漸入懷,覺而有娠,至己亥正月五日乃生。孫姑性慧聰明,溫和慈善,柔淑貞懿之態,嚴於禮法,挺乎自然。
長適馬丹陽,克盡婦道,生三子。因夫拜重陽祖為師,築全真庵學道。重陽祖欲度仙姑,乃顯神通:如大醉徑造內宅,臥於孫姑寢室,孫姑責其非禮!怒鎖房門,使仆呼夫歸。告之。丹陽曰:“師與我談道,不離己席,豈是有事?”及開鎖,見室已空,同往道舍,見師正濃睡!於是孫姑竟加篤信,遂亦拜重陽祖為師;師授以天符雲籙秘訣。夫妻敬之若神,事之若君。
後孫仙姑從風仙姑居洛陽下清宮之風仙洞乞食度日,垢面蓬頭,以穢污而遠世魔。內修仙道,外隱仙跡,七年乃成(清淨散人,探玄得道)。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言,一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奄然而化,香風散漫,瑞氣氤氳,竟日不散。時丹陽居寧海環堵中,俄聞仙樂駭空,仰而視之,見仙姑乘彩雲而過,仙童玉女旌節儀仗擁導前後,府而告丹陽:“吾先歸蓬島侍君也。(蓬萊仙路,億劫獨持)”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續編》大元至元已已正月褒賜清淨淵真順德真人。後元世祖時敕封為清淨淵真玄虛順化元君。俗稱清淨孫祖,流傳清淨派。
“布袍竹笠冒暑東來”、“十五年坐沃州橋下而不語”、“乞食度日,垢面蓬頭”,這些便是七真們的真實寫照。能有金闕陳情、玉爐焚香的莊華,亦有蓬頭垢面乞食度日的困窘,然均能以平常心安然處之,不礙修仙之志。
歷任掌教
回首王重陽創教至今的八百年來,全真道沐風櫛雨,與世浮沉,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尤其是全真道的歷代宗師們,更是屹立潮頭,執掌著全真道教發展的方向。從王重陽棄家修道,焚庵東行,投譚捉馬,招徒布道,立會創教,力行全真;到馬丹陽力挽危局,開肇門風,團結眾師弟,鞏固、發展教務。譚處端力倡在家修行,使全真道更合民情。劉處玄廣建宮觀,大行齋醮,促使全真道向積極入世修行轉變。至丘處機,萬里西行,一言止殺,救萬民於水火,自此,全真教盛極一時,丘處機的聲譽亦登峰造極。
尹志平寵膺上命,簪裳接跡,宮觀相望,撫慰遺民,群盜羅拜受教,悉為良民,雖遐方遠裔,深山大澤,皆有其人。又命編纂《道藏》,全真道的鼎盛局面得以繼續發展。李志常體含妙用,動應玄機,通明中正,價重一時。其後,王志坦、張志敬、祁志誠、張志仙等苦心經營。直至成宗即位後的元貞元年(1295),全真道再振玄威。至苗道一,元武宗在至大三年(1310),加尊全真教的祖師和重要弟子,北五祖由真君升帝君;北七真由真人升真君。其後,孫德彧、蘭道元、孫履道、完顏德明等相繼掌教。自苗道一起,每任掌教皆授封為真人、演教大宗師、知集賢院道教事。大約在元代中後期,南北歸宗,又合併了真大道、樓觀道和部分淨明道,成為唯一的一個上層丹鼎大派。
全真道歷任掌教真人
第一任:王重陽(1167-1170年掌教)
第二任:馬丹陽(1170-1183年掌教)
第三任:譚處端(1183-1185年掌教)
第四任:劉處玄(1189-1203年掌教)
第五任:丘處機(1209-1227年任掌教)
第六任:尹志平(1227-1251年任掌教)
第七任:李志常(1251-1256年任掌教)
第八任:張志敬(1256-1271年任掌教)
第九任:王志坦(1271-1272年任掌教)
第十任:祁志誠(1272-1285年任掌教)
第十一任:張志仙(1285-1308?年任掌教)
第十二任:苗道一(1308-1311年任掌教)
第十三任:常志清(1312-1313年任掌教)
第十四任:孫德彧(1313-1320年任掌教)
第十五任:蘭道元(1321-1323年任掌教)
第十六任:孫履道(1323-1328年任掌教)
第十七任:苗道一(1328-1335年任掌教)
第十八任:完顏德明(1335-1362年任掌教)
三大祖庭
全真道派三大祖庭為永樂宮、重陽宮和煙霞洞。
永樂宮
永樂宮,位於芮城縣城北約三公里處的龍泉村東,全真三大祖庭之一,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國都城遺址上。這是一處在國內外得有影響的古建築,它以壁畫藝術聞名天下。這裡的壁畫,是我國現存壁畫藝術的瑰寶,可與敦煌壁畫媲美。
永樂宮,原來一處道觀,是為奉祀中國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建,原名“大純陽萬壽宮”,因原建在芮城鎮永樂鎮,出被稱為永樂宮。永樂宮系元代定宗貴由二年(公元1247年)動工興建,包括彩繪壁畫在內,元代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遷)竣工,施工期長達110多年。
永樂宮內,宮宇規模宏偉,布局疏朗。除山門外,中軸線上還排列著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這些元代建築,是我國古建築中的優秀遺產。在建築總體布局上風格獨特,東西兩面不設配殿等附屬建築物,在建築結構上,吸收了宋代“營造法式”和遼、金時期的“減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
永樂宮原名為“大純陽萬壽宮”,因建於芮城縣西南二十餘公里的永樂鎮,因而被稱為永樂宮。純陽者,唐代道士呂洞賓之道號也,因呂洞賓是永樂鎮人,唐代即在此地興建了呂公祠,這就是永樂宮的前身。
現存的永樂宮主要建築為一門三殿,一門為龍虎殿,也就是無極門,三殿為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
三清殿是永樂宮最為宏偉的的主體建築,殿內供奉著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清殿又被稱為無極之殿,源於道教以“三清”為“無極至上”的緣故。三清殿雄偉壯觀,殿頂的琉璃製品製作精美,色澤鮮麗,光潔如新,殿脊兩端的鴟吻作巨龍盤旋之勢,形態優美自如,據說高達三米之巨。
純陽殿里供奉著呂洞賓,重陽殿里供奉著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和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因為道教內部嚴格的等級觀念,它們與無極殿的規模有著明顯的差別。永樂宮三大殿均是元代建築的佳作,是研究宋、元建築結構演變過程的重要的實物例證。比永樂宮的建築更為珍貴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傑出的壁畫藝術,永樂宮壁畫的精華,是無極殿內的《朝元圖》,它的作者是元代河南畫家馬君祥及其弟子們。
永樂“大純陽萬壽宮”,即後來的永樂宮,因是呂洞賓和王重陽的修煉地,所以被全真教視為祖庭之一。永樂宮中的重陽殿就是供奉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的殿堂,殿中壁面描寫了王重陽一生的事跡,精妙多彩,不愧傳神之筆。
重陽宮
重陽宮,是天下道教祖庭,全真派聖地,又稱為重陽萬壽宮、祖庵,享有“天下祖庭”、“全真聖地”之盛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祖庵鎮,距離西安市中心西南40公里。各類建築共占地1.0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29.2平方米,紀念塔建築面積105.6平方米,附設建築面積222.5平方米。重陽宮是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其教為全真。其弟子丘處機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興盛。重陽宮從而成為全真教祖庭。1956年,重陽宮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戶縣文化館組織實施集中重陽宮零散碑石至玉皇殿舊址,建成重陽宮祖庵碑林。
“文革”期間,重陽宮道士被下放祖庵北街生產隊勞動,“老君殿”被拆除,重陽墓遭毀,宮觀備受冷落。1973年建碑廳11間,使碑石得到妥善保護。1979年,徵用祖庵北街村地3.14畝,修建圍牆;1980年成立重陽宮文管所(後交道教協會管理年);1982年,修葺祖師殿、靈宮殿,並改建耳門;1986年,新建飛檐翹角仿古式重陽宮山門;1993年,台胞黃勝德捐款修建王重陽紀念塔一座;1998年由香港青松觀侯寶垣大師等捐資上千萬元修復的重陽寶殿和鐘鼓二樓,為重陽宮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和旅遊內涵;2001年,祖庵重陽宮碑林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接受捐刻的“道德經”碑石立於山門左側。
煙霞洞
煙霞洞,位於崑嵛山西北隅,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全真教“ 煙霞洞”三個大字。洞內供奉著“七真人”雕像。洞外,峰巒環抱,壑谷幽邃,杉柞掩映,危岩矗立,石徑迴繞,逶迤多姿,奇秀壯觀。每當陰霾天氣,山頭白雲繚繞,滴翠浮青,雲海如浪,煙霧繚繞,並時有霞光出現,或明或暗,宛若煙霞縹緲,景色奇絕。古人詩云“青天重疊水潺,聞到此處別有天。洞裡仙人何處去,煙霞風景自年年”。此洞僻靜清幽,背山傍水,藏風聚氣,歷來成為道人居士潛心修煉、講道闡玄之處。
金大定七年(1167),鹹陽道士王重陽自終南山雲遊東下,聚徒講道於煙霞洞中,並收丘處機等七個弟子,號稱“北七真人”,以此為中心,在寧海(牟平)、文登、萊州等地傳道,創立了道教中的一個新的宗派——全真派。煙霞洞即成為創立教派的“洞天福地”。“七真人”中以丘處機最為有名,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為國師,尊為“神仙”,成為統領全國道教的一代宗師,使全真教得以在全國盛行。煙霞洞,神清觀是全真教的祖庭,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國道教宗奉的聖地。如今,金庸武打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的“全真七子”石雕像、銅碑、聖旨碑、丹井、“七真”墓保護完好。
中國道教派系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箍的宗教。創立於東漢順帝時期。在文化傳統上,道教承傳了華夏古代的傳統禮樂文明。現在,就讓我們去學習有關道教的知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