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譯叢:現代世界的誕生

全球史譯叢:現代世界的誕生

《現代世界的誕生 1780-1914年》是近年頗受好評的一部歷史學著作。它研究的時段是從中古向現代過渡的時期,或稱“早期現代時期”。它從全球史的立場出發,提出這樣的觀點:世界日益走向全球化,導致封閉的古代世界向現代世界過渡。全書不僅涉及全球各個地區,還涉及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個領域。現為重要的是,除了歷史敘述和分析外,作者還就古代世界向現代世界的過渡,提出了自己的解釋模式,從而使本書不同於一般歷史著作,其自身更具理論意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全球史譯叢:現代世界的誕生(1780-1914)》是近年頗受好評的一部歷史學著作。它研究的時段是從中古向現代過渡的時期,或稱“早期現代時期”。其內容輕鬆涵蓋了各大洲,勾勒了現代世界誕生的圖景。豐富而細膩的歷史細節並不能遮蓋作者為這種新世界史建立的標準……總之,它是一部輝煌的全球史。

作者簡介

Christopher Alan Bayly (1945年生於英格蘭,Tunbridge Wells) 是一名英國歷史學家,出要研究印度,大英帝國和世界歷史。在牛津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在劍橋大學擔任教授,同時也是大英博物館的理事之一。在2007年,因其對歷史學的貢獻被授予爵位。
夏繼果,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方向為全球史、西球中世紀史和英國史。主要著作有:《伊莉莎白二世時期英國的外交政策》(商務版);譯著有:《12世紀文藝復興》(上海世紀版)、《現代世界的起源》(商務版)。專業英語水平較高,有豐富的英語歷史著作的翻譯經驗,所翻譯作品為學術界認可。

圖書目錄

致謝
凡例
導言
本書的結構
問題一:“第一推動力”和經濟因素
問題二:全球史與後現代主義
問題三:持續的“現代之謎”
適應標準:生活習慣
從外部建立聯繫:交流與複雜性
第一部分舊體制的終結
第一章舊體制與“早期全球化”
農民與地主
不同的政治
在國家邊緣的權力
新政治模式的先驅
“全球化”的史前史
古代與現代早期的全球化
前景
第二章從舊體制到現代化的進程
最後的“大馴化”與“勤勞革命”
非洲—亞洲物質文化、生產與貿易的新模式
非洲—亞洲“勤勞革命”的內外局限性
貿易、金融和革新:歐洲競爭的優勢
積極的、愛國主義國家的發展
愛批評的公眾
亞洲和非洲公眾的發展
結論:“後退”、落伍與危機
前景
第三章匯合的革命(1780—1820年)
當時人對世界危機的沉思
1720—1820年世界危機的簡明剖析
侵蝕國家的合法性——從法國到中國
現代左派和現代國家的意識形態起源
民族性對國家和帝國
第三次革命:全世界文雅的商人
前景
第二部分孕育中的現代世界
第四章在世界革命之間(1815—1865年)
評估“國家遭受的破壞”
英國的海上霸權、世界貿易與農業的復興
移民:一個安全閥
在“新世界秩序”中的失敗者(1815—1865年)
混雜合法性的問題:它是誰的國家
國家贏得力量,但並不足夠
亞洲的合法性戰爭:一個總結性陳述
亞洲革命的經濟與意識形態根源
歐洲的飢餓和反叛年代(1848—1851年)
作為全球事件的美國內戰
一致還是不同
回顧爭論
第五章工業化與新城市
歷史學家、工業化與城市
工業化的進步
貧窮與工業的缺乏
作為生產、消費和政治中心的城市
全球危機的城市影響(1780—1820年)
新城市的種族和階級
工人階級政治
全球城市文化及其批判者
結論
第六章民族、帝國與族裔(1860—1900年)
民族主義的理論
民族主義何時產生
誰的國家
使民族主義永存:記憶、全國聯繫和印刷
從社會到民族:歐亞帝國
我們關於民族主義的立場
無國家的人民:迫害還是同化
帝國主義及其歷史:19世紀晚期
“新帝國主義”的維度
一個民族國家的世界?
早期全球化的繼續
從全球化到國際主義
實踐中的國際主義
結論
第三部分帝國主義時代的國家和社會
第七章現代國家的神話和技術
現代國家的方方面面
國家和歷史學家
國家的界定問題
現代國家形成:地理角度
合法的要求和權力的象徵
國家的資源
國家的社會職責
國家的工具
國家、經濟和民族
資產負債表:國家取得了什麼成就?
第八章自由主義、理性主義、社會主義和科學的理論與實踐
思想史的發展情境
正義共和國的腐敗:一個經典主題
世界各地的正義共和國
自由主義和市場的出現:西方例外論?
自由主義和土地改革:激進理論和保守實踐
自由貿易或民族政治經濟?
代表人民
世俗主義和實證主義:國家之間的類同
社會主義的接受及其地方反響
全球背景下的科學
世界範圍內的專業化
結論
第九章宗教帝國
同代人眼中的宗教
近期史學家的觀點
新風格宗教的興起
宗教統治的方式:動因和局限性
宗教權威的正式確立和“帝國”宗教的創立
確定教義和儀式
“帝國”宗教內外邊疆的擴張
朝覲和全球化
印刷術和宗教的傳播
宗教建築
宗教和民族
結論:時代的精神
第十章藝術和想像的世界
藝術和政治
全球範圍的藝術雜交和統一
平衡力:市場、日常生活和博物館
新興的民族藝術(1760—1850年)
藝術和人(1850—1914年)
西方之外:適應和附屬
建築學:城市的鏡子
向世界文學發展?
結論:藝術和社會
前景
……
第四部分變化、腐朽和危機
注釋
文獻目錄
索引
譯後記

名人推薦

一部真正的全球史,一部內涵豐富、內容廣博的歷史學著作:其內容輕鬆涵蓋了各大洲,勾勒了現代世界誕生的圖景。豐富而細膩的歷史細節並不能遮蓋作者為這種新世界史建立的標準……總之,它是一部輝煌的全球史。
——約翰·布魯爾,《星期日泰晤士報》
貝利的博學和其對現代世界誕生的全球性陣痛的生動描述,不僅是對歷史學著作的里程碑式的貢獻,而且,可以這么說,真正有助於全球化和世界秩序爭論的開展。這部著作值得歷史學者、外交政策精英以及爭論各方認真研讀。
——科林·基德,《倫敦書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