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制國家的議會對政府(內閣)表示不信任的議案。議會監督政府的一種具體形式。又稱不信任決議案。它通常是在議會不同意政府(內閣)的政策和施政方針時提出。議會如果通過不信任案,政府(內閣)必須總辭職,或者依法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改選,由新的議會決定政府(內閣)的去留。
相關詞條
-
內閣
內閣一詞是政府高級官員代表政府各部門商議政策的組織。內閣在明朝時期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並不參與決策。西方的內閣制的內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產...
制度起源 內閣種類 歷史源流 建立 -
不信任案
不信任案是民主國家在公民行使權力中的結果,又稱不信任決議案。它通常是在議會不同意政府(內閣)的政策和施政方針時提出。議會如果通過不信任案,政府(內閣)必...
-
內閣[漢語詞語]
內閣是一些國家中央政府的一種組織形式。在議會內閣制國家中,內閣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某個政黨或政黨聯盟聯合組成,由國家元首任命。內閣淵源於英國由貴族組成的...
起源 西方 日本 中國 -
日本內閣
日本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由日本首相(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組成,行政權不屬於個人,而屬於統一體的內閣。內閣總理大臣由天皇根據國會的提名任命 ,...
簡介 歷史沿革 行使職權 第98任內閣 歷任內閣 -
蘇聯內閣
隸屬於蘇聯總統的執行和發布命令的機關。它是蘇聯最高國家管理機關。1990年12月根據第四次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關於修改和補充蘇聯憲法的法律,由蘇聯部長...
組成 職權 蘇聯各部 配圖 相關連線 -
責任制內閣
責任制內閣形成於18世紀前期,初始於英國。是根據英國君主立憲制,下院議員由選民普遍直接選舉產生,由國王任命在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為首相,由首相提出...
形成 介紹 -
英國責任內閣制
得到議會的信任,除非議會表決通過不信任案) ,內閣成員也要充分地互相信任...定義內閣,英文為“cabinet”,原意是密室。18世紀以前,英國...(cabinet)開會,商討國家大事,這是英國現代內閣的起源。責任內閣制...
定義 形成發展 主要作用 制衡特點 發展趨勢 -
日本憲法
,民主、自由的內容有限,天皇擁有絕對的大權,而且默許軍部享有獨立於內閣...。1882年,伊藤博文等人出使西歐考察歐洲各國憲政。1885年,設立內閣...的繼承】皇位世襲,根據國會議決的皇室典範的規定繼承之。第三條 【內閣對天皇...
特點 演變歷史 全文 現今實行 修改完善 -
日本眾議院
。當眾議院通過內閣不信任案,而內閣若十日以內不解散,則眾議院必須總辭...議院通過對內閣不信任案或否決了信任案,而此後10天內眾議院又未被解散...內閣不信任案(或否決內閣信任案)時,內閣若十日以內不解散眾議院則必須總辭...
簡介 詳解眾議院 兩院制 國會議員 參議院、眾議院、國會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