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電力培訓學院赤峰分院

內蒙古電力培訓學院設有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電子數控、電廠熱電設備運行與檢修、電力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火電廠集控運行、煤炭深加工與利用(煤化工工藝方向)、電工、風力發電、機電一體化、電子技術套用、機械工程、信息工程等13個專業。教育教學在自治區處於先進水平,形成了以中職教育和職後培訓為主、兼容成人函授教育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內蒙古電力培訓學院赤峰分院
內蒙古電力工程職業技術學校
內蒙古電力培訓學院設有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技術、電子數控、電廠熱電設備運行與檢修、電力工程及自動化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火電廠集控運行煤炭深加工與利用(煤化工工藝方向)、電工、風力發電、機電一體化、電子技術套用、機械工程、信息工程等13個專業。總院配套建有實驗、實習場所一個;微機房一個;多媒體教室一個。教育教學在自治區處於先進水平,形成了以中職教育和職後培訓為主、兼容成人函授教育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學校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已形成較強的科研、開發能力,自行開發沼氣利用、污水處理、固體垃圾處理等項目已成為實用化技術。2005年12月學院在國內率先成立了風力發電專業,填補了國內風力發電專業人才培訓空白。2006年學校自籌資金籌建環保發電廠。學校現已成為自治區重點扶持院校。
學校對外有著廣泛的合作關係和合作領域,長期與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淄博電力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山東省中職畢業生就業中心、保持著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為使學生實現高標準優勢就業目標,學校除在內蒙古電力企業外,還與山東省魯中教育集團、山東省中職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建立了長期人才定向培訓輸送關係,並與山東海爾集團、錦啟鋼結構公司、三湖有限公司(韓資企業)簽定了選送畢業生就業協定和定單培訓協定。2006年我院又被山東省中職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授牌為西北地區的中心培訓基地,新生入校前,即可簽定就業保障協定書,確保學院歷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以上。08屆畢業生已安排在山東國能熱電公司,提前走上工作崗位。
“打好基礎、全面發展、培養技能、服務社會”,是內蒙古電力培訓學院、內蒙古電力工程職業技術學校的辦學宗旨。“十一五”期間,內蒙古電力培訓學院將要辦成電力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院校。學院每年將培養出1000名有理想、有道德、有高等職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在電力行業專業崗位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為了方便內蒙古東四盟的學生就近入學,學院決定在內蒙古赤峰市建立東四盟的分院。
赤峰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與河北承德、遼寧朝陽接壤。“赤峰”因城區東北角有一座赭紅色的山峰而得名。全市總面積9萬多平方公里,轄3區7旗2縣,有蒙、漢、回、滿等30個民族,總人口439.3萬,其中蒙古族人口85.1萬。
赤峰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赤峰地處東北與華北經濟區的結合部,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瀋陽等幾個中心城市的輻射。
近年來,赤峰市先後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防沙治沙十大標兵單位、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市、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市、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並多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雙擁模範城等稱號。敖漢旗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500佳”環境獎。
為了配合總院的發展計畫,赤峰分院面向東四盟市開設其中七個專業。實行第一年在赤峰學習文化及電力基礎課程,其餘兩年到總院學習的方式,具體做到:
入學即簽訂市公證的就業契約,保證學生就業
校園軍事化管理,班主任24小時跟班制度,確保學生學到真知識
學院本著三大原則對學生分配:就近原則、發達地區原則、知名企業原則
嚴格按照總院所簽訂企業契約的名額招生,絕不多招一個學生
赤峰分院每年秋季招生開始在四月份,春季招生開始在十月份,名額有限,歡迎家長和學生諮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