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入藥鏡》,唐崔希范著。《宋史·藝文志》錄有《崔公入藥鏡》三卷。今《正統道藏》中存四種,即《道樞》卷三十七所收《入藥鏡上篇》《入藥鏡中篇》和《修真十書》卷十三、二十一所收《解注崔公入藥鏡》《天元入藥鏡》。
《入藥鏡》為三言,共八十二句。全書以口訣的形式,簡明扼要,論述丹法。
“入藥”一詞,乃為內煉術語。是指將自身精、氣、神,同乎天地造化,煉成上品大藥,運入丹田,經過文武火候之烹煉,成為內丹。“鏡”即“鑒”之意,是作者寫下自己的修煉方法,留給同道借鑑,以作印證。
《入藥鏡》講述修煉內丹的原理和方法,強調人身陰陽二氣配合,作者指為性命,並喻之為水火、龍虎、鉛汞等,指出關鍵在於真意(即黃婆)之運用。所述丹法,以調和陰陽二氣,使其聚會而產生真陽之氣,作為內丹之藥物(即水鄉鉛)。然後運用周天火候,鍛鍊成丹。文中指明修煉內丹必須師法天地自然之造化,方為真水真火。反對自身內部摸索,主張天人之性命配合,並且屢屢提醒修煉內丹應當謹防危險,稍有差錯便難以成功。
《入藥鏡》的丹法思想,受到歷代內煉家的重視,成為道教內丹的經典作品之一,對於後來的內丹學術產生了極大影響。
據《道樞·入藥鏡中篇》中所言:“純陽子(作者註:呂洞賓)嘗聞之於崔公,而嘆日:‘吾知修行有據,性命無差,道成其中矣。”’呂洞賓得崔希范內煉秘旨,曾作詩讚譽說:“因看崔公人藥鏡,令人心地轉分明。”
宋代著名丹家劉海蟾,南宋道祖張伯端、石泰、白玉蟾以及門人皆常引用其學說,北宗一派亦援引其論。如王道淵有注本傳世,伍守陽在《天仙正理直論》中詳闡此書奧旨等。至於《入藥鏡》中的丹道術語,更為宋元丹經普遍引用。
後世影響
該書對後世內丹術學說影響很大,被夏宗禹稱為“金丹之樞轄”。
原文
先天炁,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日有合,月有合,窮戊己,定庚甲。
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
起巽風,運坤火,入黃房,成至寶。
水怕乾,火怕寒,差毫髮,不成丹。
鉛龍升,汞虎降,驅二物,勿縱放。
產在坤,種在乾,但至誠,合自然。
盜天地,奪造化,攢五行,會八卦。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驗。
是性命,非神炁,水鄉鉛,只一味。
歸根竅,復命關,貫尾閭,通泥丸。
真橐龠,真鼎爐,無中有,有中無。
托黃婆,媒奼女,輕輕運,默默舉。
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飲刀圭,窺天巧,辨朔望,知昏曉。
識浮沉,明主客,要聚會,莫間隔。
採藥時,調火功,受炁吉,防成凶。
火候足,莫傷丹,天地靈,造化慳。
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
密密行,句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