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 ( Red imported fire ant,RIFA;Solenopsis invicta ) 原分布於南美洲巴拉那河 ( Parana ) 流域 (包括: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在二十世紀初因檢防疫上的疏失而入侵了美國南方,這原本不起眼的外來火蟻,卻造成美國在農業與環境衛生上非常重要的問題與經濟上的損失。在美國南方已有12個州超過1億公畝的土地被入侵火蟻所占據,對於美國南部這些受侵害地區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每年估計約數十億美元以上。

基本信息

(圖)入侵紅火蟻入侵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 ( Red imported fire ant,RIFA;Solenopsis invicta ) 原分布於南美洲巴拉那河 ( Parana ) 流域 (包括:巴西、巴拉圭與阿根廷),在二十世紀初因檢防疫上的疏失而入侵了美國南方,這原本不起眼的外來火蟻,卻造成美國在農業與環境衛生上非常重要的問題與經濟上的損失。在美國南方已有12個州超過1億公畝的土地被入侵火蟻所占據,對於美國南部這些受侵害地區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每年估計約數十億美元以上。

簡介

全名:入侵紅火蟻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1972
其它名稱:Solenopsis saevissima var. wagneri (Santschi)
Solenopsis wagneri (Santschi)
俗名: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English)
Rote importierte Feuerameise (German)
中文:紅火蟻外引紅火蟻泊來紅火蟻(台灣)

分布

(圖)入侵紅火蟻入侵紅火蟻群

分布於中國台灣(2004.7)、香港廣東澳門。入侵紅火蟻是最近進入中國的入侵物種,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收錄的最具有破壞力的入侵生物之一。
紅火蟻工蟻多型,體長2.4-6mm(Hedges 1998),上顎4齒,觸角10節,身體紅色到棕色,柄後腹黑色。蟻巢向外突起呈丘狀,直徑一般小於46厘米。當蟻丘受到破壞時,入侵紅火蟻將異常憤怒。其可用後腹部的尾刺進攻入侵者,一般被蟄刺後次日會有水皰出現。

紅火蟻的壽命與體型有關,一般小型工蟻壽命在30-60天,中型工蟻壽命在60-90天,大工蟻在90-180天。後蟻壽命在2-6年左右。由卵到羽化為成蟲大約需要22-38天。紅火蟻為單或多後制群體,後蟻每天可最高產卵800枚(IUCN數據,另有論文稱為1500枚),一個幾隻蟻后的巢穴每天共可以產生2000-3000枚卵。當食物充足時產卵量即可達到最大,一個成熟的蟻巢可以達到24萬頭工蟻,典型蟻巢為8萬頭(Vinson and Sorenson 1986)。

成蟲食性廣泛,其捕殺昆蟲、蚯蚓、青蛙、蜥蜴、鳥類和小哺乳動物也採集植物種子。其進攻體型相對大的鳥類等的眼等要害器官。入侵紅火蟻給被入侵地往往帶來嚴重的生態災難,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農業生產的大敵。
紅火蟻入侵住房、學校、草坪等地,與人接觸的機會較大,叮咬現象時有發生。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過敏反應,甚至導致人類死亡。入侵紅火蟻同時也啃咬電線,經常造成電線短路甚至引發小型火災。
紅火蟻是應當加以消滅的,但在消滅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本地的螞蟻和其它生態系統。一旦破壞了土生螞蟻的棲息地就有可能造成生態位的空缺,反而有助於入侵紅火蟻的傳播和發生,因此必須予以認真區分,尤其是區分土著火蟻和入侵紅火蟻。

亞洲地區一直未有發現入侵火蟻的報告發表,台灣舊紀錄中有3種火蟻屬(Solenopsis )種類被紀錄,但未曾發現有入侵火蟻。但2003年9-10月於桃園與嘉義地區發現疑似火蟻入侵農地案例,經採樣鑑定後確定是危害美國、澳洲與紐西蘭的入侵紅火蟻已於台灣地區發現,且陸續獲知有農民與民眾被螞蟻叮咬而送醫的案例。
真社會性的生活結構,蟻巢中除專負責生殖的蟻后與生殖時期才會出現負責交配的雄蟻外,絕大多數的個體都是無生殖能力的雌性個體(職蟻)。
無生殖能力的職蟻可分為工蟻與兵蟻亞階級,階級結構變化為連續性多態型。

成熟蟻巢中的蟻后每天約產1500-5000個卵,卵發育至成蟲約需 20-45 天 ( 工蟻 )、30-60天 ( 大型工蟻 )、180天 ( 兵蟻、蟻后與雄蟻 )。

完全地棲型蟻巢的螞蟻種類,成熟蟻巢會以土壤堆出高約 10-30 公分直徑約 30-50 公分的蟻丘,但新形成蟻巢約在4-9個月後才會成熟而出現明顯小土丘狀的蟻丘。
蟻后壽命約 6-7 年,職蟻 ( 工蟻和兵蟻 ) 壽命約1-6個月。
入侵紅火蟻並沒有特定的婚飛時期 ( 交配期 ),只要蟻巢成熟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個體形成。雌雄蟻會飛到約 90-300 公尺的空中進行婚飛配對與交配,完成交尾的雌蟻約可以飛行 3-5 公里降落尋覓築新巢的地點。
入侵紅火蟻成熟蟻巢,平均每年約可以產生 4500 只生殖雌入侵紅火蟻成熟蟻巢,平均每年約可以產生 4500 只生殖雌蟻。族群分為單蟻后與多蟻后型。成熟的單蟻后蟻巢中約有 5 -24 萬隻個體,每英畝可以形成 80~120 個蟻丘,成熟的多蟻后蟻巢中約有10-50萬隻個體,每英畝可形成超過400個蟻丘。

蟻巢特徵入侵紅火蟻成熟蟻巢明顯攏起的蟻丘,則是極容易快速認定紅入侵火蟻的方法之一,因為目前台灣約 270 種螞蟻中沒有會築出攏起地面高於 10 公分以上蟻丘的種類,因此由小山丘的蟻丘是可為判定是否為入侵紅火蟻的依據之一。但仍要注意,入侵紅火蟻族群在未成熟前的蟻丘並不明顯,容易與其他種螞蟻的蟻巢造成判斷上的錯誤。

生存環境

紅火蟻入侵美國南部被認為是隨貨物貿易的進出而發生的。限制紅火蟻生長和擴散的兩個因素是乾燥條件和低溫,雖然美國西部地區海拔較高、較為乾燥,但紅火蟻可能在氣候較為適宜的年份進入該區域。紅火蟻的適生環境均為人口密集的區域,而且,其存活離不開水,因此人們常常在小溪、溝渠、川流、江河、池塘和湖泊的附近發現紅火蟻的蟻丘。而在中國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大多溫暖濕潤,最適合該蟲的生存。

傳播

入侵紅火蟻進入台灣的途徑
受蟻巢污染的種苗、植栽等含有土壤的走私園藝產品。
受蟻巢污染進口培養土 (如蛭石、泥炭土、珍珠石)。
貨櫃夾層或貨櫃底層夾帶含有蟻后的蟻巢。
入侵紅火蟻進入台灣後的擴散途徑
主動擴散 (自然擴散):自然遷飛、洪水擴散。
被動擴散 (人為擴散):園藝植栽污染、草皮污染、土壤廢土移動、堆肥、園藝農耕機具設備、空貨櫃污染、車輛污染等。

威脅

火蟻 (Fire ant) 的名稱便是在描述被其叮咬後如火灼傷般疼痛感,其後會出現如灼傷般的水泡。被火蟻咬傷的人
入侵紅火蟻蟻巢在受到外力干擾騷動時極具攻擊性,成熟蟻巢的個體數約可達到20萬至50萬隻個體,因此入侵者往往會遭受大量的火蟻以螫針叮咬,大量酸性毒液的注入,除立即產生破壞性的傷害與劇痛外,毒液中的毒蛋白往往會造成被攻擊者產生過敏而有休剋死亡的危險,若膿泡破掉,則常常容易引起細菌的二次性感染。在1998年所做的調查,在南卡羅來納州約有33000人因被蟻叮咬而需要就醫,其中有15%會產生局部嚴重的過敏反應,2%會產生有嚴重系統性反應而造成過敏性休克,而當年便有2件受火蟻直接叮咬而死亡。

傳播

(圖)入侵紅火蟻入侵紅火蟻群

入侵紅火蟻的擴散、傳播包括自然擴散和人為傳播。自然擴散主要是生殖蟻飛行或隨洪水流動擴散,也可隨搬巢而短距離移動;人為傳播主要因園藝植物污染、草皮污染、土壤廢土移動、堆肥、園藝農耕機具設備污染、空貨櫃污染、車輛等運輸工具污染等而作長距離傳播。

入侵紅火蟻自然擴散中以生殖蟻的婚飛擴散較為持續和有規律。這種紅火蟻沒有特定的婚飛時期(交配期),成熟蟻巢全年都可以有新的生殖蟻形成。雌、雄蟻飛到約90-300 m高的空中進行婚飛配對與交配,雌蟻交尾後約飛行3-5 km降落尋覓築新巢的地點,如有風力助飛則可擴散更遠。

帶土植物調運頻繁,有利於紅火蟻傳播、擴散。在進口種苗、花卉等植物性產品時,為避免病蟲害的傳入,一般要求不帶土。國內在種苗、花卉、草坪、觀賞植物等貿易調運中,植物基本上帶有土壤或栽培基質。有些地方甚至還長途運輸廢土、堆肥、垃圾廢品等、這些活動顯著地增強了紅火蟻傳播地可能性,也可能大大加快其擴散速度。在美國,甚至有紅火蟻侵入養蜂箱而隨放蜂活動作長距離傳播的例子(圖25)。全面掌握紅火蟻的認為傳播途徑對實施檢疫、預防紅火蟻擴散傳播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防治

二階段化學藥劑防治法 
二階段處理方法是將二種處理方法共同配合使用,這也是最被研究人員與防治人員所推薦使用的方法。在紅入侵火蟻覓食區散布餌劑,而約在10-14天后再使用獨立蟻丘處理方法,並持續處理直到問題解決。二階段處理方法建議每年處理二次,通常在4-5月處理第一次,而在9-10月再處理第二次。二階段化學防治藥劑防治方法建議用藥,經農藥諮議委員會通過3種餌劑與6接觸性藥劑可以使用於農地的火蟻防治工作上。
餌劑 (Baits)
賜諾殺 (spinosyns)
芬普尼 (fipronil)
百利普芬 (pyriproxyfen)
獨立蟻巢處理
接觸型殺蟲劑
(Individual Mound Treatments-Contact Insecticides)
百滅寧 (permethrin)
賽滅寧 (cypermethrin)
第滅寧 (deltamethrin)
芬化利 (fenvalerate)
加保利 (carbaryl)
安丹 (propoxur)
表一、二階段防治法建議用藥
餌劑
大部分火蟻餌劑用藥的劑型多使用磨碎的除去油脂的玉米顆粒為餌劑的基質及大豆油為載體,也就是說黃色固體的材質是去油脂的玉米顆粒,而作用的藥劑原料是加在大豆油中,再將含有藥劑的大豆油與玉米顆粒混合,而大豆油將是餌劑吸引螞蟻來取食的重要成分。但大豆油常常會因為過期而開始腐敗,而影響對螞蟻的誘引力,所以需要在餌劑新鮮的時候儘快使用。餌劑中所使用的藥劑大約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化學藥劑 (毒劑),第二類為昆蟲生長調節劑 (Insect Growth Regulators, IGR)。一般研究調查顯示不管餌劑使用那一種藥劑類型,所獲得的防治效果都僅能防除85% 至95%的火蟻族群。但明顯的差異在於可見螞蟻族群數量減少開始時間與速度上,一般而言,生長調節劑的成效要比較延後,但其卻較有利於去控制火蟻族群的拓展階段。散播火蟻餌劑最低有效量的公式,大部分狀況約每4000平方公尺需要灑1公斤的藥劑。
注意事項:
使用新鮮的餌劑
於乾燥的地表狀態施用餌劑,餌劑施放後12小時內並無下雨的狀況
使用在火蟻積極覓食的地點
禁止將餌劑再混合其他物質如肥料
使用正確的口徑與藥量
獨立蟻丘處理法
在嚴重危害區域與中度危害區域以灌藥或粉劑、粒劑直接處理可見的蟻丘,此種防治方法可以有效的的防除98%以上的蟻丘。但其明顯的缺點是在僅能防治可見的蟻丘,但許多新建立的蟻巢是不會產生明顯蟻丘,在一些防治管理措施較為密集的地點也較不易看見蟻丘,而往往會造成處理上的疏漏。大部分灌藥的劑型產品每個蟻巢需要加入5-10公升的藥劑才有效果。

事件

台灣2004年10月20日傳出首起因紅火蟻致死的病例。新光醫院收治一名桃園老婦人,她在遭火蟻咬傷後出現嘔吐,被送入醫院後,一天之內就死亡。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老婦人是一名洗腎患者,她在家自行洗腎時,手部遭火蟻咬傷的大量細菌污染到洗腎管,再感染到腹腔,最後導致腹膜炎不幸死亡。

能置人死地的南美洲紅火蟻,自2003年10月入侵台灣桃園、北縣等縣市後,在島內進一步擴散,據台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4年10月,全島有二十個鄉鎮發現紅火蟻。連台北市最熱鬧的西門町附近,也被發現入侵,紅火蟻數目超過數萬隻。由於紅火蟻繁殖速度很快,所以想徹底消滅極不容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