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兜率寺,位於南京市浦口區老山國家森林公園獅子嶺景區內,獅子嶺位於街道城西7公里,於大刺山與西華山之間,高363米,相傳地藏菩薩在西華峰進道坐了一夜,身後石頭忽然從地下崛然而起,形狀很象一頭獅子,故名獅子嶺。為新金陵四十景之一。
在兜率寺鼎盛時期,寺有常住僧侶四十餘人。
據稱,寺內曾有一木質對聯,上聯是:世間重任實難挑,獅子林中,也好息肩聊倚石;下聯是:天下長途不易走,兜率寺里,何妨歇腳漫斟茶。此聯深入淺出,對仗工正,寓佛門哲:世人世事之中,目緊扣獅子嶺山石與名茶,令人玩味。
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兜率寺前身為獅子嶺道場。建於明代末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其創建者為明代鄭聘之季子一一鄭繼蕃。繼蕃少年受家父薰陶,潛心理學,中年因不滿朝政,乃精研釋典,削髮為僧(人稱柏庵和尚),創建獅子嶺道場,後改名為兜率寺。
清光緒年間改建為寺,既無圍牆、山門,又無大殿,只有以藏經樓為主體的建築設施,保持經院式寺廟之特色,在全國諸多寺廟中尚不多見。
清末民初,兜率寺名聲日振,各方僧侶雲集寺中尚達百餘人,每日晨驀鼓,香火繚繞,成為佛門不可多得的修寺聖地。
至抗日戰爭前夕,寺院計建104間,鍾、鼓、法器俱全,藏有頻加蕭經全部及各種經書數千卷。“文化大革命”期間,兜率寺名存實亡,僧侶全無,香火滅絕。
1978年以後,兜率寺得以復建,齋室大殿、三聖殿相繼落成。
名稱由來
寺何以“兜率”命名?原來“兜率”二字出自佛經“兜率天”,“兜率”乃佛家梵語,變作“兜術”、“兜率陀”、“都吏多”等,義譯為知足、喜足、妙足、上足等,謂“受樂知足而生喜是心也”。“兜率天”分內院、外院,外院為天眾所居,內院為彌勒菩薩之淨士,寺以“兜率”命名,體現了創建者喜得獅子嶺寶地,仿佛置身於“兜率天”超塵脫俗,心滿意足,又據《普翟經》雲,“其兜率天有大天宮,名曰高幢,廣長二千五舌六十里,菩薩常坐此為諸天人敷演經典”。
由此觀之,寺以“兜寺”命名亦可窺創建者擬以“傳經布道、敷演經典”為宗旨之初衷。
寺內住持
圓霖法師(1916-2008),俗姓杜,名振山,筆名大雄山人,別號山僧,安徽濉溪人。上世紀80年代起擔任主持,對兜率寺原有古建築進行修復、翻建,新建了山門、天王殿、玉佛殿、三聖殿、東院門等建築。2004年還在獅子嶺上建起了標誌性建築物大慈塔。園霖法師工於筆墨丹青、尤擅佛教人物造像、亦工書法,2003年1月,上海畫報出版社還出版了《山僧圓霖書畫集》。法師於2008年5月6日21時40分在兜率寺安詳示寂,世壽93歲。
交通信息
422、420、424、607、608路到湯泉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