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興隆文化園

兗州興隆文化園

兗州興隆文化園,位於山東兗州,屬於國家AAAA級景區,面積1062畝,主要景觀有合十塔、靜心園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兗州興隆文化園兗州興隆文化園

興隆文化園坐落在山東兗州市,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捷,是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而興隆文化園項目距離京滬高鐵僅15分鐘車程,從百度地圖上看,京滬高鐵貫穿整個兗州,興隆文化園成為了京滬高鐵的必經之路。按照園區規劃,整體分為“一園三區”,建成後將形成西區信仰中心,東區體驗中心以及南區禪修中心。具體的講,西區信仰中心位於老城區興隆塔片區,占地面積312畝,規劃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以舍利供奉和文物展示為主。東區位於兗州東城區,占地面積750畝,規劃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以體驗區的佛教文化體驗和演出區的佛教主題演出《菩提東行》為主,輔以現代化遊樂區組成。其間穿插生態、水景、園林、建築和文化景觀5大元素。南區禪修中心位於興隆莊採煤塌陷區。利用地面塌陷後上升的地下水進行生態治理開發,建設融入佛教理念的藝術村、度假村,從而形成國內外獨具特色的濕地禪修體驗中心。

主要園區

東區體驗區

靈光寶殿靈光寶殿
東區位於泗河之濱,距京滬高鐵曲阜東站約20分鐘車程,主要功能是體驗和演藝,穿插生態、水景、園林、建築和文化景觀五大元素,主要建築包括山門、鐘鼓樓、清涼步道、四大菩薩殿、體驗樓、合十塔和演藝區等。東區建成後將是國內首個以佛教文化為主題的室內大型互動園區,園區內容豐富,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和諧理念貫穿始終。
山門旁的門洞可見代表四大天王的藝術裝置。進入園區後有現代彌勒概念裝置,“大肚能容”的抽象表達,在園區中接引十方賓客。
進入園區有遮陽頂棚的“清涼”步道,在商業文化服務中感受佛法入世。步道中是佛教經典中的各種文化造景和休憩區,兩旁是各色商鋪和配套設施。
在鐘鼓樓內,遊客在模擬擊鼓撞鐘的裝置中體驗鐘鼓和身心的互動,使人警覺醒悟。進入菩薩殿,通過觀看菩薩文化圖片與造像歷史演變展,參與點智慧燈、菩薩大行大願互動體驗等,感悟菩薩大慈大悲之心。
穿過身口意清淨門,步入體驗樓。體驗樓是一個以和諧概念和佛教文化貫穿始終,融合體驗、互動、演藝,以先進科技完整呈現的大型身心娛樂場所和體驗樂園。體驗館內,以“清淨之路”為主題的生命體驗歷程,遊客參與其中,人生所受之苦、所遇之恩、所承之愛,通過“由人到佛”的互動體驗,帶來“祥和、安定、愉悅、向善”的內心享受。4D環幕影院展現佛國世界的場景,講述人生年華轉瞬即逝的含義,穿插祈福主題,遊客通過互動體驗,獲得心靈的淨化與感動,空間中的灑淨香水、漂浮蓮花、吉祥妙音將遊覽推向高潮。體驗樓上面是99米高的地標性建築合十塔,合十塔與實景演出、佛教主題公園有機融合,將成為國內具有佛教元素的又一獨特建築。
夜晚的東區,華燈璀璨、流光溢彩,遊客將在這裡觀看以合十塔為背景的大型實景演出《菩提·東行》。《菩提·東行》,是依據興隆塔地宮出土的“安葬舍利紀事碑”記載內容,以宋代于闐國光正大師迎請佛頂骨舍利東來為故事主線,是由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先生及其團隊精心打造的。

兗州興隆文化園西區信仰區

西區位於老城區興隆塔片區,主要建築包括靈光寶殿、靜心園、觀音園、興隆寺等。區核心心建築是靈光寶殿。靈光寶殿高118米,底座按照佛教壇城理念,上部金瓶以兗州興隆塔地宮發現的、迄今為止國內唯一出土的舍利金瓶為藍本,主要功能是安奉佛頂骨真身舍利,供廣大遊客瞻仰祈福。建成後,將成為與台灣中台禪寺、陝西法門寺等著名佛教建築遙相呼應,集傳統與現代於一體的當代標誌性佛教建築。白天,呈現在遊客面前的靈光寶殿,是寶相莊嚴、佛光生輝的恢宏建築;夜晚的靈光寶殿,將以藝術的手法為遊客呈現一場獨特的視覺盛宴,由參建悉尼歌劇院的燈光設計團隊精心打造。
大興隆寺位於西區北端,為宋代建築風格的寺院,採用合院式布局,各單體建築以迴廊連線,傳統寺院功能齊全,並適當融入現代元素。院落北高南低,整體呈現出氣勢穩重、厚實的太師椅造型。
兗州興隆文化園西區建成後,將形成宏偉壯觀、美輪美奐,環境幽雅、古色隱逸,具有成為貫穿佛教文化理念的公共建築群和鬧市中的清涼地。

南區禪修區

南區禪修中心位於興隆莊採煤塌陷區。利用地面塌陷後上升的地下水進行生態治理開發,建設融入佛教理念的藝術村、度假村,從而形成國內外獨具特色的濕地禪修體驗中心。一段清幽宜然的風景,一處遠離塵囂的港灣。粼粼波光浸潤綠意盎然,亭榭樓台,灑落丘巒水面,不是花園,勝似花園,緩步進入,空氣清新,黃花鬱郁,翠綠蔥蔥,更兼聲聲鳥語怡然,在生態的度假村,回歸自然,在和諧的藝術村,超越平凡,在幽靜的經舍,享受健康,在溫馨的會館,回歸平和溫暖的港灣。

城市轉型

眾所周知,兗州是一座擁有四千年悠久歷史的古城,資源優勢明顯,是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兗州的煤炭儲量達200多億噸,地下水約20億立方米,鐵礦已探明儲量10億噸。然而,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具有稀缺性的特點,隨著不斷開採導致儲量下降,終會面臨枯竭的危機,這使得資源型城市的轉型變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2008年,“佛舍利”和“佛祖頂骨舍利”等一批國家級文物在興隆塔地宮內驚世顯現,一時名噪海內外,同時,為兗州文化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契機,由市政府投資30億打造的文化旅遊航母——大興隆寺的建設,可謂是兗州文化產業能量的一次爆發,為城市轉型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園區意義

兗州興隆文化園兗州興隆文化園
興隆文化園的出現,將泰山(道教文化)、孔廟(儒家文化)以及興隆文化園(釋家文化)有機整合起來,形成對中華文化的尋根之旅路線----儒釋道黃金旅遊路線。在高鐵等交通工具的輔助下,這條線路將給已經開始萎縮的泰山游、曲阜游市場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形成文化游、尋根游、修學游、放空游等多種旅遊形態,能夠大力推動山東省、特別是泰山-曲阜-兗州三角區的旅遊,將形成“泰山問道—曲阜觀孔—兗州禮佛”的旅遊路線。從而加快兗州,乃至整個濟寧的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
同時,興隆文化園在旅遊產業層面上實現了由觀光游向主題游的轉變和升華,是目前最先進的旅遊形式。通過建設興隆文化園並引入適當的文化產業形式進行恰當的運營,兗州將完成由能源型重工業城市向文化主題旅遊城市轉型,並走出一條具有借鑑意義的可持續的經濟發展道路。目前,兗州正努力探索打破原有的資源自循環機制與路徑依賴,憑藉向文化產業的積極轉型,打造文化旅遊名城,還原兗州悠遊自在的真正城市底色,從而實現產業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