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魚

兔子魚

6月—7月齡成魚體長可達7cm 一年成魚體長 8—9cm ,最大可長至10cm以上 體長卵形,側扁。喜棲居於小流、河溝、池塘、稻田等緩流或靜水中,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匯集於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艷,且雄魚好鬥,是著名的觀賞魚。 分布於長江上游及南方各省、長江以北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兔子魚,屬絲足鱸科(Osphronemidae)

學名Macropodus opercuiaris(Linnaeus)

別名:中國鬥魚 七彩鬥魚 沙斑 蓋斑鬥魚

特點:大多以浮遊動物、昆蟲幼蟲等為食。雖無食用價值,但有食孑孓或其他有害昆蟲幼蟲的作用。又可作觀賞用。

簡介

兔子魚 兔子魚

兔子魚因其魚尾巴像兔子的耳朵而得名,屬於中國鬥魚的一種,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就曾這樣評價過中國鬥魚.稱其為”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 ”又名:叉尾鬥魚、中國鬥魚、天堂魚 七彩鬥魚等等,由於是野生魚種,在各地的名稱不一:廉江人叫“浮臘蹩”;龍巖人叫“呯朋”,也叫“三斑”;北海做“菩薩摩”也叫“菩薩魚”;另外還有叫“彩兔” 等。

以前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因為它的分布地帶屬於亞熱帶地區,因而中國鬥魚可以0℃以上的低水溫環境中良好生存,在14℃以上的水溫中它可以很好地生長。因水質污染,幾乎滅絕,難得一見,只可以在南方的一些稻田小溪中可以找到。

野生的中國鬥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眼眶為金黃色,體色呈咖啡色夾雜部份紅色豎條紋,額頭部分有黑色條紋,兩側鰓蓋後方邊緣各有一塊綠色斑塊。背鰭和臀鰭都有藍色鑲邊,鰭上有深色斑點,背鰭、臀鰭均呈尖形,尾鰭基本呈紅色深叉形。

和其他鬥魚科的魚類一樣,中國鬥魚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還長有褶鰓,可以直接從水面以上的空氣中直接呼吸氧氣。鬥魚以其艷麗的體色和好鬥而為人們所喜愛。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他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將中國鬥魚與體型較小而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當然為了避免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將中國鬥魚和這些過於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

中國鬥魚的體質強健,不擇食,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它們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對水質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說飼養很容易,因而受到一部分愛好者的喜愛。 性喜陰,喜隱匿,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深或變淺。所以捕捉到的鬥魚長期在光亮的環境中飼養,身體的顏色會變得暗淡,而野生的鬥魚顏色卻異常鮮艷。在家飼養的朋友可以通過調節光的強度或營造隱蔽環境,使鬥魚恢復原本美麗的顏色。

其他品種

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鬥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西方國家,中國鬥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大家平常在市場上可以看到的一些美麗鬥魚都是由兔子魚經人工培育而來,兔子魚有很多美麗的人工培育品種。

野外原生品種

1.紅藍叉尾鬥魚(中國鬥魚、兔子魚 、七彩鬥魚、 天堂魚、唐金皮、絲線拖、旁皮閃)Macropodus opercularis 1758 - 廣布於華南(包括香港)、台灣、越南,一般稱之為普叉

兔子魚 兔子魚

2.越南黑叉尾鬥魚(越黑)Macropodus spechti Schreitmuller, 1936 - 分布於越南、廣西壯族自治區邊境。

3.圓尾鬥魚(中國鬥魚)Macropodus ocellatus Cantor, 1842 - 分布於華北(上海及長江以北省區)。

4.香港黑叉尾鬥魚(HK)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Freyhof & Herder, 2002 - 分布於香港、福建、廣東省、廣西東部。

香港黑叉尾鬥魚的分布區域則以廣東省的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向東到達福建西部一帶,向北到達江西南部,向西到達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的欽州、防城、上思一帶,都發現過它的蹤影。香港黑叉尾鬥魚最早由香港魚類學研究者林釗於20世紀80年代初在香港率先採集到標本,當時他認為港黑與越黑是同種。香港鬥魚最早被正式以 Macropodus Hongkongensis拉丁學名命名,則是2002年德國魚類學家Freyhof和Herder在其文章中的率先使用(Freyhof,J & Herder, F 2002)。港黑絕大部分棲息於相對封閉的山澗溪流,因為棲息的環境不同而又相對封閉,導致分化出了不少差異較明顯的地方表現型。港黑分布區域的華南地區,均是普叉的分布區域,但港黑主要是在山澗溪流里繁衍,普叉則主要是在水田溪流生息,它們在共同的區域內呈現著互補分布的自然生息狀態。 由於每個地區的表現不同 截至2016年經由國內各地區鬥魚愛好者發現的野生hk有多達10幾種以上地域型 而當中又要紅型 藍型兩種表現型

繁殖方法

北方水質環境養殖繁育的品種包括鬥魚科的兔子魚, 這類魚在產卵前由雄魚在水面吹泡作巢,吹空氣擠成密細的水泡集結在水面上後,雄魚開始向雌魚求愛,假如雌魚未成熟均不能產卵時,就會被雄魚咬死。當交尾時,雄魚彎曲身體,包圍緊抱看雌魚的身體,並擦雌魚的腹部使其產卵,雄魚在第一時間內射精。站出雄魚把受精卵子集中用口吹進泡巢小心保護,直到稚魚出世覓食為止。所以,到了產卵期,就要另準備一個魚缸。魚缸不必太大。大約40厘米長就可以了。在魚缸內放入部分水草,水溫保持在25-28C。先把一尾雄魚放入,第二天再放入一尾成熟的雌魚。當雌魚進入魚缸後,雄魚會開始將口部伸出水面吸氣,並沉入水中吐泡沫在水草下面。大約半天時間,就會造成泡巢,產卵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接著,雄魚和雌魚就開始交配,如果雌魚不配合,可更換一尾。交配成功後,雌魚開始產卵。產卵後雄魚會認真地看守看浮巢,同時繼續不停地吐出泡沫來維護泡巢。如果魚卵脫離泡巢時,雄魚會馬上用口將卵送回泡巢內。

兔子魚 兔子魚

大約兩天后,稚魚就孵化出來了。開始稚魚不會游泳,靜待在浮巢之下,靠吸收卵子臍囊里的營養物維持。再經過二、四天后,可用羽毛蘸雞蛋清甩在水裡餵小魚。三星期後可改餵小水蚤或其它動物性飼料,並可逐步提高餵食量,很快,小魚就會長大!

飼養管理

水質:

鬥魚對水質要求不嚴,一般用除氯後的自來水即可 但用ro水飼養最好 在水溫20~25度的水中,生長良好。南方冬季不用加溫亦可存活 可為所有觀賞魚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品種 PH值適宜弱酸性軟水

飼料:

野生的中國鬥魚 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人工品種長成成魚後投餵粗顆粒飼料即可 有條件的也可餵 切碎後的蝦肉塊 切記肉塊不能過大 越小越好 魚更容易消化或投餵消毒過的紅蟲 已幫助更好的生長 和發色

生性好鬥,愛展示 適應環境後 會與飼養它的主人對指 不僅互斗,又會吞食別的熱帶魚小魚,所以不可以混養。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不採取混養 一缸一魚是最好的飼養方式

養時在水中多植水草和多放些石塊,為其設定藏身隱蔽之處。水草可裝飾水菊 金魚藻 moss 鐵皇冠 小水榕 作為點綴 底砂用水草泥 黑工砂 溪流砂即可 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 要用大型水族箱飼養,環境光線要暗些。不能與別的魚混養。野生鬥魚屬夜行性魚類,白天也攝食,夜間比較活躍,能躍出水面 魚缸切記要加網布或缸蓋

日常管理

由於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鬥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鬥魚不僅設備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污物,並抽去約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或純淨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設備帶動水循環,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儘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餵新鮮的活餌,如紅蟲,豐年蝦,蝦肉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艷,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餵時一定要經過消毒漂洗,每次投餵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餵一次即可

常見疾病治療

一般性疾病

1.換水:給鬥魚換水一個較快改變水質的方法,通過換新水可以稀釋缸中的有毒物質,降低其濃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換水用的新水中不要含有氯。

2.升溫:缸中有些細菌和寄生蟲不是很耐熱,當溫度升高后會將它們殺死,而升溫也可提高魚只的新陳代謝。在升溫時要注意不要突然一下升高太多,且溫度要在魚只能承受的範圍呢。

3.下鹽:加鹽的目的是調節水的滲透壓,降低水對魚體的滲透,減輕腮和腎臟的負擔,降低滲透調節系統的壓力,提高魚的抗病能力。下鹽可以降低升溫帶來的負面結果,雖然升溫可以使細菌繁殖加快,但是下鹽後水的滲透壓降低,可以最大限度的阻擋細菌進入魚的體內,所以升溫和下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