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社會學
正文
研究兒童和社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學的分支學科。又稱童年社會學。它著重探討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怎樣既受社會的制約成為社會的產物,又逐漸在人和社會的互動作用中形成個性,完成兒童社會化這一過程。兒童社會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兒童社會化,即根據兒童不同階段的年齡特點,研究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對兒童社會化過程的相互影響,尋求最佳的調適方法。幫助兒童在家庭、學校、社會互動作用的過程中,逐漸產生自我意識,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逐漸認識並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為他們日後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與兒童社會學關係最密切的是兒童生理學、兒童心理學和兒童教育學。兒童社會學從社會的角度,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對兒童產生的生理、心理影響,對兒童施以良好的教育,從而促使兒童健康地成長。
兒童社會學具有以下幾個特徵:①綜合性。將各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綜合在一起分析,從而對兒童在社會環境中的發展、成長得出比較全面的認識。②指引性。從社會需求、社會和兒童的互動作用的高度來認識研究兒童的發展成長問題,為各相關問題的研究提供更符合兒童實際的情況。③實踐性。堅持理論和方法的統一,從各種調查實踐中獲得數據和材料。這些特徵對於父母、兄弟姐妹、親友、鄰居、教師、保教人員以及社會上其他有關人士對兒童的認識和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兒童社會學的主要理論流派有:①心理分析理論。以奧地利心理學家S.弗洛伊德為代表。他的基本思想是從本能生物學出發。有些兒童社會學研究者就用這種理論來說明兒童的發展成長,認為兒童也是按“本我”、“自我”、“超我”的過程實現社會化的。②結構功能理論。代表人物是美國社會學家T.帕森斯。他吸收心理分析理論、文化人類學理論以及心理學和行為主義的研究成果,建立他的社會化模式。認為當兒童的社會行為同社會體系聯為一體的時候,兩者才能協調一致。③文化人類學。著重研究文化與個性的相互關係。代表人物是美國人類學家M.米德、A.卡迪涅爾、C.杜波依斯、J.W.M.懷廷、I.L.蔡爾德等人。他們試圖證實社會的結構、活動、觀念、教育實踐等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並要證明這些因素對兒童個性的形成也具有極大的影響。懷廷和蔡爾德列舉了75種文化要素,並從中探索對兒童早期教養實踐同由此形成的行為特徵之間的相互關係,力圖證明文化對個性形成的影響。④行為主義社會學。代表人物是德國社會學家G.C.霍曼斯。他從人的行為出發,觀察兩個人或更多的人是怎樣相互作用的,並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人的行為及其變化。他指出,人們對一個個體的發展可以這樣解釋:在特有的獎勵與處罰制度的影響下,在兒童身上會產生一種具有特色的行為技能,這種行為技能在特定的環境中對個體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參考書目
薛素珍、柳林:《兒童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濟南,1984。
林顯宗:《家庭社會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