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泡花樹

光葉泡花樹

光葉泡花樹 Meliosma cuneifolia Franch. var. glabriuscula Cuf。葉長10-24厘米,寬4-10厘米,基部下延至葉柄成狹翅;葉面近於無毛;側脈每邊20-30條;葉柄長2-15毫米,無毛或被稀疏細柔毛;圓錐花序較大,長16-30厘米等特徵與泡花樹不同。產四川中南部、雲南北部。生於海拔600-2000米林間。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縣。被SP2000收錄,狀態為:Meliosma cuneifolia var. glabriuscula為接受名。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光葉泡花樹 光葉泡花樹

落葉灌木至小喬木,高3~8米,小枝近無毛.單葉互生,倒卵形或橢圓形,長8~20厘米,寬3~8厘米,基部狹楔形,頂端漸尖或銳尖,葉緣除基部外,中上部有粗而尖的鋸齒,葉面無毛,下面有時僅脈腋有毛,側脈約18~20對,伸直達齒頂,葉柄長約1厘米.圓錐花序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內,長寬約20厘米,分枝擴展,被銹色短毛,苞片小三角形,花柄長2毫米,萼片4,卵圓形,有睫毛,花瓣外面3片近圓形,內2片小深2裂,雄蕊5,花盤膜質短裂.核果球形,直徑4~5毫米,熟時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00-2000米林間。

分布範圍

光葉泡花樹 光葉泡花樹

產自四川中南部、雲南北部、江西、福建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眉縣。

主要價值

本種樹幹端直,材質疏鬆輕巧,民眾喜用於作家具把柄。

藥用部位:根皮

光葉泡花樹 光葉泡花樹

藥用功能:利水,解毒。

藥用主治:治水腫、腹水。外用治癰腫毒、毒蛇咬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