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盧溝運筏圖

元盧溝運筏圖

盧溝運筏圖,為元代時期的作品,畫中真實地描繪了元代盧溝橋一帶的日常景象,尤其是木材運輸的情況。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藏品簡介

縱:143.6厘米
橫:105厘米
所處時期:元
材質:絹本,設色
作者: 佚名繪

詳細信息

此圖中心是一座11孔橋,橋欄板望柱頂端均雕幼獅。除橋身上拱外,其他特徵都與北京現存的盧溝橋相吻合,橋下河流就是現在的永定河,當時名為盧溝。水中木筏順流而下,岸邊還有許多木材正待綑紮成筏。兩岸店鋪林立,橋上、路上行人、車馬往來不絕。

歷史淵源

盧溝橋是華北地區最長的古代石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竣工於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全長266.5米,寬7.5米。橋體全部用花崗岩建成,在橋墩、拱券等關鍵部位和石材之間都通過鐵柱穿石和銀錠鎖面的方式連線,咬合牢固。盧溝橋的建造技術和石刻藝術都有很高成就,元初來華的旅行家馬可·波羅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
從畫中看,盧溝橋附近是一個重要的木材中轉站。元代興建大都(今北京),工程中需要大量木材,同時大都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大量木柴薪炭,永定河上游成為重要的原木供應地,當地林木遂被大肆砍伐。此前的遼、金及此後的明、清莫不如此。北京周邊的林木資源幾乎消耗殆盡,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永定河也因而成為威脅北京地區安全的主要水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