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元明清金銀器
元明清時期,我國各種傳統手工業生產均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官僚貴族、地主和商人已經廣泛使用金銀器及珠寶鑲嵌工藝品。元代金銀器以玲瓏俊俏的鏤雕花紋為主,顯示出了精湛的裝飾技巧。江蘇無錫南郊錢裕墓出土的一批金銀器中的鎏金花瓣式銀托、盞最具特色。此器用銀片分別錘成花形盞及托盤,花瓣之上陰刻折枝花卉紋飾,器表鎏金,為元代銀器中的精品。
明代金銀器的生產工藝更加精湛,珍品多出在帝王陵墓之中。北京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的金絲冠和萬曆孝靖皇后的鑲珠寶點翠鳳金冠,是明代金銀工藝的典範。皇帝金冠全部用金絲編結而成,冠頂鏨兩條金龍戲珠,形象生動,龍身以粗金絲為骨,採用掐絲、浮雕等工藝焊接成漏孔鱗紋狀,此冠是一件編織與鏨花工藝相結合的精品。皇后金冠則套用了極其複雜的掐絲鑲嵌珠寶點翠工藝,鑲嵌5000多顆珍珠、100多塊寶石,用以裝飾九龍四鳳,寶石璀璨奪目,龍飛鳳舞,製作精細,工藝高超,為明代金銀器中的稀世之寶。
歷史
清代金銀器工藝空前發展,皇家使用金銀器更是遍及典章、祭祀、冠服、生活、鞍具、陳設和佛事等各個方面。精品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中有一件銀絲花瓶,通體做成菊瓣形,先以銀絲分瓣制,再經焊合而成,細頸,圈足,工藝精細,華麗、莊重且玲瓏剔透,集中反映了清宮廷金銀工藝的成就。乾隆時期的金銀器,其製作工藝有范鑄、錘、焊接、點翠等,並綜合了突起、陷起、陰淺、陽淺、鏤空等各種手法,還出現了在金銀器上點燒透明琺瑯、以金絲填燒琺瑯的新工藝。如銀鎏金嵌琺瑯硯盒,硯質為銀,蓋面鏨纏枝花卉,中間嵌一銀片,以燒蘭琺瑯做出雲龍戲珠紋飾,整個硯盒富麗堂皇,代表了乾隆時期金銀器製造工藝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