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包括《歷史卷》、《精神卷》。本書按照現代跨學科方法論(解釋學和符號學),對中國倫理思想史進行了全新闡釋,主要目的是通過區分封建主義歷史制度(儒教)和人本主義思想(仁學),突顯中國仁學倫理學具有的時空普適價值。本書認為,在古今中外不同學術語境的辯證互動中,中華歷史文明顯示出特有的仁學人本主義精神。這種仁學人本主義倫理學,由於其人性經驗普適性、非形上學傳統以及非神話性,具有協調世界上(以各種神話和超經驗性邏輯為基礎的)不同信仰傳統的理性潛能。
作者介紹
李幼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明中心特約研究員,國際符號學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跨文化倫理學研究。作者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獲得德國大眾汽車基金會中國部長達5年的計畫資助,完成和發表了面向西方讀者的兩卷本英文著作《中國倫理學的解釋學研究》。1998年起,作者在原思路下,重新設定了面向中國讀者的全新寫作計畫。其頭期部分已於6年前以《仁學解釋學》為名出版(朗朗書房)。《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作為該書的“姐妹篇”,卻是以多於該書數倍的時間和準備完成的。特別是在傳統文獻學的準備方面,遠遠超過當初英文寫作的規格。
雖然作者早先的專業為西方哲學,但近15年的主要工作均鋪伸於“國學”領域(這是作者在國際符號學界倡導跨文化符號學工作的一部分),並在國內文史哲國學界發表了重要的階段性作品。